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中期选举结束 两党新的博弈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19:16 国际在线

  新华网华盛顿11月12日电(记者 潘云召):日前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以民主党战胜共和党而告结束。民主党在时隔12年后重新夺回国会参众两院控制权,改变了近年共和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政治格局,对美国未来两年政局走向无疑将产生持久而重要的影响。随着中期选举尘埃落定,在美国政坛上,国会与白宫、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新一轮博弈即将开始。

  白宫面临国会更多监督

  7日的选举结束后,布什和民主党领导人均表达了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国家面临挑战的意愿。不过,表面上的和解,并不能消除白宫与民主党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分歧。初期的合作意愿可能因彼此分歧而面临挑战。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10日在与布什会谈后表示,近年来国会根本就没有对政府实施监督。新一届国会明年初开始工作后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恢复对政府监督,而伊拉克问题是重点之一。有望担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的民主党参议员拜登也表示,新一届国会将举行更多听证会,要求政府对有关政策进行解释,以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据此间权威人士分析,民主党控制下的国会可能进行调查或举行听证的问题包括国内秘密窃听事件、伊战前情报、政府在飓风灾难中救援不力等。

  正是因为意识到民主党控制的下一届国会将会对白宫产生更大牵制,布什9日在召开内阁会议后发表讲话,呼吁由共和党控制的本届国会在任期结束前两个月内,批准博尔顿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和盖茨担任国防部长的提名,并通过授权政府在国内对国际通信进行窃听的法案。

  布什曾于2005年3月提名博尔顿担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但因遭到民主党的阻挠,这一提名未能获得参议院批准。2005年8月,布什在国会休假之际,利用总统权力任命博尔顿担任这一职务,但有效期到新一届国会于2007年初开始工作时就将结束。此外,国会众议院虽已通过了有关法案,允许国家安全局不需获特别法庭许可就能对恐怖嫌疑分子的国际通信进行窃听,但这一法案未能在参议院通过。一些民主党议员已表示,新一届国会开始工作后,他们将推动相关立法,限制或禁止未经特别法庭许可的窃听。

  两党共同点与不同点

  曾担任国会众议院议长的前共和党议员金里奇认为,白宫与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完全有可能进行跨党派合作,但双方能够找到共同点的议题有限。

  美国媒体认为,在下一届国会中,在通过提高最低工资、允许政府与药商直接谈判以降低医保开支,制订能源和移民政策等问题上,民主党将寻求与共和党合作,通过相关立法。特别是在移民政策改革方面,布什政府的观点与国会民主党议员的观点更为接近,新国会有望通过加强边境管理的法案。此外,在增加对基础性科研的拨款、通过替代性能源法案方面,双方也有共同点。

  在减税、社会保障改革等议题上,布什政府将继续遇到来自民主党的阻力,在调整伊拉克政策方面也面临着来自民主党的更大压力。白宫希望过去几年来通过的减税措施能够延长或永久化,但民主党反对减税。新一届国会还可能再次提出今年被布什否决的有关干细胞研究的法案,要求增加政府对干细胞研究的资金投入。

  此外,国会参议院对布什提名的联邦法官人选的审查将会更为严格。

  调整伊拉克政策势在必行

  此间媒体评论指出,共和党在选举中失利,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不顺有关。过去两年来,布什总统一再声称他在伊拉克问题上将“坚持到底”,但中期选举后的种种迹象显示,布什政府将对伊拉克政策进行调整。

  最明显的迹象是选举结束的第二天,布什突然宣布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辞职,并提名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盖茨担任这一职务。拉姆斯菲尔德是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在伊拉克问题上一直持强硬态度。他的下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布什已认识到现行的伊拉克政策不得人心。

  此外,布什将于下周与负责评估伊拉克政策的“伊拉克研究小组”见面,而该小组预计将于12月就调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提出建议。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拉姆斯菲尔德下台,“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建议,布什政府可以顺理成章地调整伊拉克政策。《纽约时报》报道说,盖茨曾强烈批评过布什的伊拉克政策,而布什本人了解盖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观点。

  随着中期选举结束,2008年的总统大选实际上已经悄悄地拉开了帷幕。布什政府能否在任期的最后两年有所作为,民主党能否做出一些成绩,给选民一个交待,从而为两年后的大选作一个铺垫,仍有待观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