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韩国建设部长官秋秉直因房价过高辞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9:28 南方新闻网
韩国建设部长官秋秉直因房价过高辞职(图)

韩国建设交通部长官秋秉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韩国建设部长官秋秉直因房价过高辞职(图)

首席宣传秘书李百万


韩国建设部长官秋秉直因房价过高辞职(图)

经济辅佐官丁文秀


韩国建设部长官秋秉直因房价过高辞职(图)

在韩国首尔,有房的单身男子会受到女性的集中关注。漫画转自《朝鲜日报》


  近来,国内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现象引来外界高度关注。其实,一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韩国政府。尽管最近韩国总统卢武铉大力抑制房价,但种种努力收效不大。相关专家警告说,韩国政府需与“房地产势力”长期斗争。

  本报综合报道 韩国总统府昨天宣布,建设交通部长官秋秉直、青瓦台宣传首席秘书李百万和青瓦台经济辅佐官丁文秀,为了对日前发生的房地产政策失败产生的争议负责,昨天
上午向卢武铉总统呈递了辞呈。

  政府官员“逆市”豪赌

  青瓦台发言人尹太瀛昨天下午在记者会上宣布,由于秋秉直和丁文秀分别是在内阁和青瓦台内主导房地产政策立案的官员,虽然此次是由他们主动请辞的,但实际上却是因政策失败问责性撤职。卢武铉总统即将提名有关后继人选。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建设交通部长官秋秉直在公布新城市建设计划的过程中,未与有关机关妥善协商便匆忙公布,引发房地产市场混乱;经济辅佐官丁文秀总管青瓦台的房地产政策,最近公然宣称“我不是房地产专家”;青瓦台宣传首席秘书李百万在青瓦台网站上上传了“现在买房将来会吃大亏”的文章,文章说:“想买房的百姓再等一阵儿。房价暴涨要怪一些建筑商、一些金融机关、一些房地产中介商和一些媒体。”他的言论引发了不少平民的愤怒,韩国政坛人士批判其“根本就不知体恤老百姓的情绪”。

  《韩国日报》13日发表社论,称李百万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在政府呼吁国民相信政府政策时,他与政府政策相反行事,从银行贷巨款购入房产而尝到甜头。

  “富人税”管不住富人

  最近韩国房地产炒得相当火热,房价被炒得非常高。韩国政府对全国5万-10万名拥有大量房地产的富裕阶层征收“综合房地产税”。从2005年开始,出售第二套以上房产的卖主需交纳30%的资本收益税,2007年起这一税率将提高到60%。

  韩国政府此举本来是想使房产投机无利可图,但“富人税”没能抑制住房地产投机行为。(棕合)

  韩国女性择偶观变了“有房就一切OK”

  本报综合报道 “我在江南有所房子。”一名29岁韩国上班族(男)相亲时,一开口就说这句话。这位男性年薪低,工作也不是很好。对方金其善说:“起初认为没什么嘛,年轻人真倒霉……”但朋友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她称:“朋友们都说‘条件那么好,你就看一下好了’来推波助澜。人们说只要本人有房子,这就是择偶的最好条件。”

  上班族林某(男)在2000年继承了奶奶的位于首尔江南的一栋公寓。林某说:“在朋友们的聚会中,传出拥有价值6亿韩元的一栋公寓的消息之后,我受到了众女性的集中关注。”并解释说:“有个女性说‘如果拥有一栋江南的公寓,所有一切都可谅解’。”

  房地产狂潮正在改变韩国年轻人的社会形态。在结婚前先买房子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还产生了在结婚后也为了节省房钱而寄居在父母家中的“新袋鼠族”。

  在大企业工作的金某(31岁)最近干脆断绝了与朋友们的聚会,因为一个月的收入中有50万韩元要用来支付利息。从前,每周看一次音乐剧或电影,但最近一个月也看不了一次。与女朋友只在周末约会,而且尽量避免在外用餐,并只去价格低廉的地方。金某于2003年以1.48亿韩元购买了位于京畿道杨州的P公寓(33坪),其中有1亿韩元是贷款。金某最近因担心政府会上调贷款利率而寝食难安。(朴兰姬)(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8,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韩国 房价”的相关新闻
韩国媒体称中国房价暴涨 群众愤怒开始爆发 (2006-11-15)
韩国建设部长官秋秉直因房价过高辞职(图) (2006-11-15)
韩国用税收政策抑制房价 (2006-06-10)
韩国政府三剂猛药治理房地产泡沫 房价应调而落 (200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