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应该管好省部级高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1:3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今年8月,中共第14任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对媒体这样评价“官多为患”。

  由于评论者独特的身份,这一新闻立即引起舆论关切,也让一向低调的张全景成为新闻人物。

  从今年7月至今,在北京灵镜胡同的张全景办公室、木樨地的张全景住所,《南方周末》记者先后4次专访张全景。

  几十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使这位被称作“吏部尚书”的人练就了出言稳重、点到为止的言说风格。

  近期,“党委‘减副’”成为热门话题,按照决策层的要求,新一轮地方换届中,部分省市党委形成“一正二副”模式。省委班子中有一个书记,两个副书记,一个副书记做省长,一个副书记管党务,副省长兼党委常委。

  事实上,这一改革可以追溯到张全景任中组部部长时,当时他曾向更高层提出“高度兼职,减少领导职数”的建议。省委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体制,一定程度上源于张全景的建议。

  记者:这么改是不是又回到党政合一了?

  张全景:不是。交叉兼职是为了实现领导班子的精干高效,和谐协调。党委常委与政府交叉兼职的只有三四人,党委不会包揽政府工作。

  张全景在任时,还提出省长要兼政协主席,当时,他主张狠压党内领导职务的数量,否则“领导人往那儿一站,就是一个‘排’”。

  记者:“官多为患”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有人说你在任的时候为什么不说?

  张全景:我在任的时候就讲过多次,也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大。媒体上也没有报道。近几年,我就这个问题多次调查研究,听取了很多同志的意见。

  其实,对领导职数的限制是有规定的,但官员数量又是一步步膨胀起来的,一个新工作就来一个人,慢慢地,官就多了起来。

  记者:官多是不是腐败造成的?

  张全景:有些人说官越多越好,要不上哪儿赚钱去,这是气话,其实根本不是卖官因素造成的,也有照顾平衡的考虑。

  记者:您认为一个省究竟要有多少个副职合适?

  张全景:反正一个省、市四五十个省市级干部,一个县三四十个县级干部、一个部门副职十几个是不行的。

  要下决心“减副”,也不要配那么多非领导职务的虚职,真正做到精干高效。领导职数少了,要发挥部门作用,领导干部职数少了,提拔干部会减少,但从多做实际工作考虑,是有利于提高干部实际水平和能力的。

  记者:您曾建议省委书记要兼人大主任,是不是也是这种考虑?

  张全景:是的,一是减少领导职数,二是便于协调。

  1999年开始,中共各省市党委书记开始担任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此一机制已实施7年,张全景也是第一个公开评论这一机制的部级官员。

  记者:这样会不会削弱人大的监督?

  张全景:不会。党委书记兼人大主任也是按照宪法和组织法规定办事的。这样兼职,党委的意图可直接转化到人大,人大的意见可以直接反馈到党委,有利于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现在包括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都是中央向全国人大推荐的,省里面也是这样的,人大副主任、整个常委班子都是地方党委向人大主席团推荐的,人大也有否决的先例,省委推荐的厅长,人大也有不少否决的。

  组织部在走出“神秘”

  中共领导国家,就是通过组织系统任命考察一批批的干部,从而实现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和管理。

  记者:能不能这么说,党的领导就是通过组织部门渗透到各个系统中?

  张全景: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是很重要的方面。建国以后,组织系统没有涉及不到的部门,战线非常广,每个部门的干部都是党委管的干部。

  记者:组织部为什么会给人一种神秘感?

  张全景:其实组织工作并不神秘,但又有一定的机密性。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工作性质、工作方法的原因。

  记者:是不是也有保密问题?

  张全景:也有。例如,某些党员干部的特殊情况,正在酝酿尚未决定的人事任免,酝酿讨论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意见,以及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情况仍需保密,这与扩大用人上的民主、党务公开等并不矛盾。

  其实,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即使昔日“神秘”的组织系统,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出现去除神秘化的迹象。

  记者:你在位的时候有没有进行这样的努力?

  张全景:多年来,我们一直很重视组织工作的宣传。

  其实接触媒体的工作早就在搞。一次开会,新华社的一个同志说,“组织工作需要宣传,宣传工作需要组织”,这个概括很好。

  位高权重更要秉持公心

  中国人提起组织部,除了想到“神秘”外,还会想到组织部拥有巨大的权力。

  1994年10月,张全景开始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有人和他开玩笑,组织部部长就是过去的吏部尚书,吏部是六部之首。

  记者:组织部在中共党内权力非常大,是否如此?

  张全景:组织部虽有权力,但不是非常之大,而且得罪人的事情不少,被人误解的时候不少。

  凡是做过组织工作的人都会有不少难言之隐。组织部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职权,只能是出于公心,而不能“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滥用职权就会掉进泥坑火塘。

  记者:“党管干部”为什么会变成“一把手”管干部?

  张全景:现在有些地方确实存在个人说了算的问题,这是不正常的,是需要纠正的问题。

  记者:选好一个组织部长是非常重要的吧?

  张全景:是啊。作为一个组织部部长,首先,政治上必须是坚定的,要坚持党性原则,要有正派的作风,要出于公心去工作。现在,组织部长贪污受贿的也有啊,不过是极个别的。

  确如张全景所说,正因组织部部长掌握着重要的人事任免权,往往是跑官者最想突破的环节,更容易被腐蚀,近年来,组织部长腐败现象已非个案。

  如何管理和任命高级干部

  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还有一个特别原则:“党管干部”,组织部的工作直接体现“党管干部”。

  记者:总书记和总理都说过,要继续扩大民主选举范围,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会和党管干部有矛盾?

