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冰战时代”中国的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1:19 新浪财经

  四、“冰战时代”中国的对策

  200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红场胜利阅兵讲话时强调:“战争教训警告我们,资助暴力,不参与和忍受都必然会导致世界规模的可怕悲剧的发生。因此,今日人们在现实遭遇恐怖主义威胁时,应当忠实纪念我们的父辈,必须捍卫和平与秩序,在安全和公正基础上,在新的相互关系文化上,都不允许任何冷战和热战的重演。”因此,世界各国和人民应
竭尽所能,防止新的致命学说和新威胁的出现,避免任何冷战、热战的重演。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非常复杂的“冰战”时代,如何采取正确的对策,应对“冰战”时代带来的挑战,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首先,团结发展中国家,推动国际“平民政治”的建立。“冰战”时代的一个典型现象是发达国家运用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忽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在世界上推行“精英政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精英政治”的宴席上没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就应当为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立言立行,整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推动“平民政治”,提高占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中,开门见山就讲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而且承诺向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优惠关税待遇,减免有关国家债务,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等。这些措施,都对维护世界公正与促进中国自身的和平发展,推动“平民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在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与世界或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具有多重维度和多个层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当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思考重建国际政治生态;但中国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地区大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能完全无视大国政治的逻辑;中国还是东亚世界中的一员,不可避免要为东亚的和平与安宁做出更多努力;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已经高度融入世界,中国还要学会从全球视角思考问题。在参与世界事务时,中国应把所有这些都纳入视野,在通盘考虑它们之间的复杂纠葛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其次,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国际和谐政治生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应着重从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大国这两个事实层面,来思考权衡“冰战”时代的世界性问题。只有强调加强多边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威胁;恐怖主义和单边主义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都构成威胁。因此,中国需要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双重要求下,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

联合国改革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需要,防止出现对中国不利的国际政治生态;二是使其与中国所负担的国际责任相匹配,也就是说,使联合国改革能尽量体现世界公平;三是要保证联合国的权威,提高联合国的工作效率,防止因简单的正义性要求而使联合国工作失效。中国所考虑的,不是简单的局部意愿与诉求,而是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整体国际和谐。将和谐社会冠以“国际”二字,不仅意味着要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赢得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和谐是和平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和谐,就容易出现冲突、纠纷,和平就很难实现,即使实现也很难持久。国际和谐政治生态的主张,能够使中国在世界树立起一个讲道义的大国形象,它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可以避免“冰战”时代的大规模热战冲突爆发。

  构建国际和谐政治生态应当坚持四项原则,即政治上相互尊重,在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坚持主权平等,共同推进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中心作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经济上加强合作,建立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在互利互惠、取长补短中实现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开放包容,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发展繁荣;安全上增强互信,树立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稳定,共同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继续奉行韬光养晦策略,增强国家竞争力。“弱国无政治”,“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些真理性的名言,中国人民是深有体验的。在“冰战”时代的今天,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这些名言更加具有醒世作用。一个国家能否在“冰战”时代的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等某一单方面的力量,更在于它所具有的综合国力,即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冰战”时代是一个赢家通吃的世界,强国、赢家左右着世界经济的格局,他们发起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运动,实质上是要求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无遮无拦地撤除对资本、物质、市场和人员流动的一切限制和障碍,为那些张开血盆大口贪婪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机资本在民族国家毫无提防的环境下进行驱利活动。因此,中国一定要认清“冰战”时代的本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按照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权衡利弊,切忌在市场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毫无保留地拱手将一切管制权力交给那些貌似公允的全球化“经理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估计,GDP达到6.5万亿美元。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了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跨过了小康门槛,2020年综合国力将跻身世界三强,到2050年左右,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中国带来的边际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软实力正在悄然崛起,中国一方面高度融入世界体系,接受现存体系的规则;另一方面,中国根据自己的能力静悄悄地发展出了和美国不同的软实力,即业已形成的中国国际行为模式:多边主义把中国的影响带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多边主义的核心是经济外交,正是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构成了中国多边主义的发展动力。同时,中国将睦邻友邦政策深深地寓于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之中,多边主义又为睦邻友邦政策提供了一种制度机制和保障,而经济外交则成了实现“安邻”和“富邦”的方式。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等正有效保障着中国的和平崛起。

  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对于美、日、俄、德、法、英六国来还很弱,中国的综合国力值仅有美国的25%,为英、法、德的50%,俄罗斯的2/3。再加上在当今“冰战”的世界中,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更多的体现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需求,西方大国不会让中国自动享有的机制权益,甚至可能千方百计把中国排斥在利益安排之外,以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中国应该要很好地给自己定位,建立起开放的、国际化的、健康的国民心态,以平常心、进取心、包容心、自信心、责任心的大国心态,既不盲目崇洋、崇西,又不采取狭隘的、激进的排外民族主义;既不盲目尊大,又不妄自菲薄,而是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韬光养晦,努力进取,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

  唐任伍,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