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日本,“政经分离”,谬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8:59 国际在线

  作者:刘军红

  日本政坛流行一个词——“政经分离”。这个说法,中国人也不陌生,不过了解其“日本属性”的人并不多。日本人不仅创造这个词,更多次将它应用到外交实践中。这不,政坛新贵安倍晋三又在说对华政策的“政经分离”。

  日本系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经济政策走向与国际政治面貌密切相关。这一点,与日本打过交道的政治家都很清楚,但日本的领袖们却似乎总也不明白。而不断追求对外关系上“政经分离”的结果,就是日本外交的“屡战屡败”。

  早在1970年代,日本就试图对苏联搞“政经分离”,将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对立与西伯利亚资源的合作开发并行,至今一无所获。

  1980年代中期,日美经贸摩擦升级。东京再次祭出“政经分离”的大旗,一方面主张“经济摩擦不要波及日美政治关系”,另一方面又在经贸谈判上与美国耍太极拳,进一步退两步。再一次,日本期待的政经“双赢”没有出现,美国方面很快针对日本制定并实施了“301”及“超级301”等制裁条款,并将其列为“敌对贸易国”。

  进入1990年代,日美经贸摩擦升级为全面经济对抗。美国直接否定日本经济体制的资本主义性质,并联合欧洲在国际清算银行推出惩戒日本的巴塞尔协定,对日本的金融机构展开全面围剿,迫使其撤出海外市场。此举的多米诺效应引发了日本国内的“金融大动乱”,经济泡沫全面破灭,日本经济遂进入“十年黑洞期”。

  相形之下,小泉在对美政策上就灵巧得多,对美国的追随毫不含糊地“从经济做起”。

  一上任,小泉便拜访了布什,对美国总统有关日本不良债权的关切心领神会,回国后全力奋战不良债权。主要手段就是对美国金融资本开放市场,允许包括老布什参股的美国基金长驱直入,收购、变卖日本银行的抵押不动产(“不良资产”)。对美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此外,小泉还精心推出了对美货币外交。自“9·11”到2004年3月,小泉内阁总共抛出约35万亿日元购买美元,以确保美元不会暴跌,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回购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财政部证券,又源源不断地流回美国,为华盛顿的“反恐战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为此,国际金融市场也戏称小泉为布什的“半个财政部长”。

  这倒不是说小泉“卖国”,事实上正好相反。他的“灵巧”为日本赚取了巨大好处:一则,提前实现了大型银行不良债权减半的目标;二则,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汇差盈余——截至2004年中期,日本财务省外汇特别账户就净收汇差利益高达8万亿日元,而出口企业也因日元汇率多年低位稳定,渔利甚丰;三则,响应美国“反恐战略”,日本连续推进“有(战)事立法”,确立起“准战争立法体系”,向强军、强政、强情报的政治大国道路迈出了一大步。

  执政五年有余,小泉外交若说还有什么“成功”之处,那就是修正了之前对美“政经分离”的逻辑。而今斯人卸任在即,如何修补其治下“一团糟”的亚洲外交,则成为自民党总裁选战的话题之一。

  遗憾的是,最具竞选优势的安倍晋三在关键时刻竟老调重弹,在对华政策上明确主张“政经分离”,一边在历史问题上玩“缄默战术”,一边单方面要求中国政府承诺“不让政冷波及经热”。其“亚洲外交”的设计,也是重海洋亚洲,轻大陆亚洲———以东盟为中心,向左联系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向右笼络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营建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泛东亚共同体”;而在外交裂痕最深的东北亚,则不肯放弃政治对抗的手段。

  看似聪明的安倍,其实是在盘算一笔糊涂账。原因很简单。且不说政经密不可分的一般道理,单从他提出的“以技术创新与全球化结合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看,若不能如期进入中国的信息通信、金融服务以及环保节能等新市场,日本经济很难获得参与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条件。尤其是目前“多哈回合”搁浅,政府双边协定仍是决定新兴市场开放的先决条件。而展开富有成效的政府间谈判,宽松的政治氛围与和谐的战略对话必不可少。

  毫无疑问,安倍的“政经分离”和“南北双重标准”的外交哲学,很难保证其亚洲外交的成功。届时,其“建设美丽日本”理想,只怕也将缺少起码的外部支撑。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