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专题 > 正文

潘基文当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已是众望所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3日15:21 新华网

  

潘基文当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已是众望所归

  10月2日,安理会就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进行了第四轮意向性投票,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获得了14票支持,接替安南成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基本成为定局。这是9月19日拍摄的潘基文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的照片。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视频]潘基文当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几成定局

  新华网联合国10月2日电(记者刘历彬)联合国安理会2日下午就下任秘书长人选进行了第四轮意向性投票,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获得了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14个成员国的支持,遥遥领先其他5位候选人。此间外交人士普遍认为,潘基文接替安南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位秘书长几无悬念。

  从7月24日安理会举行秘书长人选首轮意向性投票以来,潘基文在前3次票选中均领先,并且得票数非常稳定,充分显示了安理会成员国以及国际社会对这位62岁外交官的信心。2日下午的投票最终奠定了潘基文的胜局。

  从以往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情况来看,从来没有一位秘书长能够让所有成员国满意,最终有幸问鼎秘书长宝座的往往是那些既能够得到大国认可、又不会招致其他国家普遍反对的人。潘基文恰恰就是这样一个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人选。

  从天时上讲,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下任秘书长应该来自亚洲,虽然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对此表示异议,但从7名候选人中6人来自亚洲的现实不难看出,亚洲人出任秘书长已是大势所趋。

  从地利上说,虽然近些年来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分歧不断,但这没有从根本上影响韩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得到美国的支持自然不是难事。而韩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也很融洽,再加上其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潘基文获得其他国家的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从人和上看,几次票选中最具挑战姿态的塔鲁尔来自印度,又是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但他招致了一些国家的反对;泰国前副总理素拉革虽然最早宣布参选、也被外界视为最有希望胜出的候选人,但其47岁的年龄优势在联合国外交官的眼里却成为“劣势”,其支持率一路走跌;至于其他几位候选人由于各种因素则根本无法对潘基文构成挑战。

  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大岛贤三在2日下午投票后宣布,安理会将于3日召开会议讨论秘书长选举事宜,正式投票有望在9日上午举行。在安理会正式向联大推荐候选人之前,新的候选人随时都可能加入竞争,因此从理论上讲潘基文稳操胜券为时尚早。但此间外交人士认为,目前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将举行的正式投票可能只是一个必须履行的程序。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对新华社记者说,此次投票具有决定意义,投票结果令人鼓舞,而投票的过程和结果都显示亚洲在这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他说,近一段时期以来,无论是韩国还是潘基文本人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展示了亚洲人既活跃又具建设性的姿态,因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博尔顿则直言不讳地对新闻界说,安理会成员国对投票结果非常高兴,希望整个秘书长选举工作能在10月底前结束。他说,安理会之所以定于9日举行正式投票,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现有的部分候选人退出竞争,另一方面是方便新的候选人加入竞争,但如果此时还有新候选人出现,他将感到非常吃惊。(完)

  

潘基文当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已是众望所归

  什么样的人能当联合国秘书长?

  解放日报:据此间外交人士14日透露,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上午就下届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举行的第二轮意向性投票结果显示,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在目前的5位候选人中处于领先地位。

  安理会事先没有对外宣布投票的消息,投票后也没有公布结果。但据此间外交人士透露,各位候选人的得票顺序基本上维持了7月下旬首轮投票的格局,潘基文和联合国副秘书长印度人塔鲁尔分别居于前两位,泰国副总理素拉革第三,本月5日刚刚加入竞争的约旦常驻联合国代表扎伊德第四,斯里兰卡总统顾问达纳帕拉位居第五。 >>>点击详细

  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亚洲的机遇

  光明日报:确定新秘书长自然是联合国今年的大事,也是亚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扩大影响的难得机遇。亚洲人口众多,实力雄厚,只要亚洲国家顾全大局,平等协调,下任联合国秘书长就很有希望再次出自亚洲。 >>>点击详细

  相关专题:联合国秘书长选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