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手捧鲜花再见小泉时代结束 安倍拜相完成组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15:26 汉网

  据新华社电9月26日对日本、中国和风雨飘摇的中日关系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执政以来年年拜鬼的小泉纯一郎走下首相的宝座;宣布要“不惜一切”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日本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则在日本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当选为日本第90任、第57位首相,也是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和首位战后出生的首相,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带来一丝曙光。

  小泉手捧鲜花离任

  小泉内阁成员26日上午举行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并全体辞职。他在内阁会议上发表了离任前的声明,说,日本政府进行的改革并不会就此结束。随后,全体成员给小泉献上了由红、粉玫瑰扎成的花束。在内阁成员的掌声中,手捧鲜花的小泉结束了5年零5个月的首相任职。

  小泉于2001年就任日本首相。在外交方面,他竭力提升日美同盟关系,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严重恶化,致使日本外交陷入困境。在内政方面,他推行经济结构改革,实行了邮政民营化。目前,他已搬出首相官邸,暂住在酒店中。

  安倍顺利当选新首相

  当天下午,日本参众两院举行新首相指名选举。由于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都占据多数席位,安倍赢得众议院480张选票中的339票,获得参议院242张选票中过半数的136票,毫无悬念地当选日本第90任、第57位首相。结果公布后,安倍起身示意,表情沉稳。

  组建内阁任用老臣

  安倍当选新首相后立即在首相官邸成立组阁本部,着手组建新一届内阁。

  根据安倍宣布的内阁名单,安倍的盟友之一、原外务副大臣盐崎恭久为内阁官房长官兼绑架问题担当大臣,小泉内阁中的外务大臣麻生太郎继续留任。盐崎表示,安倍将加强首相官邸的领导作用,把握制订政策的主导权。

  安倍要修宪

  分析人士认为,从安倍宣布的内阁成员名单来看,安倍政府的主要任务包括继续教育改革,修改和平宪法,继续展开强势外交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安倍已放言,要在5年内推出一部新宪法。2005年,日本自民党正式公布《宪法修改草案》,提议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安倍对此坚决支持。

  3大考验 修复日中关系是最大外交课题

  据新华社电分析人士认为,改善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缩小国内的社会差距和重建日本财政是安倍上任后面临的三大挑战。

  缩小社会差距、重建财政是安倍的当务之急。他能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目前还是未知数。

  明年夏天参议院选举形势严峻,若自民党、公明党联盟不能获得半数票,安倍可能引咎辞职。自民党要获胜,安倍须拿出政绩。

  安倍已表示要努力改善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日本媒体称,安倍在外交上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修复日中关系。他25日签署的联合执政协议说,日本将进一步与以中国和韩国为主的亚洲邻国加强关系。他还表示,他将努力在就任首相后对中国和韩国进行访问。舆论认为,安倍有改善日本与邻国关系的愿望,而最关键的是实际行动。

  5大看点

  综合新华社电26日晚,在入宫接受天皇任命后,安倍第一次以首相身份出席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新内阁有五大看点:

  看点一:留下许多老面孔。新内阁中有很多小泉内阁要员,如盐崎恭久、麻生太郎等。

  看点二:内阁成员“很听话”。安倍此前曾表示,他将根据候选人是否支持自己的政策、是否具备领导能力作为选择标准。此外,他选的成员多跟他私人关系不错。

  看点三:老将“重出江湖”。隐退10多年、曾任中曾根和竹下内阁成员的旧大藏官僚场顺三被任命为官房副长官。这在日本政坛非常罕见。

  看点四:增设对朝新官职。安倍新设了专门处理朝鲜相关事务的国务大臣。该职位由新的内阁官房长官兼任。

  看点五:打破政治派别传统。安倍的新内阁中不乏异己者。不过这些人并未违反一条底线,即志同道合。

  邻国反应

  中国

  温家宝致电安倍

  据新华社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致电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中方愿与日方一道,在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基础上,为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不懈努力。同日,李肇星外长致电麻生太郎,祝贺他连任日本外相。

  外交部发言人:

  共同努力改善中日关系

  据新华社电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日本新一届领导人能够为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建设性努力,中方愿意与日方一道为此共同努力。

  韩国

  望安倍以行动改善韩日关系

  据新华社电韩国总统府高官26日表示,韩国希望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端正历史认识,以实际行动改善韩日关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