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五周年美国不太平 神秘枪手向使馆投炸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06:49 扬子晚报 | |||||||||||||||||
在11日美国隆重纪念“9·11”恐怖袭击五周年之后仅仅一天,12日,位于大马士革的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门前便又响起了枪声。4名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当天上午企图利用自动步枪、手榴弹和至少1辆载满炸药的轿车对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发动袭击,但被叙利亚安全人员及时挫败。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政务参赞李鸿昱在毗邻美国使馆的中国大使馆内观察情况时被弹片击中,脸部受轻伤。
美驻叙利亚使馆遭袭 我外交官受伤 袭击事件发生后,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周秀华向外界透露,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政务参赞李鸿昱在毗邻美国使馆的中国大使馆内观察情况时被弹片击中,脸部受轻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2日晚些时候在外交部网站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李鸿昱目前正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 一位孟姓驻叙使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了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遇袭情况。他介绍说,中国使馆与美国使馆非常近,我使馆工作人员在屋内已经听见外面猛烈的交火声和爆炸声,而且交火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场情况非常紧张。从窗户向外望去,美国使馆正冒着浓浓的黑烟。为了描述我使馆与美国使馆距离很近,这位工作人员生动地说:“除了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外,就属我们最近了”。记者随后表示非常担忧我使馆及附近的安全状况,这位工作人员当即表示,目前美国使馆周围已全部封锁,就连我使馆门口都站满了武装人员,大家根本出不去,气氛很紧张。 油价走高美元走强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驻叙利亚使馆遇袭事件,油价今天进一步走高,欧洲股票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下跌走势。由于日本经济数据表现虚弱,美元兑日元汇率仍处于持续两个月的高位。 据路透社报道,袭击事件后,类似黄金和瑞士法朗这样的安全资产的价格有所提高。美国轻质原油的交易价格增加了百分之一,上升至每桶66.30美元。轻质原油的价格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了十二多个百分点。尽管油价有所微涨,一些分析人士称油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因为有关伊朗因其核项目争端而中断石油供应和美国飓风季节的风险看上去已经缓解。总部在新加坡的对冲基金Aisling Analytics合伙人科利曼称:“石油价格看起来过高,供应量过多,我们正在进入秋季,美国和欧洲已计划让炼油厂转产。” 固山 现场神秘枪手向使馆投炸弹 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10时(北京时间15时)左右。法新社援引一名目击者的话说,事发时,一辆轿车正行驶在通往美国使馆的一条路上,但被叙利亚安全人员拦下,车中武装人员随即和安全人员发生冲突。“他们(安全人员)开始向轿车开枪,车里人则通过车窗向美国使馆和附近建筑投掷手榴弹。” 一名位于大马士革的西方外交官对法新社说,“美国使馆遭到多枚炸弹袭击,随后传来了爆炸声,其中两次声响较大,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员伤亡,但我们听到救护车随后赶到”。不久后,前来增援的叙利亚安全部队开始包围美国使馆,进而封锁了使馆周围地区。而据美联社援引目击者的话说,武装人员当时一边高喊宗教口号,一边试图向美国使馆投掷手榴弹。 细节轿车载满炸药冲向使馆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在事发后不久报道说,袭击者当时驾驶两辆轿车前往美国使馆方向,将其中一辆载满炸药的轿车停在离使馆不远处,但没有成功引爆,最后被排爆专家成功拆除。另据美联社援引目击者的话说,另一辆轿车发生了爆炸,轿车完全被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的现场画面中,使馆外一辆灰白色轿车的车顶与车身布满弹孔,车窗被击得粉碎,车轮也完全被烧毁。被毁轿车附近的地面上一大摊血迹清晰可见。在美国使馆外停放的另一辆车中仍留有绑在汽油罐上的雷管。美联社说,如果袭击者成功引爆车中炸药,这起袭击将造成更惨重损失。 结果 叙击毙3名枪手活捉1人 叙利亚安全部队与武装分子交火了大约20分钟,成功击毙3名枪手,打伤最后一名袭击者。交火过程中,美国海军陆战队没有参战。叙利亚内政部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称:“这是恐怖袭击,四名恐怖分子中三人被当场击毙,一名受伤被俘,安全部队正在扩大对美国大使馆邻近地区的搜索。”袭击事件发生数小时后,使馆地区仍然处于封锁状态,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多处建筑屋顶部署了狙击手,准备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二次袭击。 路透社说,美使馆没有外交人员受伤。但美国国务院没有作更多评论。而据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报道,一名在美国使馆外的叙利亚安全人员被打死,另有至少10人受伤。 声音 美承认使馆遭“恐怖袭击” 由于事发突然,各方纷纷向美国各方求证。刚开始,美国大使馆的海军陆战队员接电话后拒绝提供任何的情况。美国国务院也表示,他们是从媒体上最先得知此事的,正在调查事件的性质和详细情况。美国驻伦敦大使馆则很快证实,驻叙利亚大使馆确实遭到了“恐怖袭击”,但没有美国人员伤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库珀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不明身份的恐怖分子袭击了我们的大使馆,但事态已经在控制中,当地政府也很好地处理了此事件。” 疑点 是“基地”还是其他组织 截至发稿时,尚无组织和个人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叙利亚方面也没有公布袭击者身份。但媒体普遍注意到,这起袭击事件正值9·11五周年纪念的第二天。目前,还没有机构出面认领最新发生的袭击事件,英国驻叙利亚大使彼得·福德表示,这次袭击“不太像是‘基地’的大规模恐怖行动,而是小的恐怖组织的作品。” 今年的9月11日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5周年,然而,就在人们缅怀5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日子的当口,美国的一个飞机场、一个火车站都出现了可疑包裹,还有一架航班因发现可疑物体而中途改变航线。虽然事后证明都是虚惊一场,但9月11日这天同时发生数起“诈弹”事件,还真颇耐人寻味。
