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培养+引进:华东师大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9:00 解放日报

  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强校之本,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十五”期间,学校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和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
创新力强的师资队伍。

  师资数量充足 整体结构合理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规模适当的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专任教师总数为1,710人,兼职教师327人,生师比15.25:1。学校以“十五”“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学校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目前,学校师资队伍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职务结构。学校不断深化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约管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师资队伍比例接近60%。

  年龄结构。学校实施优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采取提供创新性项目启动经费、提高岗位津贴等办法鼓励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第一线任务,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队伍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45岁以下教师占师资队伍的比例为65.22%。同时,立足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大力支持教学科研表现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学历结构。学校教师职务聘任与学位挂钩、规定新录用教师须具有博士学位、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学位,使师资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人数的74.03%。近3年来每年在职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本校教师人数都在190人左右。

  学缘结构。学校在教师聘任中不断加大录用外校毕业生力度,重视吸引海外著名大学毕业生到校任教。2006年推出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每年选拔约20名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目前,外校毕业的教师比例达63.97%,其中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占30%以上。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投入900万元师资队伍专项建设经费,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行终身教授制度和“紫江学者”计划。目前学校有两院院士10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长江学者6人。学校先后聘请“紫江学者”49人,聘任终身教授 90人。近5年来,学校共引进正高人才83人,副高5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5人,占88%;45岁以下102人,占71.8%。留学回国人员占引进人才总数的50%以上。此外,近3年来学校还采取“团队引进”的方式,扶植组建了7个富有活力的创新团队,聘请了53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和学者担任兼职教授。陈锡喜、陈志杰、郑寅达、童世骏、何积丰、杨国荣、季浏等荣获上海市“教学名师”称号。

  学校重视优秀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实施“1+1”人才培养工程,制定《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在职攻读学位的若干规定》强化学术带头人培养后备人才责任,扶持教学科研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发展;实施博士后人才储备计划,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实施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提高教师国际合作交流能力。近年来,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十五”以来,有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3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8人获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1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资助,29人获上海市曙光计划资助,39人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学校通过优先录用具有博士学位的新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等办法,逐步提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目前,在171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有776人,比例达45.38%。

  严格资格要求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规定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才能担任主讲教师,把岗前培训合格作为教师定职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并对主讲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学校符合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达到96.71%。

  学校明确要求教授、副教授应为本科生开设课程,规定教授每学年至少承担36学时的本科教学工作,副教授至少承担54学时本科教学工作,要求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举行一次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同时设立课程建设基金,鼓励教授、副教授承担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学任务。2005-2006学年,教授、副教授承担了1377门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中的1123门,比例达到了81.55%。

  学校重视科研促进教学,鼓励高层次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实施院士、终身教授讲座制度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报告制度,开展“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奖”、“师德标兵”的评选,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学校设立“大夏讲坛”、“终身教授讲坛”等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使学生亲聆海内外名师讲授学术前沿进展。叶澜、钟启泉、丁钢、陈玉琨、杨治良、李其维等教授为全校本科生开设教师教育学科前沿讲座,何鸣元、何积丰院士为本科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化学与人类”、“计算系统的局限性”,物理系陈扬骎教授开设的“激光光谱测量学”、传播学院王晓玉教授开设的“中外电影名作评价”、对外汉语学院陈勤建教授开设的“中国民俗学”等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其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学校重视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更新;鼓励教师结合承担的科研课题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鼓励教师面向本科生开设跟踪学术前沿的选修课;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或科技开发,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项目。2005年,学校与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合作成立“上海紫竹科学园大学生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入园创业,目前已注册3个大学生创业企业。

  学校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以不同形式向本科教学和本科生开放,尝试开展分享式教学方式,让本科生能够分享教师学术体验,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如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集教学科研于一体,接纳地理、环境、生态、生命科学、艺术等学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学生所用实习实践指导用书均来自基地长期积累的学术与科研成果。2005年学校率先建立7个“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开展以项目为依托的自主研究,促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重视加强教学规范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先后制订和修订了《本科课程建设基本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定》、《关于试卷命题、阅卷和保存的相关规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考试管理规定》、《成绩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至毕业论文(设计)等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规范。同时,通过实施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质量监控措施,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要求和相关教学管理规范,初步构建了由教学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质量准则与质量标准、投入保障机制、教学过程保障、教学产出质量保障和教学保障的反馈与修正等6个子系统、54个关键控制点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进一步理顺了教学管理秩序,推进教学管理文化建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华 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