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专题 > 正文

“好人”潘基文顺风顺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1:44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由珊珊

  2006年10月9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镁光灯下,韩国人潘基文淡然站立,不时用手去扶一下眼上的无框眼镜。微驼的背,些许花白的头发,依旧平静的面容,儒雅慈祥。

  他刚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推向联合国秘书长的宝座,他的四周,没有竞争对手。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梦开始的地方

  44年前的美国华盛顿,据说曾开启了潘基文外交官之梦。

  那是1962年,潘基文曾挤在一群外国同龄人中仰望美国总统肯尼迪,勉强露出大半个脸的他,笑得含蓄羞涩。

  为了这一天,当时的高中生潘基文付出了许多努力。

  1944年,潘基文生于韩国忠清北道的忠州。整个学生时代,他是典型的好学生,惟一的特长是学习。韩升寿是潘基文的小学同学,他说,潘基文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孩子。“他经常和朋友们比谁解题快,或者记忆力更好。”

  潘基文最小的妹妹潘庆希记得:“家里6个孩子中,由于哥哥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以至于我们这些弟妹在学生时代,常被人以‘潘基文的弟弟或妹妹’称呼。”

  潘基文有“忠州英语神童”之誉。

  中学时,英文老师要求学生把当天所学抄写十次。潘基文不仅认真完成作业,还干脆全背下来。高一时,潘基文家附近建设忠州肥料厂,来了许多美国工程师家庭,潘基文跟他们学习英文。潘基文的同乡、现在庆熙大学教授安英寿记得,“潘基文特别勤奋。美国人推荐的英文材料,不管是什么,他都统统背下来,像疯子一样。”

  努力学习终于为潘基文赢来了机会。高二时,他参加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活动VISTA”,硬是为忠州这个小地方赢得韩国4个名额中的一个,成为一时的话题,在学校,他由于要去美国被破例允许留长发。忠州市女子高中学生们纷纷送他亲手制作的礼物。这群女生中的一位,后来做了潘夫人。

  潘基文正是因此见到了肯尼迪。当时,那个藏在人群中的羞涩少年,开始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

  结识“伯乐”

  潘基文1970年毕业于汉城国立大学政治外交系以外交官考试“榜眼”的成绩进入韩国外交通商部。当时,没有人知道,他能走多远。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据潘基文的弟弟回忆说,那时的潘基文,因为经济原因,放弃美国而选择外派印度。“哥哥认为去美国工作难以存钱,而去发展中国家可以省点钱帮助家人”。

  人生的转折,总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潘基文在印度结识了卢信永。

  1972年,卢信永任韩国驻印度总领事,负责韩印建交谈判。这位资深外交官很快就看中了新丁潘基文,欣赏他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敏捷判断力和沉稳。两年后,卢信永公开表示:“大使馆的事情,只要有潘基文都能解决。”

  1985年,成为韩国国务总理的卢信永,把只是三等秘书的潘基文破格任命为原本应由一等秘书才能担任的总理礼宾秘书。与卢信永的缘分为潘基文的公职生涯开启了许多扇门。他走得很快。

  此后36年间,他几乎担任过韩国所有最重要的外交职位,包括总统首席秘书、总统外交顾问、驻美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等等。

  由于升迁太快,1987年,他为此给100多位同事和前辈写信表示歉意,写这些信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他永远在微笑

  这也许能告诉人们,他何以有这么好的人缘。

  他的母亲从小对他说:“绝对不要吵架,多帮助别人”。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已成定局后,潘基文在忠州的母亲给儿子打来电话说“很骄傲有这么出众的儿子,但时刻别忘记谦虚”。

  他的大学同学,现首尔大学教授安成旭说,他从学生时代做家教起,就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因为“他为人谦虚有信义”。

  他永远在微笑,没人看过他发怒和失态。他曾说,“要努力学习上司的长处,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而他也真的如同他曾经的上司卢信永一般,把办公桌保持得整洁有条理。由于经常很早上班,他甚至亲自给下属开门,以表示体恤他们的辛苦,“因为我早上班,他们自然也得早上班。”

  2005年5月24日,他为女儿举行婚礼,只有寥寥几位熟人到场,除少数高级官员的祝贺花环,婚礼现场完全见不到高官家庭婚丧嫁娶常见的“客人排队”现象,这在十分看重上下级关系和社交礼仪的韩国极其罕见。

  他还郑重贴上了“不收红包”的条幅。有人玩笑说:“潘外长平时参加别人的红白喜事,都给红包,自己却不要,岂不是损失很大?”