袭击者乘坐的一辆汽车被炸毁。
叙安全部队发现大量未引爆的炸药。 ●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机场的发言人沙伦·迪格斯·杰克逊说,机场保安人员当天在一辆租来的汽车里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包裹,随后机场关闭两个小时。机场人员将这个可疑包裹描述为“弹药箱”,原因是有一些金属电线从包裹里露了出来。为了防止发生不测,可疑包裹已经由爆破班的工作人员引爆。“人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那(包裹)里面装的是什么,我们也不想冒着任何人的生命危险去探究此事,”洛杉矶郡的治安长官保罗·帕特森说。 ●曼哈顿曾是“9·11”恐怖事件的重灾区之一。按计划,当天政府主要官员将出席在世贸遗址举行的纪念仪式,而总统布什也将访问当地消防队,在“9·11”事件发生时,正是消防队员们一马当先冲进火灾现场救人,才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然而,就在纪念仪式即将开始的几分钟前,位于纽约市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可疑包裹。为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纽约市政当局当机立断,疏散了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并暂停所有列车进出车站。不过,事后证明,这个“恐怖的包裹”里面装的只是垃圾而已。 ●无独有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从亚特兰大飞往旧金山的客机11日因发现可疑物而改变航线,转而在达拉斯降落。据报道,在这架美联航351航班起飞前,机上发现了一个无人认领的可疑背包,顿时机组人员一片慌乱,忙于应付突发事件。不过,调查发现,这是一名女乘客在此前乘坐这架飞机时遗留下来的。然而,飞机起飞后,机上又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手机。随后,美国联邦航空当局下令飞机改变航线,转而在达拉斯降落。美联邦航空当局发言人卡拉克说,当局做出飞机改变航线的决定系出于安全考虑。机上所有50名乘客都经历了严格的安检,在发现一切正常后,飞机得以再次起飞。 李秀琴 叙美关系再受考验 叙利亚和美国1946年建立外交关系。叙是以色列和伊拉克的邻国,在阿拉伯世界及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叙美两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保持过伙伴关系。 “9·11”事件后,美国以叙支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及为军火和人员进出伊拉克提供便利为由,多次要求叙关闭哈马斯等组织在大马士革的办事处,并把叙列入6个“支持恐怖活动国家”的名单,致使两国关系再度趋于紧张。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叙公开支持伊拉克的立场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美国方面一再指责叙支持伊拉克和藏匿伊领导人。2003年4月,美国总统布什要求叙领导人“尽全力”封锁边界,防止萨达姆的追随者逃跑,并向美移交已在叙境内的被通缉的伊拉克人。同时,美国又指责叙拥有化学武器。叙利亚对美国的专横态度表示强烈不满,两国间的对立情绪进一步加深。 2005年2月14日,美国以叙利亚政府暗杀了黎巴嫩前总理哈比比为由召回大使,事发后在美国压力下,叙宣布从黎巴嫩撤军。2006年7月,以色列借口真主党绑架两名以军士兵大举进攻黎巴嫩南部,叙利亚与美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对此,叙政府反驳说,正是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错误政策,以至于中东恐怖势力越来越强大。 美驻外使馆遭袭表 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几乎同时遭恐怖袭击,相距20多分钟时间内,先后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至少22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美国人,另有数千人受伤。 2002年1月,骑着摩托车的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向美国驻印度加尔各答的领事馆发动袭击,造成5名印度安全人员丧生。 2002年6月14日,美国驻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的领事馆附近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2人丧生,40多人受伤。 2004年7月,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冲向美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并引爆炸弹,造成2名乌兹别克斯坦安全人员死亡。 2004年8月19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一枚迫击炮弹袭击,造成2名美国人受伤。 2004年12月6日,美国驻沙特阿拉伯海滨城市吉达的领事馆遭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沙特安全部队经过激烈交火后打死了3名武装分子,并逮捕另外2人。领事馆内无美国外交人员伤亡。 2005年1月29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火箭弹袭击,2名美国人死亡,4人受伤。 2006年3月,美国驻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领事馆门外发生汽车炸弹爆炸,造成4人死亡,其中包括美国领事馆内一名外国雇员。 