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澳大利亚退伍老兵曝澳间谍潜艇在中国南海落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20:33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9月9日至10日,澳大利亚新闻网、《悉尼先驱晨报》、《澳大利亚人报》和《时代报》等澳主流媒体均报道称,一群曾执行对中国和苏联(俄罗斯)海军舰队与基地抵近侦察行动的老兵,集体要求政府“正名”,将他们的绝密间谍行动定性为“参战”,以获得更高的退役金。

  千名退伍老兵讨说法

  在澳大利亚退伍军人协会召开年会前,一群身份特殊的退伍军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说法”运动,呼吁退伍军人协会迫使政府改变他们的身份定性,将他们纳入“参战退伍兵”之列,提高他们的荣誉,增加他们的退役金。

  这些退伍兵于1978年3月~1992年12月在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间谍潜艇上服过役,总人数达1000名。

  曾潜入利比亚领海

  约翰·盖特菲尔德是澳大利亚退伍军人协会《起床号(Reveille)》报的助理编辑,他在该报最新一期上撰文称,尽管这些退伍兵因保密要求不太愿讲出事实真相,但从目前所知的情况看,他们当年所执行任务的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参战。

  据盖特菲尔德透露,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间谍潜艇曾先后对中国、苏联(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甚至利比亚等国的海军舰只和海军基地实施秘密侦察。

  例如,“奥白龙级”潜艇就曾远航数千公里,秘密抵近越南的金兰湾,对当时驻扎在那里的苏军战舰实施近距离观测,窃听苏军的通讯。“猎户座号”潜艇在从英国返航澳大利亚途中,美英两国政府要求澳大利亚政府下令“猎户座号”改变航线,突入利比亚领海,对利比亚的班加西、的黎波里、德尔纳和图卜鲁格的海军基地实施侦察,猎取利比亚海军的通讯信号。

  盖特菲尔德感慨地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潜艇艇长哪怕犯一丝一毫的错误,都有可能引发国际纠纷,甚至灾难。如果被对方发现,潜艇上的70多人很有可能命丧黄泉。”

  冒着生命危险搞侦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潜艇退伍兵也在《起床号》报上,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蛰伏在距离侦察目标5海里处,静静地停在那里窃听观察。用‘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形容我们任务的危险性一点也不过分。为了不被对方发现,我们往往是白天待在海底等待时机,晚上浮出水面充电并补充氧气。如果侦察目标举行演习的话,我们还要分析它的战术动作,我们艇上的声呐还会捕捉敌舰螺旋桨推进的声音,然后算出敌舰的航速与性能。我们的通讯窃听设备会记录下敌舰通讯的信号,返航后交给我们的情报专家去分析。

  “最危险的时候是,我们的潜艇潜到敌舰正下方,在距离其舰首只有数米的地方,去拍敌舰水下部分的影像。稍微有一点闪失,我们就会被敌舰锋利的舰首斩成两半!”

  澳全国只有5人知道

  这些侦察行动如此秘密,以至全澳大利亚只有5个人知道全部真相。

  “猎户座号”潜艇前艇长沃尔里奇透露,潜艇间谍行动直接归国防部信号处负责。直接执行侦察行动的是“奥白龙级”的“猎户座号”和“奥塔玛号”两艘潜艇,因为只有它们装备有非常先进的通讯监听系统。“奥白龙级”潜艇退役后,接替它们的是澳大利亚自行研发生产的“科林斯级”潜艇。

  沃尔里奇还透露说,他指挥的“猎户座号”潜艇先后16次执行侦察任务,而了解整个任务情况的只有澳大利亚总理、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执行任务的艇长和信号处处长5个人。执行任务的潜艇上也只有5个人知道每次任务的详情,就连他们的航行海图都用帘子特意遮掩起来,而艇上的其他官兵根本不知道他们身在何处,正在执行什么任务。

  间谍潜艇“通常情况”下不会擅闯侦察目标的领海,但如果觉得冒险有价值,艇长也会向澳大利亚最高当局提出申请,一般都会获得批准。不过,这样的风险实在太大,因为一旦潜艇被击沉或被俘获,那就意味着澳大利亚政府得集体辞职,甚至更糟。

  间谍潜艇南海“落网”

  正应了“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老话,1992年,正在南中国海执行监视中国舰队任务的“奥塔玛号”潜艇突然被渔网缠住,无法脱身。为求自救,“奥塔玛号”被迫浮出水面,斩断渔网,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逃离南中国海。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总理基廷下令取消当年所有的间谍潜艇行动。

  “奥塔玛号”的一位前艇员心有余悸地说:“在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四周全是中国军民的眼睛。我们艇当时真是‘掩面含羞而逃’。我们事后想,如果这事发生在其他国家的领海,我们要么被俘,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