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大片症:端着架子摆夜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7:24 新华网

  

中国大片症:端着架子摆夜宴

  《夜宴》 冯小刚/导演

   【提要】《夜宴》不过是“中国大片症”的又一病例而已。这一症状最重要地表现是:“端着架子”说故事

  《夜宴》点映之后,诸多媒体都纠缠在“笑场”这个问题上,以致真正公映时,很多观众都是有备而来。一位看过该片的朋友出来说:“我事先已经调查清楚哪些笑点了,每逢笑场部分,就试图以导演的理解去理解那些对白,结果仍然笑了……”我个人则为了避免(电影院里)笑得过火,特地挑选了五点多钟人较少的那个场次,效果良好,大致没有人笑,但是葛优最后的长篇独白,谁也没有能忍得住……说实话,这样看电影也真够累的。当然,如今再过度谈论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在我看来“笑场”只不过是中国大片“错位问题”的一个侧面,这里的错位大概产生于对“国际市场”的前瞻:非得给文艺片来一个武打片的外貌;给中国历史(神话)一个西方想像;并且对白不文不白、不中不洋,等等。客观说,《夜宴》对这些问题处理算是妥当,但不幸的是,问题被非要用四个字、四个字说话的对白给放大了。

  单纯批评《夜宴》,没有太大意义,细数它的弊病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之前一些大片被批评过的(比如人物塑造不成功,等等),《夜宴》不过是“中国大片症”的又一病例而已。这一症状最重要表现是“端着架子”说故事。这里的架子并非就场景的宏大、置景的华丽而言,而是说我们往往非要在一个故事之外表现出一种思想来、一种境界来,从而把故事说得过于复杂。不但端着架子说话,还端着架子思想,令人很不耐烦。好在冯小刚导演思想上的架子没有陈凯歌导演大,而视觉上的架子没有张艺谋导演大,所以《夜宴》浓厚的“文艺腔”并未令多数人过度反感。这里需要说明的两点是,一方面我个人算是喜欢其中的歌舞片断,演绎出以往中国大片里少有的现代感(放置在本片中是否合适则另当别论);但同时又对影片中的杀戮场面深感不安,一是在国内电影尚未分级的时候场面上过度血腥;二是在对待暴力的姿态上相当危险——追杀太子无孪、九人团自尽、仗毙裴洪的场景都分明将残忍当作一种美来渲染。

  除此之外,关于故事、表演、思想,我也没有太多的新鲜观点,就不多言了。客观地说,我觉得《夜宴》要比之前的《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更像真正的“大片”,整体的感觉要比前面的几部巨制来得均衡,并不过火。从技术上来说,包括视听的效果,都比我想像的要好。但通过报道,的确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希望冯小刚重新回去拍“喜剧电影”,人们怀念真正令人发笑的冯小刚。我个人也希望他重新回到现实题材的道路上,但未必非要拍喜剧。这是私心,因为《夜宴》之前还是喜爱他的作品的。原因很简单,在近几年的中国电影中,长期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与事的,也就只有冯小刚导演了。从《天下无贼》这部电影开始,他其实已经偏离了现实的土壤。这是因为中国的大片,就是电影业资本运作游戏规则下的盛宴:巨大的投资、竭尽所能地制造美轮美奂的画面、强大的明星阵容、整合有明星效应的幕后班底(从导演到艺术指导、配乐、摄影等等)、长期的炒作、再给一个长久的档期……当然最后的目的是巨大的票房收入。这也难怪冯小刚曾经羡慕路学长,倒是后者可以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转载稿费50元/千字,稿费请寄: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财务收,邮编:10080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