美国面临本土恐怖威胁 新华社电美国反恐专家11日说,“9·11”事件5年后,美国正面对本土恐怖分子的威胁。纽约警察局反恐主管里查德·法肯莱斯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来自美国内部的恐怖威胁是一个严重问题,尽管至今未有一起袭击成功,但反恐部门已经挫败若干恐怖阴谋。“我们非常担心内部威胁,它很难对付,没有太多迹象,很难侦查。这是‘9·11’以来我们所接触的最流行的恐怖主义模式,”法肯莱斯举例说,2004年,一起试图爆炸曼哈顿先驱广场地铁站的未遂恐怖事件就是本地人所为。另一名反恐专家R.P.埃迪对此也有同感。“我认为,今后5至10年内,这个国家最有可能产生的恐怖分子是17岁左右的少年,他们通过互联网成为极端分子,在网上学到如何制造自杀炸弹,然后前往炸学校。” 美"反恐"让世界更动荡 埃及最著名学府开罗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埃及外交委员会委员哈桑·纳法阿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5年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导致这一地区变得比“9·11”事件之前更加动荡,也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更加不稳定。可以说,美国的政策使恐怖主义有增无减。 纳法阿说,当今的世界与“9·11”事件之前大不相同。现在,阿富汗有美国的军事力量存在,伊拉克被美军占领,美国人认为其“反恐”战争已经有了成果,甚至已经取得了胜利,但在阿拉伯世界看来,情况恰恰相反。过去5年里,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不仅在伊拉克,整个伊斯兰世界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局势都变得更加动荡,地区动乱和暴力事件持续增加。与此同时,许多欧洲城市如伦敦、马德里等也都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变得更加不稳定。 纳法阿表示,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并不十分同情“基地”组织和拉登,大多数埃及人认为,发动“9·11”袭击没有道理,也不反对铲除“基地”组织,但对美国以“反恐”名义入侵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阿拉伯人民认为,这种并未获得联合国安理会许可的做法毫无道理。他们感到,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推行新殖民主义,其做法与英法等国的旧殖民主义并无区别。 纳法阿还指出,随着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不断扩大,一些国家被美国贴上“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的标签,人们开始质疑:美国会对这些组织和国家宣战吗?下一场战争将从哪里开始?恐怖主义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纳法阿表示,现在许多人都认为,美国是想利用反恐战争改变中东地区的宗教、教育和文化制度。他们感到,美国进行的并不是反恐战争,而是针对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战争。美国不但仇视恐怖和极端主义,也正在把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老百姓当作仇敌,想分裂这些地区的人民。因此,美国在中东进行的反恐战争更多的是一种对阿拉伯和伊斯兰人民的侵略。 纳法阿认为,美国当前的中东政策并不符合中东人民的意愿。美国想的是改造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势力,铲除叙利亚和伊朗,但中东人民的愿望是:中东地区获得自由、独立。 新华社稿 布什讲话为伊战辩解 新华社电美国总统布什11日晚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纪念“9·11”事件五周年,并再次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 布什说,反恐是美国目前这一代人的使命。尽管每个美国人都希望反恐战争早日结束,但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在美国与恐怖分子最终决出胜负之前也不会结束。美国对“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等恐怖分子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无论需要多长时间,美国一定会抓到他们,并将他们绳之以法。布什还称,反恐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也是“21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意识形态斗争”,是“为文明而战”的斗争。 在当天长达17分钟的讲话中,布什用了大约1/5的时间称赞了美军在伊拉克取得的成绩,尽管他含蓄地承认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与“9·11”袭击无关。布什在讲话中还承认,萨达姆与“9·11”恐怖袭击事件无关,手中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萨达姆是一个“明显的威胁”,不消除这个威胁,全世界将付出巨大代价。布什同时宣称,无论美国在伊拉克犯下何种错误,也不能立即从伊拉克撤军。因为恐怖分子不会放过美国。2003年,美军虽然将萨达姆从总统的宝座上赶了下来,但是却没能清除遍布各地的反政府武装。如今的伊拉克几度徘徊在内战的边缘。 10日起到11日,布什先后视察了“9·11”事件的3个坠机地点——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和五角大楼,并向遇难者献了花圈。美国媒体认为,布什今年格外重视“9·11”事件纪念日,同即将于11月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有很大关系。在“9·11”事件五周年之际,布什发表一系列演讲,是希望再次用“反恐牌”帮助共和党争取选民。但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尤其是伊拉克战争日益不满,布什的“反恐牌”越打越难。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陈清阳
袭击发生后,赖斯发表讲话感谢叙安全部队。
布什夫妇一同悼念“9·11”遇难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