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言而无信”遭“逼宫” 布莱尔:今秋风瑟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09:48 金羊网-新快报

  曾经人气十足的布莱尔首相如今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面对时下英国政局的纷扰,他究竟还能在相位上坚持多久成为英国人今夏热议的话题。

  在英国国内,布莱尔所领导的工党已分裂,派系之间的内讧日趋公开化,甚至在他的“亲密战友”、现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策动下屡屡“逼宫”;另一方面,民众似乎早已厌烦了他的各项政策,对他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在国际上,与美国总统布什堪称“铁杆
兄弟”的布莱尔,其外交政策也屡屡受挫,声望一落千丈。

  显然,布莱尔政府已进入多事之秋。这位53岁的首相若回顾九年来的执政生涯,不知道是否也会有“今夕是何夕”的感喟?

  

“言而无信”遭“逼宫”布莱尔:今秋风瑟瑟

  ■英国《太阳报》曾报道称,布莱尔将在2007年5月13日下台。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975年,年仅19岁的牛津高材生布莱尔怀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加入了工党。凭借满腔热忱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恩师、伦敦著名律师亚历山大·欧文的赏识。

  1982年,欧文举荐布莱尔首次参加竞选,在白金汉郡工党地方委员会的补缺选举中初战告捷,开始吸引公众的注意,但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他只获得了可怜的10%的选票,尴尬落败。

  4年后,工党占优势的萨格菲尔德选区需新增一个议员席位,布莱尔轻松获胜。在下议院,布莱尔与新议员戈登·布朗共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很快便成了好朋友,并决心施行党内改革,重振工党的昔日雄风。

  1994年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逝世。之前史密斯已钦点布朗为继任人,但时任工党影子政府内政大臣的布莱尔却察觉到此时是自己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机遇,于是,这对好朋友开始了英国政坛著名的兄弟之争。布朗在最后时刻突然退出,布莱尔顺利击败另两个对手,成为英国史上最年轻的工党领袖。

  1997年,布莱尔代表工党与保守党竞选英国首相。布莱尔以锐意改革的“斗士”形象赢得了英国民众的支持,最终以绝对优势战胜保守党的梅杰,时年43岁的布莱尔成为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入主唐宁街10号。

  

“言而无信”遭“逼宫”布莱尔:今秋风瑟瑟

  “言而无信”遭“逼宫”

  布莱尔与布朗同事20年,一直以来,在外人眼里,两人是风雨同舟的“亲密战友”。而在政界也早有传言说,布莱尔在1997年上台执政之初,就与布朗两人就在伦敦北部一个小酒馆私下商定“交接班”协议———按照协议,布莱尔某天将把首相宝座交给布朗。

  2004年秋,已坐了7年首相之位的布莱尔公开表示,如果工党在2005年5月议会选举中获胜,他本人将不会干满4年任期,而会让位给工党新领导人,以便后者熟悉首相工作,为下一次议会选举热身。当时,各界公认布朗将是他铁定的继任者。

  其实,布朗对布莱尔的“逼宫”戏剧早在2004年就已上演,只是当时的情势不如今天那样惊心动魄。布朗策动“逼宫”,并非毫无缘由,毕竟布莱尔的第三个任期已过去15个月了,但却迟迟得不到践诺,布朗难免心急如焚,况且,布莱尔似乎在继任人的选择上已开始反悔。

  今年春天,布莱尔政府备受“贷款换爵位”丑闻的困扰,疲于奔命。4月初布莱尔匆忙发布一项议会上院改革以及消除政治献金的计划。此事让布朗对布莱尔是否愿意把首相职务转给他的信心开始动摇。

  随后,布莱尔又将布朗从参加重要竞选活动的要员名单中删除,这似乎表明,对于首相继承人人选问题,两人在避免同时面对公众,但这也成为两人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信号和直接结果。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布莱尔在澳大利亚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也许宣布提前结束任期是个错误”。

  进入9月份,布莱尔的形势愈发恶劣。部分议员,其中大部分是工党议员在9月5日联名签署一封“逼宫信”,要求布莱尔确定离任日期。在信上签名的八名工党成员次日就宣布辞职。重压之下,布莱尔不得不表态:今年9月的工党大会将是他作为党首参加的最后一届大会。这表明,他担任首相不会超过2007年9月。

  布莱尔知道,自己之所以落到如此尴尬境地,布朗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两人终于在9月6日会了一面,长谈三个小时。媒体报道说,他们的谈话核心就是一直以来毒害两人关系的关键问题:布莱尔何时履行诺言,交权给布朗。

  谈话时两人情绪相当火爆,甚至互相喊叫,布莱尔指责布朗“勒索”。当天晚上布莱尔仍怒不可遏,他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就在电话里咆哮:“(布朗)那些谎言都从哪儿来的?”

  失民心者终失天下?

