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非关系五十年启示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10:48 新华网

  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一条平等互利的主线贯穿始终。

  

中非关系五十年启示录

  11月5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宣读仪式。这是宣读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和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
委员会主席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首脑外交奠定中非关系的基础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了非洲10国,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周总理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援外八项原则,为中非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主席、总理和高层领导人多次访非。胡锦涛主席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访问非洲。温家宝总理也在今年访问了非洲。国家主席和总理同一年访问非洲,在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在非洲方面,2004年以来有22位总统、7位总理或首相、5位副总统先后访华。这些访问增进了中非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推动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是首脑外交的新形式。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和总理及非洲4国的总统和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并发表讲话;14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44个国家的88位部长参加了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更是吸引了非洲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规模空前。

  首脑外交对中非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既表现了建立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努力,又增进了友谊,促进了贸易往来。更重要的是,首脑外交体现了平等观念。

  平等观念是中非关系的灵魂

  中非之间的平等关系可谓国际关系的楷模。平等意味着尊重主权、互利合作、磋商协调。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内政,中非合作提出的互利双赢及磋商机制是平等观的表现。

  平等观还表现为一种自律。中国对外援助工作八项原则明确规定:不将援助看作单方面的赐予,援助是相互的;中国援助专家与受援国专家享受同等待遇。1964年,毛主席在接见亚非朋友时表示:“我们之间相互平等,讲真话,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一点,当年如此,现在亦如此。赞比亚总统曾将中非关系定义为“全天候的朋友”关系。江泽民访非时借用这一称呼,希望巩固双方的平等关系。在援外问题上,是以援助者或施舍者的身份自居,还是以平等身份相待,这是中国与西方在援外问题上的根本区别。今年初发表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提出的政治上平等互信也体现了这种平等观。

  互利双赢是中非关系的实质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非双方互相支持。中国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和安理会改革等问题上支持非洲,非洲在人权和台湾等问题上支持中国。

  在经济领域,中非经济合作互利表现在经贸交往、技术援助、人才培训、减免债务方面。以中非贸易为例,数据显示,中非之间的贸易额2000年是106亿美元,2003年达到185.5亿美元,2005年接近400亿美元,估计今年将超过500亿美元。

  中非合作目的之一是提高非洲自身发展能力。中国对190种商品免税,给予17个非洲国家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地位,并就出口纺织品限额进行磋商,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温总理访非提出的对非经贸关系三个着力点也表现了互利双赢原则。

  安哥拉总统多斯桑多斯曾表示:“我们热情赞扬中国对安哥拉的务实态度,这使我们能加快国家的重建。”安哥拉总统的这一态度颇具代表性。

  规范机制是中非关系持续发展的保证

  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致函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及有关非洲国家元首,正式提出中非合作论坛的设想。在各方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于2000年召开,有力推动了双方的合作。

  以此为起点,中非合作走上机制化、规范化的道路。2002年4月,《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程序》正式生效,保证了论坛机制规范化。2003年的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对双方未来3年合作进行了规划。中国对非援助工作也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中国商务部制定了各种法令以促进对非经贸活动的规范化,还适时发布有关指导性文件,使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达到双赢。中国每年在非洲举办商品展销会,派遣贸易团组出访,邀请非洲经贸代表团来华,并在非洲设立11个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以方便双方经贸业务。(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李安山 编辑:赵利根)

  

中非关系五十年启示录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