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走南访北看越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0: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走南访北看越南
图为越南广宁省下龙湾迷人的景色。

  本报记者顾玉清摄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越南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国家。因此,走近越南,去感受她的海风椰影,去体味她的异国情调,去目睹她的发展变化,这无疑是一件让人心动的事。幸运的是,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一行,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河内举行之际,应邀于10月20日至30日,对越南进行了一次难忘
之旅。

  我们先从越南首都河内出发,一路向南,下岘港,到胡志明市,然后再经河内,乘车至北江省,最后抵达与中国接壤的谅山省,穿越远近闻名的友谊关回国。所到之处,越南朋友接待的热情,越南涌动的建设热潮,加上越南炎热的气候,使我们又一次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夏日。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濒临南海。领土面积为32.9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万。越南地形狭长,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仅为50公里。越南的山地占领土面积的3/4,但山中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越南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烟波浩渺的近海矿藏和水产资源得天独厚。所以,人们毫不夸张地将越南称为拥有“金山银海”的国家;由于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同样决定了这是一个风光无限、物产丰饶的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之地”和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如同给我们打开一条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我们在这样的国度里行走,目力所及,美不胜收,恰似在画中游也!

  河内意为被环抱在红河大堤之内,7世纪初建城于越北部的红河与墩河的交汇处。走进这座千年古城,人们会发现,一条条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古街坊,至今仍香火不断的文庙,富有历史意义的巴亭广场等,构成了它不朽的过去。而街头巷尾的霓虹灯、广告牌、宣传标语,人们打手机、骑摩托、上因特网,还有大型超市、休闲广场、玻璃幕墙,勾勒出了它今天的风景线。古老而又现代的河内已经装饰一新,张开双臂迎接APEC峰会的召开。岘港是越南最大的中部城市,也是一个海港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岘港就是越南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通过参观占族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我们就可想象到当时占婆国在这里创造的繁荣盛况。岘港城市不大但洁净亮丽。一座可收放的旋转式大桥飞架汉江之上,另一座大桥也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江面上客货轮穿梭、小机帆点点;沿江大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大江两岸花木扶疏,新老建筑比肩而立;一到晚上,江上江岸灯火通明,船身楼影交相辉映。胡志明市在越南统一前名为西贡市,法国人最初在这里登陆时,还是一个小渔村。如今,胡志明市已成为越南的贸易中心和经济增长龙头。繁华的市景,流动的时尚,高耸的楼宇,完全是一片国际大都市的气派。直插云天的大教堂的尖顶,市中心的骑士铜像,统一宫前笔直宽阔的林荫大道,再加上一拨接一拨的西方游客熙来攘往,多少让人领略到法国特有的浪漫遗风。

  在越南朋友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还从河内去了有中国桂林山水之美的广宁省的下龙湾,圆了“不到下龙湾,不算到越南”的心愿;从岘港南行30公里,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会安市古代中国人在那里建立的中国村落,从语言、习俗到四合院、亭台楼阁,都能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我们还意外惊喜地参观了岘港市的小河石头村,由不同质地的石头雕刻成的大大小小、内容多样、形状各异的石头艺术品,摆满了街道、商店,甚至整个山坳。置身其间,有如进入了一块艺术圣地,让人叹为观止。在胡志明市访问期间,我们下到工厂、农村,参观了车间,走访了农户;一路北上,在北江,我们与当地官员进行了轻松热烈的餐叙交流。在谅山和广西交界的友谊关,我们与越南朋友握手惜别,依依不舍……

  踏访了越南的山山水水,参观了越南的方方面面,感触和感叹良多,但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经过20年革新开放越南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国上下发生的惊人变化。根据越南计划投资部副部长高曰生和越南驻华大使陈文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介绍,20年来,越南经济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91—2000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一倍。1991—2005年,越南连续15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5%。越南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5%—8%,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0年前翻一番,人均GDP将从目前的650美元增加到1050—1100美元。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越南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越南速度”的带动下,越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南朋友告诉我们,在过去的5年中,越南固定电话和手机用户分别以年均44%和63%的速度增长。在越南的一些大城市,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拥有摩托车。每逢上下班,摩托车洪流浩浩荡荡,场面极为壮观。特别让人羡慕的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许多人家盖起了小洋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儿,人们的自信和微笑写在脸上。

  越南,这是一块经济腾飞的热土,这是一个吸引世界眼球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

本报记者 顾玉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