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诺奖“大满贯”美国靠什么赢了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7日07:0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一周以来,美国科学家在本年度的诺贝尔奖项中大获全胜,5名科学家把今年的全部3项科技大奖收入囊中。美国媒体连续3天报道喜讯,并认为这表明了美国整体科研实力的雄厚及良好的创新体系。

  美国人是诺奖常客

  凭借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2日捧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3日摘走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用这一奖项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4日以他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至此,继1983年之后,美国再度囊括诺贝尔全部3项科学奖。

  回顾历年的诺贝尔奖项,也鲜见哪一年缺少了美国人的身影。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经济学奖得主的10人中就有7人来自美国,2005年的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则有一半是美国人。

  美联社4日援引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的话说,从资金的投入和科研抱负来看,欧洲已完全落后于美国。今年化学奖得主科恩伯格则认为,美国庞大的科研队伍也是屡获奖项的重要因素。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委员安德斯.利亚斯说,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在科研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美国的整个科研体制为科学家们营造了宽松、适宜的工作氛围。拿科恩伯格来说,“他可以10年潜心在自己的领域内钻研,而没有任何压力迫使他快出成果”。另外,美国的大学也拥有更具创新性的学术环境。

  辉煌背后有隐忧

  但是,在辉煌的背后,美国的科技人员对美国科技发展的前景也表达了一些担忧。

  一些科学家认为,美国在一些尖端的科技领域能够做到世界第一,但是在一些基础领域却做得很差。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美国普通民众对于一些科学常识缺乏最基本的认识。2002年,一家科研机构曾经做过一个社会调查。调查显示,50%的美国人不知道电子比原子更小,不知道恐龙和人类从来没有出现在同一个地质年代。专家们特别指出,从幼儿园到12年级之间的儿童的科技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很多孩子对科学失去了兴趣。

  美国国家科学院2005年底曾经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报告说,鉴于科技领域年轻的美国人越来越少,美国越来越依赖于外国裔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目前在美国工作的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中,超过38%是外国裔。2003年美国授予的工程学博士学位中,59%的学位授给了外国人。承载美国未来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落后危机。在最近的一项国际数学能力竞赛中,美国学生排名仅列第27位。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报告中倡议政府提供奖学金以激励美国学生在大学学习科学、数学和工程学,并且建议政府在未来7年中加大基础研究基金投入,达到每年100亿美元。

  (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