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看近年联合国使用"1718"制裁的国家和组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10:42 国际在线

  

看近年联合国使用"1718"制裁的国家和组织(图)

  1997年2月,一艘名为“第一次仁慈之旅”的船装载着阿联酋援助的食物与药品抵达伊拉克南部港口。联合国的制裁让食物和药品在伊拉克成为紧缺品。

  朝鲜核试爆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718号制裁决议,朝鲜成为冷战结束以来被安
理会制裁的第15个国家。从《联合国宪章》看,制裁是“维持或者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种主要手段。半个多世纪里,数十个主权国家、组织甚至个人曾经遭遇联合国的制裁。但制裁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某种程度的人道主义灾难,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成了国际社会一直在探索的重大问题。

  制裁手段不常用

  根据《联合国宪章》,制裁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全面经济和贸易制裁以及一些较为具体的措施,如武器禁运、禁止旅行及金融或外交限制等。

  从联合国通过决议的数量可以看出,安理会并不经常动用制裁的手段。截至1990年8月6日,安理会总共通过了661项决议,而其中制裁决议占了相当小的部分。这主要是因为相关国家往往很难在一个具体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制裁决议很难通过。每一次制裁决议出台的幕后都有着相关国家之间大量的磋商、谈判与妥协。

  按照规定,所有制裁决议的通过必须经过安理会的批准,而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对任何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因此,联合国安理会的任何制裁行动均不可能针对五常中的任何一国。冷战时期,由于美苏两大阵营对垒,当时所存在的危及和平的行为或者实际的侵略也基本上是美苏及其代理人,因此制裁决议很少获得通过。比如,从1972—1990年,在联合国有关制裁以色列的决议上,美国动用了30多次否决权。从联合国成立到1990年,安理会通过的经济制裁决议只有两例:罗得西亚(1966)和南非(1977)。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采取集体经济制裁的行动日渐增多,在过去十多年中,安理会对伊拉克、前南斯拉夫、利比亚、海地、利比里亚、卢旺达、索马里、安哥拉的安盟部队、苏丹、塞拉利昂、南斯拉夫联盟(包括科索沃)、阿富汗、厄立特里亚及埃塞俄比亚采取了制裁行动。

  制裁造成伊拉克人道灾难

  在所有联合国制裁中,对伊拉克的制裁最为引人注目。自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至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63个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对伊实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并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对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核查、销毁。这次制裁的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长远、后果之严重为联合国制裁史上不多见的案例之一。对伊拉克的全面制裁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它不亚于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被人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1991年联合国特别报告和国际救援主要机构的报告,第一次海湾战争把伊拉克“炸回到前工业时代的国家”。联合国制裁更是延长了伊拉克从“前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康复过程”。

  英国人约翰·皮尔杰在《一场针对平民的战争》书中写道,由于经受制裁,肥料被禁运,伊拉克的农业大抵崩溃,杀虫剂和动物饲料被认为有“双重用途”也遭到禁运;婴儿食品、儿童服装、卫生巾、灯泡、课本、纸张、铅笔、鞋带等物品也难逃禁运的命运;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制裁委员会还拒绝给予绷带、药签、听诊器等救生物资。

  制裁最显著的后果是人道主义灾难。伊拉克卫生部的统计数据(经外国机构证实)表明,从1990年8月到1997年8月的7年间,有120万名伊拉克儿童死于与禁运相关的原因。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