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美军事交流呈上升势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0:08 中国西藏新闻网

  在拉姆斯菲尔德辞去国防部长的第二天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展开了对中国的首次之行,这显然仍是拉氏任内制定的中美军事交流计划,但相信此次美舰队司令访华结束后对于中国军力的最新看法对美国政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华盛顿仍会继续拉氏的既定政策,中美之间建立互信机制的道路仍将坎坷。

  布什政府任内的中美军事交流远远落后于政治、经济交流,但自去年以来中美军事
安全交流呈上升势头,双方国防部长实现互访,互相邀请对方观摩军事演习,军事院校代表团互访并举行多次战略对话,逐渐从以往的姿态性合作转向务实性对话。中美海军还于9月份举行了史无前例的联合搜救演习,此次美太平洋舰队司令访华内容之一就是参加中美海军第二阶段搜救演习。显然中美双方在扩大军事接触方面认识到了共同的利益,但以往的经验显示还要根据军事交流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军事互信的期望值。

  自2004年以来,双方基于下面几点认识扩大了双边军事交流活动:一、中国军方的军事转型需要与美军尤其是西太美军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中美双方也将直接军事对话视为避免军事误判的有效手段。二、美方越来越多的高层军官认为,中国将在亚太地区很快拥有仅次于美军的常规军事力量,中国军力超过日本和台湾是迟早的事,因此希望更多地了解中方具体的军事防务政策从而避免潜在冲突。三、中美双方都认为军事交流有助于政府互相之间的认知。

  从短期效果看,美方认为军事交流可以吓阻中国政府对台对武或由于忽视美国维护亚太地区利益的决心和能力而采取"冒险"政策。从长期来看,美国更希望中国政府不要挑战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体系,并使中国政府相信可以从现有的军事平衡体系中获利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伦在国会武装委员会听证会上说:"扩大中美军事交流不仅仅是为了缓和地区紧张局势,更重要的是鼓励中国参与国际体系安排。"

  其实中美军事交流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军事互信的基础并不牢固,至少美国至今还保持着对华武器禁运和军事技术限制,最近又热炒"中国激光武器致盲美国卫星"事件,其实是借口酝酿在2007年财年通过实施反卫星激光武器试验和部署的拨款提案。美国还一直声称,中国军费的激增导致了亚太邻国的紧张和猜疑并极大得阻碍了中国参与地区安全协调的努力,要求中国将军费开支透明化,但即使是美军内部研究机构也认为,要求中国做到能够达到美国满意的透明化程度既无可行性又缺乏实际对比意义。最后一点是美国对于台湾问题始终保持着"战略模糊"态度,成为影响中美整体关系的重要障碍。

  作为国家政治关系的附属品,中美军事交流对于环境变化历来都是最脆弱的,一旦发生摩擦无论哪一方都将中断军事联系作为抗议和报复手段加以施用,所以任何潜在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立即冻结这种军事交流。但中美双方业已在经贸和地区安全事务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只不过是尚未建立充分的军事互信机制。正因为双方既不是直接的盟友,也不是直接的敌人,军事对话才如此谨慎,而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才更需要由表面功夫走向实质作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