  婚礼选定的场所同时还在举行“政府革新世界论坛开幕式”。把结婚典礼的场所选在这里,是潘基文的主意,因为这可以让他只要在不同楼层穿梭,就能既参加会议,同时尽为人父的义务。他婚礼前一个小时才赶到,作为女方家长迎接宾客。

  潘基文有时候也会流露出自己平民化的一面。去年在老挝出席东盟会议后,很多外交官员立即归国,他却抽空在首都万象漫步,到小摊上买新鲜果汁,与当地百姓闲谈。

  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美国专栏作家汤姆·普雷特如此形容潘基文:“这个职业外交官准备充分,非常熟悉业务,比韩国外交部的任何人都更努力工作。他目标明确,通多国语言,包括英语。从新加坡到东京,从非洲到拉美,他都深受外交同行喜爱,和中国、美国的高级外交官员相处融洽。美国国务卿赖斯多次表示,她喜欢和潘基文待在一起。并非所有亚洲外交官都能入她的眼。此外,他是个好人。”

  受美国欢迎,对他显然很重要。

  他曾在美国生活过10年,其间在哈佛大学获得行政学硕士学位。从1994年处理第一次“朝核危机”起,他就和美国高层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但在与美国打交道的时候,并非都一帆风顺。

  2001年2月,韩俄首脑会议的协议中写进了“维持和强化”ABM条约(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内容,而当时的布什政府已主张废弃ABM。这一事件在韩美之间引起很大风波。3月,金大中总统结束韩美首脑会谈后曾说:“因这一问题,已不知道向美国方面多少次表示抱歉”。时任外交次官的潘基文,因此受到牵连,被迫辞职。

  当时,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张地铁定期票说,“今后没有人给你开车了,坐地铁吧。”潘基文想不通:“我没有一个小时用在自己的事情上……”这样“不名誉”的下台让他一度说出“想死”。

  而人生的机遇又一次潜藏着。

  4个月后,时任韩国外交部长兼联合国大会主席的韩升洲重新起用潘基文,让他成为韩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这个职位仅相当于局级,对于曾任外交次官的潘基文而言似乎是降职了,但这段经历对他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无疑有很大帮助。

  美国的信任很快就再度赢回。2004年,潘基文被任命为外交通商部部长的当天,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亲自致电祝贺:“包括我在内,许多美国人都对您很熟悉,并对您的就任感到高兴。”

  不过,温和的潘基文也并非处处都顺从美国。担任韩国外长以来,他采取了更灵活的态度。韩国媒体认为,在潘基文任内,韩国多次拒绝美国公开谴责朝鲜人权记录的要求,并在美国态度有所保留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和外交合作关系,在对外政策上呈现出了与此前几任外长都不同的鲜明特色。

  韩国需要这个位置

  今年5月底,潘基文在纽约发表演说并回答记者提问。一位记者开篇即言:“我佩服你想当联合国秘书长的勇气。”

  联合国秘书长,显然不是一个好做的职位。

  《韩国时报》如是形容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里的人经常把秘书长和替罪羊拿来比较,鉴于二者的英文拼写都有相同的起始字母。秘书长的职务被称为‘世上最不可能的工作’,因为它和替罪羊的功能相似。即使不懂政治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由于各方利益冲突,秘书长往往被夹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间,左右为难。

  韩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朴铢吉说:“它是世界的CEO。”这个职位直接掌管3000联合国职员,年薪为20万到30万美元,并在世界所有地方享受国家元首级待遇。

  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注定要诞生于亚洲。人们不难想象,韩国需要这个位置。

  为此,韩国举国同心,全力奔忙。韩国外交通商部召开了100多位驻外大使、总领事参加的“驻外使节会议”,向大使和总领事们提出今年的三大外交目标,头等大事是确保潘基文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成功。驻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使馆成为“重点馆”,他们被要求“各显神通”,“不管以什么方式,一定要攻下这五个堡垒”。韩国总统卢武铉宴请大使和总领事时表示,政府对驻外使领馆绝不吝啬人力财力,把潘基文推上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

  韩国朝野各党就潘基文外长宣布参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致表示“这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表现出超党派支持。朝野认为,如果韩国人能首次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不仅能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且有利于解决朝核问题等朝鲜半岛和平问题。

  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潘基文之前,由于前韩国驻美大使洪锡炫表示出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意愿,因此他人不作此想。2005年7月,洪锡炫被卷入“三星案”后,潘基文才临时受命。此前,韩国外交部人士透露:“潘外长并未表示要参选秘书长。”面对突来的任务,潘基文淡然地表示:“我将以谦虚的心态对待被推荐为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

  现在,人们已能清楚地看到他的成功。

  他的胜利如此突出,以至于其他候选人在正式投票前就放弃了决战。他孤零零地站在候选台上,耐心地等待最后的时刻。

  还没正式宣布胜利之前,一切已尽在掌握。

  他告诉人们,新一任秘书长不是“寻找要征服的新战场”,而应推动联合国“解决现有日程上的成百个问题”。为此他要优先办理5件事:一年内出炉反恐公约;让“和平重建”更务实;维和与应急应“急人所急”;千年目标要说到做到;确保人权与更大自由。

  也许,人们还记得前几任联合国秘书长的艰难和困惑,但潘基文则坚定地说:“做联合国秘书长,没有神奇的公式,也无其他工作可比拟。但一切都始于勤奋,可靠和开明。他需要靠谦虚和正直赢得各方信任。”

  相关专题:联合国秘书长选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