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分析:日本防卫厅升格的潜在质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5:5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9日电 在日本众议院临时国会开始审议“防卫省法案”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29日在日本海上自卫队阅兵式上表示,日本将进一步推动防卫厅升格为“省”,并使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等成为自卫队的分内任务。《瞭望新闻周刊》载文指出,日本防卫厅升格“防卫省”问题由来已久,其涉及日本国家组织架构、自卫队职能重新定位等重大现实问题,关乎日本的政治、安全的发展走向。安倍的表态可能加快这一进程。

  文章称,日本防卫厅自1954年成立以来,一直在争取升格为“省”。有关法案曾在1964年获得内阁会议通过,但因故未能提交国会审议。2001年,日本政府实行府厅缩编改革计划时,一些主张设立防卫省的自民党众议员成立“推进设置防卫省议员联盟”。2005年底,日本防卫厅成立专门小组,加紧筹备防卫厅升格防卫省的法律准备工作。今年5月,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防卫厅设置法修正案》,对现行组织机构进行全面调整,增设装备本部。6月,日本政府决定向国会正式提交防卫厅升格相关法案。

  文章指出,若防卫厅升格“防卫省”实现,其职能性质和权限将得到很大改变。首先,防卫厅将可能从内阁府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省”,并具有与外务省等中央各省相同的地位和职能;其次,首相将会移交向美军提供物品等相关权限给新设的“防卫大臣”;再次,“防卫省”及防卫大臣将和其他省级大臣一样,具有就国防等问题提议召集内阁会议、制订法律、直接向负责预算的财务大臣提出拨款要求等权限。

  日本部分媒体指出,日本的防卫部门长期保持“厅”的级别,是与和平宪法相适应的,而防卫省相关法案的提出,有可能会改变日本和平国家的组织架构。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因为,在日本“总体保守化”的政治环境下,和平主义日渐衰弱,日本各主要政党的“防卫”理念趋同,特别是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强调:“通过将防卫厅变为省,可以强化作为国家根本的安全保障和危机管理体制。”这样移花接木的“政治宣传”,加大了防卫省相关法案在日本国会(众议院)审议通过的可能性。若该法案获得通过,将是日本国家“组织架构”的显著突破,也是自民党保守主义执政理念日渐强化的具体表现。

  文章认为,从防卫厅到“防卫省”的体制之变,将直接促进自卫队的角色转变。“911”后,日本政府借机制定一系列“海外派兵”的法案,以支援美国全球范围的“反恐”行动。2001年10月,小泉内阁通过《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并提交日本议会通过。该法案突破了《周边事态法》中自卫队对美支援的区域在“周边地区”的限制,甚至还允许在有关国家“同意”或在“非战斗地区”的前提下,自卫队可在外国领土上开展活动,进一步扩大自卫队的活动范围。该法案是二战后日本在海外派兵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开辟了战时派遣自卫队的先例。

  2002年4月,日本小泉内阁通过了包括《自卫队法修正案》、《武力攻击事态法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在内的所谓“有事立法”三大相关法案,并提交国会通过。该相关法案在实现首相权限扩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卫队海外行使武力的职能。

  今年6月9日,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的“防卫省法案”表明,出兵海外作为自卫队的主要任务与保卫日本同等重要。并将进一步修改《自卫队法》,将自卫队的国际紧急援助、联合国维和行动、周边事态的后方支援、反恐行动等“海外活动”,从“附则”纳入到自卫队“本来任务”的范畴之内,内容涵盖PKO法、周边事态法、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以及伊拉克特别措施法等等。这将彻底改变日本的安全战略,使日本自卫队的触角延伸到本岛“防卫圈”以外。尤其是近来“朝核危机”等势态的扩大,必将导致自卫队的“防卫职能”发生重大变化。“防卫省法案”关于自卫队“本来任务”的修改,表明日本政府是想借此消除“海外派兵”的种种限制,进一步为自卫队“解套”,进而重新定位自卫队在日本“普通国家化”进程中的作用。

  文章还指出,“防卫省法案”将会提速日本所谓的“修宪”进程。目前,日本保守政党已经取得掌控国会的主导权,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恢复日本因二战战败失去的部分“国家对外职能”。执政的自民党正在通过国会,不断将其保守主义纲领和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法律。“防卫省法案”是日本政府重新定位自卫队职能,使其向“军队”角色转变的战略构想。该法案一旦通过,和平宪法“第九条”将会动摇。日本拥有正式军队、步入政治军事大国行列也许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吕耀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