  布莱尔2004年第三次竞选首相获胜之后,民众要求他下台的呼声不绝于耳。舆论认为,工党的债务问题、工党以许诺上院爵位换取巨额政治贷款事件,都是布莱尔政府渐失民心的原因。

  不仅如此,英国在外交政策上一直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为英国造就了不少寡妇,也成为极端势力在英国内外煽动反英情绪的理由,英国人开始生活于恐怖阴影之下,公众对布莱尔政府的不满越发强烈,工党威信大跌。

  今年8月黎巴嫩和以色列火并,布莱尔政府没有呼吁立刻停火,而是再次站在白宫一边,公众已经怒不可遏。有四十名工党成员为抗议政府的政策而投入反战的自由民主党,工党阵营一片哗然。

  在警方8月中旬挫败恐怖分子劫持并引爆多架飞机的阴谋后,《卫报》民意调查发现,不少选民将日益增加的恐怖威胁归咎于布莱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超过七成的选民认为政府外交政策使英国日渐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工党支持率因此跌落至31%,比反对党保守党低9%,也是十九年来的最低点。

  其实,回顾英国战后的历次选举结果,人们不难发现,选民不喜欢分裂的政党。如今,工党内部对布莱尔的继任者的猜测、议论只会造成更深的裂痕,使工党失去方向,也失去民意。

  坚持不提离任时间表

  工党议员“逼宫”的焦点在于要求布莱尔提出明确的离任时间表,他们认为此举是避免在与保守党势均力敌的选区、特别是英格兰东南部的议席流失;并称如果工党想迎接来自保守党戴维·卡梅伦的挑战,布莱尔就应该迅速去职,事实上,在这些参与“逼宫”者中,不乏忠诚的工党议员,他们在伦敦和东南部非常出名。

  在此之前,布莱尔通过自己的官方发言人透露剩下任期的议程安排,包括减少医院排队等待时间、社会排外问题、中东问题以及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然而,这些并不能令反对派回心转意,不赶他下台。

  “逼宫”形势日趋严峻,但布莱尔的态度却依然坚定。他在9月7日被迫打破沉默,公开宣布当月的工党大会将是他最后一次以工党领袖身份出席的年会,但坚持拒绝声明具体的离任时间表。

  布莱尔说:“我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不会给出具体的辞职时间,并希望“逼宫者”能够让他“继续正常工作”。他还强调希望按照“自己的”、“合适的”方式在一个“适当时机”宣布卸任日期。

  布莱尔为什么迟迟不肯给出离任时间表?据他的亲信、工党前党鞭希拉里·阿姆斯特朗透露,布莱尔“需要时间来交接权力”。事实上,布莱尔更清楚,一旦自己给出离任时间表,将会使自己未来的工作受到更多的约束,也可能导致工党内部的进一步分裂。

  近段时间,布莱尔时常在公众面前谈及自己何时下台的问题,目的就在于避免党内各派互相指责、陷入内讧,进而打消人们对他明年退出政坛的种种疑虑,以证明他对政权有序交接、平稳过渡的诚意。然而,人们有理由相信,从现在到他真正下台这段时间,这个话题还会继续烦扰布莱尔首相。(李益)

  ■布朗布莱尔简历

  托尼·布莱尔(TonyBlair)1953年5月6日生于英国北部的爱丁堡市中产阶级家庭。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法律系,1984年成为大律师。

  布莱尔对法律、工会、税收、贸易、能源、就业、犯罪等问题感兴趣;喜欢读书、网球、远足和音乐;著有《新英国,我眼中的年轻国家》等书。

  布莱尔的夫人切丽·布斯·布莱尔是王室法律顾问,伦敦经济学院的法律学优等生,是一名律师、公众和就业法律专家,喜欢编织。1980年,切丽同布莱尔结婚,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尤安(Euan),次子尼基(Nicky),女儿凯瑟琳(Kathryn),三子利奥(Leo)。

  仕途大事记

  1975年加入工党,1983年当选下院议员。他先后任工党财经和贸工发言人,并于1988年至1994年历任影子内阁能源、就业、内政大臣。

  1994年当选工党领袖,成为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同年被女王封为枢密院成员。

  1997年5月代表工党获任首相,成为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后兼任首席财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

  1998年4月10日,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签署北爱和平协议。

  2001年6月7日,工党再次赢得议会下院选举,获得412席。

  2001年11月,美英军队攻打阿富汗,目的是推翻塔利班政权、打击“基地”恐怖组织网络。

  2003年10月19日,年满五十岁的布莱尔因心律不齐住院。

  2005年5月再次带领工党赢得下院选举,获得缩减后的646席中的324席,但工党领先优势从167席降至66席。

  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四起恐怖袭击爆炸,除恐怖分子外,有五十二人丧生。布莱尔当时正在六百公里外的苏格兰鹰谷主持八国首脑会议。

  2005年11月9日,布莱尔在议会下院首遭败绩,他推动的反恐法没有获得通过。如果获得通过,这些法律将允许警察扣押恐怖嫌疑人多至九十天,而不用提出指控。

  2006年5月4日,工党在英格兰地方选举中遭遇重创,失去317个席位和18个市议会的控制权。次日,布莱尔拿出内阁改组名单,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贬为下院领袖。

  2006年9月6日,工党籍国防大臣汤姆·沃森辞职,七名工党议员辞去内阁大臣私人助理的职务。他们都签署了一份要求布莱尔辞职的“逼宫”信。

  2006月9月7日,布莱尔宣布本月举行的工党年会将是他作为工党领袖参加的最后一次年会,预示他将在2007年9月之前离职。但他拒绝说明具体日期。

  

“言而无信”遭“逼宫”布莱尔:今秋风瑟瑟

  上图:布朗

  (子琦/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