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安倍:鹰派还是鸽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04 国际在线

  区分个人信仰与国家利益

  东京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亚洲问题研究教授杰夫?金斯顿(Jeff Kingston)表示:“他令人感到惊喜。对于他能对中国和韩国的善意如此迅速地做出回应,我原本不抱很大希望。但他表现得像一位坚定的领导人,帮助设定了一个更好的基调。他这个月做得不错。”了解安倍的政治评论家三宅久之(Hisayuki Miyake)表示:“作为国家的代表,安倍
认为自己不应把个人信仰和国家利益混为一谈。因此,他在这方面比小泉更为灵活。”

  至少迄今为止,在外交方面,对于安倍而言,形势好得不能再好。国内方面的进展没这么大,但这位新领导人做得也相当好。

  安倍的一大任务,是使选民相信,他能够解决日本严重的财政问题,同时不会采取不受欢迎的政治路径,如提高消费税。这关系到明年夏季上院选举的成败,其结果可能决定:安倍是提早离任、还是能有像小泉一样长的任期。

  15年来状态最佳的经济

  在这方面,小泉留下的不只是与邻国的糟糕关系,还有更为积极的东西。他给继任者留下了15年来状态最佳的日本经济。日本经济目前处于复苏的第5年,人们认为,在未来几年它将能够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与低迷的90年代相比,这确实是一种繁荣。

  在批评人士看来,这种大好形势给安倍提供了一个拖延的借口,尤其是在解决日本巨额债务的问题上——日本债务水平高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2%,在发达国家中居于首位。的确,安倍已明确表示,在明年选举之前不会上调消费税。目前,日本消费税税率仅为5%。

  没什么人怀疑,在那之后,政府将作出一系列严峻的政策选择。日本政府必须在促进增长、提高税收与削减支出以改善财政状况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老龄化人口结构的不利影响使日本财政状况日渐受到侵蚀。

  倾向于“低税收、低福利”

  本周,安倍不愿就他认为有关财政重建的辩论正向什么方向发展表态,不过,他的评述表明,他更倾向于“低税收、低福利”模式,而不是战后日本通常采取的模式。

  他表示:“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控制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成本,我认为,还有很多方法可供使用。同时,在公众对税收负担的理解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做些工作,或许应该要求他们缴纳(更多的)社保费用,并在他们接受服务时实行‘窗口付费’。 ”

  东京大学教授、安倍手下强大的经济委员会私人部门成员伊藤孝俊(Takatoshi Ito)说,新首相采取的“观望”策略是有道理的。他表示,在目前还能够通过从经济周期获益来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匆忙提高税率是愚蠢的做法。

  “让改革火炬长燃”

  伊藤教授表示,曾向日本议会表示将“让改革火炬长燃”的安倍,目前正悄悄采取一些进一步放松对经济管制及限制公共支出的措施。例如,尽管日本国内存在对不平等现象加剧的担忧,但首相正推动进一步放松劳动法规,降低企业雇佣兼职工人的难度。他还在考虑削减公司税。

  此外,安倍领导下的经济委员会还提出,取消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担保。此举可能极大地遏制公共支出。

  与此同时,这使得安倍寄希望于经济持续增长,以确保外界对本届政府的满意度保持到明年夏季关键的选举期。在这方面,他一定程度上要依赖日本央行,对他来说,央行对加息过于热心了一点。

  今年7月,日本央行无视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安倍发出的严厉警告(他警告称日本尚未摆脱通缩),六年来首次将利率上调至0.25%。同时,即使因为油价继续下落,总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回落到负值,日本央行仍未排除今年再度加息的可能性。

  但安倍本周的评论相当收敛。他强调,央行是一家独立机构,在货币政策事务上拥有唯一的决定权。

  致力告别通缩

  他表示:“摆脱通缩是政府和央行共同的目标。同时我们认为,不幸的是,我们尚未实现通过增长告别通缩的目标。因此我们希望,央行能够通过其货币政策,支持日本经济的发展。”

  但安倍不会采取任何强迫的做法。当被问及他是否将寻求央行的正式承诺(比如将通胀目标定在1%)时,他坚决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表示:“这不在我的考虑之中。”显然,安倍并不仅仅只想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树立通情达理的温和派形象。

  来源:光明观察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