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6000人齐聚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直面气候变化这一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环境威胁之一,共商应对策略 世界全力化解气候变化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9:18 中国环境报

  据新华社综合消息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环境灾难——这一串词汇所构成的逻辑关联把世界关注的目光投向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因为在这里,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于11月6日开幕,包括130名各国环境部长在内的超过60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如何应对一系列涉及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这一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大会将于11月17日结束。

  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后京都”问题,即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大会期间还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COP12)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COP/MOP2)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会议。

  大会主席、肯尼亚环境部长基布瓦纳在开幕式上说,气候变化正迅速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全球变暖将威胁全球最贫困人口,特别是非洲最贫穷人口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他呼吁与会缔约方共同努力,确保在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实际行动。

  截至2004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排放量比1990年上升了15.8%。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将损害美国经济发展。

  数千人游行呼吁关注气候变化

  大约3000名肯尼亚社会各界和来自世界多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11月11日走上内罗毕街头,通过游行的方式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对全球特别是对非洲造成的重大影响。

  游行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内罗毕召开之际进行。游行组织者之一的莎朗·洛丽曼塔说,世界各国的政府必须听到老百姓的声音,及时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一群身着传统服装的马赛人在游行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马赛人约瑟夫·奥利弗莱告诉记者:“我们马赛人是游牧民族,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5年以前,我们生活的地方雨水充足,但现在干旱却越来越严重。”他说:“由于干旱,孩子们要花很多时间到处找水,这让他们根本无法继续上学,汽车污染了空气,干旱的大地裂开了,我们的牛死了,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当地一位名叫史蒂芬·安特列的小学老师手拄双拐蹒跚地走在游行队伍当中。他对记者说:“树木、水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很多资源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疾病,有些甚至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大气污染使空气不再新鲜。”

  非洲气候网络执行主任格雷丝·阿库穆表示:“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非洲人的生活。干旱导致牲畜大批死亡,疟疾被传播到了高原地区,洪水冲垮了基础设施。我们呼吁各界尽快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

  气候大会四大关键词

  截至11月12日,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程已过半。会议期间频繁出现的以下这些热门词汇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会议的内容,并能感受到会议传出的信息——“人类必须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这就提出了适应的问题。如何适应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气候,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气候变化伤害的重要方面。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广生说,所谓适应,就是采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如增高防洪堤坝、改良农作物品种等都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在本次大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发达国家达成协议,建立“适应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非洲本次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首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举行,气候变化与非洲的关系自然成为大会热门话题之一。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表报告指出,非洲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比想象中更加脆弱。

  美国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国家总量和人均来看都是全球最高的。因此,美国是否批准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令人失望的是,在本届大会开幕之初,美国谈判代表阿朗·沃森就表示,美国在《京都议定书》上的立场在布什总统任期结束前不会有任何改变。

  “后京都”“后京都”问题,即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议题。与会人士透露,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磋商还仅仅停留在技术性讨论和各方交流立场、观点的阶段。

  气候变化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最新公布的科学调查报告显示,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突出。英国灾难紧急救援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蒂尔基金会近日发表一份报告说,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两亿。

  报告主要撰写人、英国气候学家约翰·霍顿说,科学家预计,随着气候变化,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将会愈发干燥,而世界另外一些地方则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洪水泛滥的情况。

  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少,影响了山体附近河流的水源补给,并对农业产生了重大冲击。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被迫迁徙到远处寻找水源,有的甚至为争夺水和土地而发生了流血冲突。

  英国政府首席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负责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

  联合国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全球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2004年创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马克·奥利韦11月3日在日内瓦说,2005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尽管让人忧心的环境问题不少,但也有让人感到欣慰的好消息。联合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虽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提高,但工业化国家2004年每生产1美元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1990年下降了28%,这说明与过去相比,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有所减少。

  新闻链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截至目前,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制定的,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日本削减6%。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