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间谍沃尔夫:国家利益的“隐面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13:31 世界知识杂志

  孔寒冰

  不知为什么,在报道83岁的马尔库斯·沃尔夫11月9日去世的消息时,国内许多媒体都用了“前东德特务头子” 、“东德情报头子”、“前东德间谍头子”等带有贬义的称谓,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特务”就是坏人的代名词,而“特务 头子”更是坏人中的老大。其实,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角度说,特务也好、间谍也罢,都不过是为国家利益战斗在一
条看不 见的战线上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使命就是想方设法搜集对自己的国家有用的情报。他们只有隐姓埋名的奉献,没有抛头露面的 风光。沃尔夫就被称为“隐面人”。

  “根红苗正”:早年的沃尔夫

  上世纪30~40年代,绝大多数德国人都迷失了自己,被卷入到法西斯主义的狂潮中,置身于外的只有少数,沃尔 夫便是其中之一。在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的1923年,沃尔夫出生在巴登—符腾堡州黑兴根小镇一个知识分子家 庭。十年后希特勒在德国掌权时,由于父亲既是犹太人又是共产党人,沃尔夫不得不随父母流亡国外,1934年经法国来到 苏联。在莫斯科读完中学后,沃尔夫考入航空学院学习航空工程,但因苏德战争爆发而辍学。此后他被送到一所学校接受政治 和情报方面的业务培训,并参加了德国共产党。培训结束后,他又来到莫斯科,在反战机构“德国人民电台”做评论员工作。 第二次

世界大战刚结束,沃尔夫就同一批德共党员回到柏林,任电台记者,曾报道过纽伦堡审判。民主德国建立后,沃尔夫进 入外交部门工作,被派到驻莫斯科使馆当参赞。这些经历不仅确立了沃尔夫的政治信念与追求,而且也奠定了他从事情报工作 的基础。

  冷战期间投身情报工作

  但是,在莫斯科呆了不到两年,沃尔夫就被召回并被派到国家安全机构中工作。此时正值东西方冷战全面展开之际, 而东德和西德、东柏林和西柏林恰好就是两大阵营的前沿,因此也是非武力对抗最激烈的地方,东西方的情报机构在这里特别 活跃。冷战结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原柏林基地负责人戴维·墨菲和克格勃退休中将谢尔盖·康德拉谢夫合著的《柏林墙下的 较量》就专门论述了这段历史。

  东德国家安全机构(简称“斯塔西”)1950年4月由苏联帮助建立,规模和成就在苏东阵营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最辉煌时据说拥有12万情报人员分布在世界各地。当时,沃尔夫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苏联人的指导帮助下搜集国外情报。由于 业绩突出,沃尔夫不到30岁就当上了东德国家安全部国外情报局副局长,以后又升任局长、安全部副部长,相应的军衔也升 至少将、中将和上将。

  沃尔夫的最大特点就是神秘性。他在自传中说:“从50年代我接管东德国外情报部门起,一直到1979年西德偷 偷搞到我的一张照片并被我方一名叛逃人员辨认出来,西方始终不知道我的模样。为此他们称我是‘隐面人’。这一绰号给我 们的情报工作和东西方之间的情报战蒙上了一层浪漫色彩。”

  间谍杰作:罗密欧谋略

  与纪尧姆事件

  由于东德和西德分属两个敌对阵营,所以,向西德政府和情报部门进行渗透就成了沃尔夫领导的国外情报局的主要任 务。他把上千名间谍人员打入西德政府的要害部门和北约总部,被同行誉为创造了人类情报史上少有的“谍报

神话”。其中, 沃尔夫的得意之作是罗密欧谋略和纪尧姆事件。

  罗密欧谋略说穿了就是美男计。为了从西德政府获得情报,他们派出情报部门一些年轻英俊的军官去勾引西德政府重 要部门的单身女秘书。第一个“罗密欧”化名“费利克斯”,1952年移居西德。他以推销洗发水为掩护,每天在下班时分 等候在离波恩政府大楼最近的公共汽车站。几经周折,“费利克斯”终于结识了阿登纳总理办公室主任格洛布克的女秘书,两 人迅速堕入情网。就这样,“费利克斯”获得了许多西德政府的重要情报。