  张全景:不矛盾,一方面选举都是按照党制定的干部路线、政策、标准选人;二是重要岗位的候选人都是各级党委向人大主席团推荐,这就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与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统一和结合的。即使直接选举,也是按照党的干部标准来直选,所以并不矛盾。

  记者:那中组部具体做什么工作?

  张全景:一是制定宏观的干部政策、干部制度,另一个是对具体的干部进行管理。

  记者:所谓“中管干部”是不是由中央组织部管理的干部,都是副部级以上?

  张全景:“中管干部”就是中央管理的干部,并不是中组部管理,但中组部可提意见,并承担任免的各项具体工作,最后由中央决定。副省部级干部由中央常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省部级正职中央常委讨论后,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管干部”大多是副部级以上干部,但并非都是副部级干部,因为管的是班子,班子成员不完全是副部级。还有些干部列入中央管理,但不一定是副部级。

  记者:这么多干部,中央怎么管?

  张全景:考察了解、培养教育、选拔监督都是中央管。在地方工作的“中管干部”,地方党委还要协助管。

  记者:会不会出现中央管不过来,地方又管不了的问题?

  张全景:改革干部制度以来,把下管二级改为下管一级,管理人数少了,从总体上看是合适的。但也要突出重点。我1993年提出,中央管地方干部,着力管好两个“30”:30个省委书记、30个省长。无论是用人也好,其他事情也好,“一把手”的作用太大。选好、管好“一把手”,好多事情就可以办好,很多问题都出在“一把手”上。

  记者:那你怎么评价当前考察干部的方式?

  张全景:各级组织部门,除去个别的受贿、卖官的,也不想用错干部。很多时候是考察不清,发现不出来。像贵州的刘方仁、黑龙江的韩桂芝,过去就没有考察出来。

  不能像现在这样临时考察,一次派很多人下去。我建议加强经常性考察,结合中心工作进行考察,有时临时性考察还是发现不了问题。

  记者:中组部下去考察干部都找什么人谈话?

  张全景:现在考察一个副省长,一般找厅局干部谈,而当地关系也复杂,敢说真话的人少了,考察工作进行起来很困难。实践证明,这种考察方式需要改进。现行干部任用标准也应与时俱进。

  如何监督党委书记

  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地方党委书记是地方的“一把手”,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张全景几乎和所有省市的“一把手”接触过。

  记者:“一把手”为什么难监督?

  张全景: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凌驾于所有之上,这不正常。毛主席说过,“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但这只是一个比方,不应该像军队上的班长和士兵一样。现实中,有些人把“只是个比方”去掉了。

  记者:现在“一把手”违纪违法的不少,怎么监督最有效?

  张全景:党内监督最有效的办法是民主,一是党内民主,二是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搞好了,大家都敢讲话,敢于指出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过错,很多人就可以少犯错误。

  记者:有人曾提出“谁来监督省委书记”的命题,你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吗?

  张全景:这个问题提得可以啊,实际上就是谁来监督“一把手”的问题。原则上讲,群众可以监督嘛,省委党组也可以监督啊,按照党章,领导干部要参加民主生活会的,那党委本身可以监督他嘛,基层支部也可以监督他嘛。问题是执行得不好,不去监督,一团和气,不提意见,不敢提,我看,这是敢不敢的问题。

  个别地方跑官要官这么厉害,最近郴州不就出了事吗,一个班子成员连点蛛丝马迹都看不出来?

  跑官要官之风起于何时

  湖南郴州腐败案震动全国,其中,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就是这个案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类似案件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杀人谋官。当第一次看到“二把手”杀害“一把手”的新闻时,张全景“想也不敢想”。

  记者:跑要买卖(官)的原因何在?

  张全景:心理上不平衡是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待遇不平衡。职务不一样,看病不一样,工资不一样,住房不一样,坐车不一样,配备工作人员不一样。过去是限制这个东西的,现在思想观念不一样,有的人官本位强调得太厉害了。

  确实,世事变迁使干部价值观发生巨变,一方面,干部队伍思想更加解放,另一方面也给组织人事工作造成了很大冲击。

  记者:是不是该多发挥媒体的作用?

  张全景:舆论监督也很重要。1989年9月我在中央党校学习,针对舆论监督说了四句话:强调舆论引导,也要引导舆论;强调舆论监督,也要监督舆论。舆论向哪儿引导,这不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吗?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这次六中全会,中央还特别讲到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记者:要是舆论监督的客体和监督舆论的主体是一个人,怎么办?

  张全景:不可能是一个人,实际上监督和监督对象的背后都是党的领导,舆论战线也是归党来领导嘛。如果监督对象要插手舆论监督,就要斗争,过去我们党和反动派做斗争是不要命的,现在和丑恶现象做斗争也要有这个精神。

  对共产党有信心

  对当下中国,张全景充满信心,但也有焦虑和担忧,其中党内腐败问题尤其让他担忧。

  张全景:咱们党一贯是很清廉的。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年里,省部级干部贪污腐败的,我的印象里一个也没有。

  当下腐败严重,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追求个人利益,另外,相关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原因之一。

  张全景一边说,一边掏出自己的会议记录本,指着上面的一页让记者看:党内腐败的,1992年10月至2002年11月,全国纪委检查机关立案的有166万余件,结案的158万件,给予各种党政纪处分的159万人,其中县级干部51917人,厅局级干部4000多,省部级干部123人。

  在张全景看来,反腐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但他反复强调,看形势要全面,要看到成绩是主要的,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赵蕾 郑焰

  据《南方周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