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本动辄提核为哪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2:59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毛慧娟

  【话题】

  14日,日本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宪法允许日本拥有“最低限度的核武器”。近段时间以来,日本持核论升温,提出—被批判—再提出—再被批判,一时之间有关日本核武的
消息占据了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的关注焦点。

  “持核论”抬头

  反核思潮衰落

  若在过去,发表拥护“持核”的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很可能要引咎辞职或当众道歉,但此次中川逍遥无事表明,日本反核思潮已严重衰落,“持核论”正在稳步扩大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熙德

  政府纵容右翼生事

  朝鲜核试之后,麻生和中川昭一“一唱一和”,同台倡议“拥核论”,使之再度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法国历史学家Emmonuel Todd指出,麻生和中川的言论,不意味着鼓励拥核,而是希望日本读者用它进行一次“头脑体操”,从而改变民众想法。

  针对中川和麻生的言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边明确表示日本不寻求制造核武器,关于日本核政策的争论“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安倍却又称“不能封杀言论的自由”。日本四个在野党提出的罢免麻生的请求书也被安倍拒绝。安倍政府因此被指控纵容中川和麻生的发言,默许“持核论”继续升温。其实,在安倍还是小泉内阁的官房长官的时候,作为小泉的热门接班人,安倍是日本拥有核武器的坚定支持者。在2003年底,安倍和其他新当选的83名日本国会议员一起公开表态,称如果需要,日本应当发展核武器。加上安倍一直将推动日本大国化(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实现政治大国乃至军事大国的目标)作为施政重点,新华社分析认为,日本可能是在用“声东击西”策略,借核炒作,推动修宪、行使集体自卫权和扩大军力等军事扩张政策。

  另外,中川和麻生的言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一边宣称应该就日本是否应该拥有核武进行讨论,一边又表示遵守“无核三原则”。他们给出的说法是,是否允许拥有核武器和是否允许讨论这个问题是两回事。14日日本内阁的答辩书则打着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幌子,指出日本拥有核武器并不违反宪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对于这种文字游戏和暧昧战术要提高警惕,防止从言论开放到最后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朝野产生“核武温床”

  金熙德指出,从日本政府系统的研究报告和各界人士的讨论情况看,迄今为止反对“持核”的意见占了主流,但是长期以来,“持核论”在日本执政势力内部时不时出现。国防大学的专家葛立德指出,在日本政界,支持对外强硬的人数正在悄然增长。目前,决定日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众议院的480名议员中,有17%的人表示,日本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发展核武器。

  而在日本民间,作为唯一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日本人的反核情绪是既深又广,也正是日本人民强烈的反核心态奠定了“无核三原则”。不过,日本民间舆论在日本右翼长期的歪曲历史的“熏陶”下,加上战后日本新老交替,新生代的日本人对战争淡漠,开始寻求建立一个普通国家(实际上是政治大国的翻版)。而日本一些政治家要求甩开美国核保护伞,自己发展的主张也得到了很多日本中青年的认同,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国防大学专家葛立德撰文指出,在过去,任何议员或政府人士暗示要解除核禁令都会受到各界的严厉批判,被迫辞职。但现在的日本民众似乎“宽容”了很多,甚至还有人将这些人视为“民族英雄”。应当说,战后几十年,日本人对于核武器问题的认识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约束日本不进行核武装的是日本民众。如果这种约束力强大,部分政客的自我膨胀微不足道;但这种约束力一旦丧失,就可能出现政客野心大膨胀,甚至把日本引上危险的道路。

  有心有力没名分

  日本徘徊“核门槛”

  日本战后多届政府对于核武的秘密研究得出的结论惊人的一致:日本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拥有核武器,因为拥有核武器比没有核武器危险1000倍。

  ———《青年参考》

  复旦大学研究国际关系的知名学者沈丁立认为,日本离实际掌握核武器仅一纸之隔,但日本国内有强烈的反核武基础,日本可以借美国核武保障自身安全,所以日本目前没有必要做出拥有核武的政治决定。沈丁立指出,作为核受害国,日本防备再受同样灾难的想法十分正常,这也必然促使战后日本政府考虑发展核武以保安全。可是日本政府战后多次秘密评估是否发展核武器,得出的结论都是日本发展核武弊大于利。沈丁立指出,日本如果发展核武器,其一,会得罪盟国美国,可能会导致日美关系破裂、失去美国核保护伞;其二,在日本昔日对手都已经拥有核武或者核武能力的情况下,日本即使拥有核武也只能用作威慑。如果威慑失败,双方核对攻,那么国土小、人口多的日本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核对攻并不是日本的选择。

  金熙德研究员在谈及制约日本核武发展的因素时,除了提到日美关系的走向和日本国内因素制约外,还提到了国际环境的牵制:如果日本以“朝核”为由执意走向“持核”,以其巨大军事潜力、围绕侵略历史的现实矛盾以及对海外市场的高度依赖,势必陷于比朝鲜更严重的国际困境。

  所以,日本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的看法最为实际,久间表示,目前对于日本核武的讨论没有必要,“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美国的保护伞下,根据日美安保条约行事。”

  虽然各方面条件制约使得日本不敢明目张胆地研制核武,不过,国际危机组织(ICG)的一份报告在2005年的时候就指出,日本已具备在3个月的时间内开发核弹的能力。美国方面认为,日本库存的核武原料———钚已超过40吨。金熙德指出,早在二战时,日本就曾徘徊于“核门槛”。目前,日本具有世界一流的核能技术、世界最大的核原料储备以及世界一流的核弹头运载技术。(编者注:再者,日本拥有超强的计算机仿真核爆能力。俄罗斯军事专家比洛乌斯认为:“日本造出核武器后,即使不进行核试验,也能运用高速大规模电子计算机,在三维空间对核爆炸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显然,日本是否跨越“持核”门槛,问题并不在于其有无研制能力,而在于其有无这种战略意图。

  □相关新闻

  日本要重返

  军国主义教育?

  N冯武勇 新华社特稿

  日本国会众议院16日以多数赞成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以最大反对党民主党为首,日本4个在野党16日下午集体缺席投票。由于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众议院占据半数以上席位,教育基本法修正案被强行通过,并择日送交参议院表决。

  现行日本《教育基本法》(以下简称《教育法》)颁布于1947年。《教育法》以反省和清算军国主义教育为基础,与日本和平宪法一道,现行《教育法》是构建日本战后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

  但执政的自民党和日本政府近年努力推动修改《教育法》。这也是现任首相安倍重要施政理念,与修改和平宪法相提并论。安倍晋三15日晚在东京的首相官邸说:“重振教育是这届内阁最重要的课题。在野党拒绝出席,实在遗憾,但能通过,很好。”

  据悉,《教育法》修正案称,教育的目标是“尊重传统和文化”,“热爱国家和乡土”。简而言之,要在基础教育中强调“爱国主义”。日本许多团体和教师认为,这种做法让人联想起战前的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有识之士担心,新法案有可能使日本中小学教育重新回归战前“道德教育”。

  本届日本国会将于12月15日闭会,日本政府希望能在此之前通过教育法修正案,由于执政党在参院同样占据多数,如果强行表决,修正案将如愿通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