  纪尧姆事件更具传奇色彩。京特·纪尧姆和妻子都是沃尔夫手下的谍报人员,上世纪50年代潜入西德。按沃尔夫的 指示,纪尧姆夫妇加入了西德社会民主党。60年代,先是纪尧姆的妻子成为西德社民党执委会委员、黑森州国务秘书比克尔 巴赫的办公室主任,接着纪尧姆当上了西德社民党法兰克福区的负责人。1969年9月西德社民党大选胜利后,纪尧姆经过 保卫部门的严格审查成功打入总理勃兰特的办公室工作,并很快被提拔为负责与议会和政府机构联系的总理首席助理,还曾一 度担任过勃兰特办公室与西德情报机关的联系人。利用职务之便,纪尧姆获得了大量核心机密。直到1974年4月,纪尧姆 事件才暴露出来,他们夫妇双双入狱,勃兰特也因此被迫辞职。

  坚持信仰,不背叛国家

  1986年,在情报部门工作了30多年的沃尔夫退休,时年63岁。这时的东西方关系与他步入情报部门时已有天 壤之别。一方面,在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和“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理念的推动下,东西方关系有了很大 的缓和;另一方面,包括东德在内的苏东国家改革受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沃尔夫十分赞成和拥护戈尔 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同时也尖锐地批评德国统一社会党及其领导人昂纳克的僵化政策。1989年东德剧变时,沃尔夫加入到 抗议的人群中,公开自己的身份,严厉批评当局的高压政策。

  两德统一后,东德及其政治制度都被西德淹没了,沃尔夫十分失落。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的一方曾为反对法西斯的 复活奋斗过,也曾为社会主义和自由奋斗过。这一崇高目标最后彻底落空了。但我仍然相信它是可以实现的。我的信仰依然不 变。”

  由于掌握大量的

国家机密和在西方安插了许多间谍,在两德统一之前,沃尔夫就成了西德抓捕和美国关注的对象。于 是,以出卖国家机密换取了自由的昔日部下找到他,劝说他与西德情报部门合作,以免除牢狱之灾。沃尔夫渴望自由,但深知 他的自由意味着牺牲那些曾为东德情报部门献身的人们的自由。因此,他拒绝合作:“出卖人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干吧!”接着 两名美国中情局的人找到他,以移居美国、高额金钱和保证安全等为诱饵,试图让他道出原东德情报机构安插在西方特别是美 国的间谍名单。美国人同样没有达到目的。沃尔夫曾毅然地说:“我绝不是背叛者。”

  受审——

  并非因他个人的过错

  德国统一后,为了躲避迫害,沃尔夫持苏联护照逃到了莫斯科,住在胞妹家,苏联解体前夕又绕道奥地利返回了德国 。有消息披露,他曾想去澳大利亚寻求政治避难,也曾向德国政府提出帮助解开冷战中的一些谜团以换取赦免,但他都未能如 愿,最后还是接受了两次审判。

  第一次是在1993年,杜塞尔多夫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对沃尔夫进行了审判。在法庭上,沃尔夫辩护说,东德情 报机构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这种做法并没有错。然而,法庭最终还是判处他六年有期徒 刑,缓期两年执行。沃尔夫提出上诉。1995年,德国最高法院裁定,前东德间谍可以不被起诉。

  沃尔夫第二次受审是在1997年,罪名是“剥夺他人自由”、“肉体伤害”,结果被判处两年监禁,缓期执行。面 对审判,沃尔夫说:“我不怕法庭审判,因为我的良心是清白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职业道德规范,而背叛终究是背叛,不管它 以何种面目示人。”

  在苏东剧变过程中,受冲击最大、受非议最多的机构之一就是安全部门,但需要注意的是,民众的愤怒不是针对它们 的对外情报或间谍工作,而是针对它们对国内民众的控制和镇压。与政治体制相适应,苏东国家的安全机构在实施这种职能时 往往与破坏民主与法制、制造大量冤假错案联系在一起,这是整个体制使然。

  1997年后,沃尔夫一直生活在柏林,在第三任妻子的协助下,潜心写作,出版了多部回忆录和有关烹调方面的书 。沃尔夫在事业上是成功的,所以被誉为“间谍大师”、“全世界头号超级间谍”;沃尔夫对自己的信仰和国家也是忠诚的, 没有用良心和职业操守换取金钱和自由,因此他也算得上是英雄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