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黄大慧:安倍访华或出于个人目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22:11 中国日报网站

  环球在线消息:东亚合作论坛11月25日至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70余位专家济济一堂,针对东亚地区局势和面临的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以下为26日专家发言。

  主持人王行虎:谢谢胡继平先生。下面请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教授评论。

  黄大慧:大家好!我原来也想做一个发言报告,后来由于时间特别紧张没有把稿子整理完,最后把自己列为一个评论。就刚才以上几位报告人的报告我谈一点我自己的感想。

  首先我说一下,对几位报告里面我简单概括一下,一个是关于张焕利老师谈到安倍的亚洲外交问题,我个人认为他归纳的或者整理的非常系统,我觉得分析的也是非常中肯的,这个观点我赞同。吴永达先生,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视角谈到了东亚共同体的问题。还有寺田强先生,从能源问题入手,探讨了东亚的问题。沈海涛先生,对于东北亚区域的构建,和日本外交结合起来。这些观点我个人感觉都是非常到位的。还有渡边先生有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赞成的,就是不要把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作为发展中日关系的焦点问题或者中心,这个我非常赞同,但是对他这里边提出的一些看法我也持自己的见解,因为我跟渡边先生平时沟通也很多,私下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在这里面跟他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些不同的。

  他刚刚前面提到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开始于1992年天皇访华之后,我想这个历史问题是不是应该往前看,我个人认为1992年往前10年更准确一点,因为中日关系历史问题还是1982年中日教科书问题表面化的,接下来就是1985年的参拜靖国神社,那个是在中日两国尤其在中国造成的反响绝对不亚于去年春天所谓像日本说的中国反日游行,我觉得可能比这个影响还要激烈。我想在那个时期日本没有这样的反应,日本国内的反应不像现在这么强烈。是不是有一些深层的原因我们要分析一下,我感觉那时候的日本比现在自信得多,没有把中国看成是竞争对手,我觉得原因要从中日两国来看。

  刚才前面胡继平先生也提到了,中日关系当中历史问题是不是要从1995年以后更加明显起来,这里面有一个战后50年的问题,就是战后50年的不战决议表面化了,在中日关系当中体现出来了,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个人感觉除了战后50年的中日关系,围绕那个不战决议有些争论之外,我个人的看法我们分析中日关系的时候视角不要太窄,应该视野更宽看的更准确。中日关系我个人感觉起码从三个方面看待:

  第一,中日关系国际环境的变化这个影响不要忽视。

  第二,双方的国内问题。

  第三,中日之间政策的互动。

  这三方面偏离哪一分析看中日关系可能都不是很准确的,会陷入强调一个方面的理由,这是我的看法。

  既然这样我们看待中日关系的时候一个想法,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我们看一下,为什么这个时期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会这么明显?从日本方面来看我想可能跟冷战的结束有关系,在这个时期日本国内的变化不要忽视了,1955年体制的崩溃,同时出现一个问题,大家很清楚日本的民族党代表提出普通国家化,写了一本书,这个是不是反应了这个时期日本的倾向性。这个普通国家化我个人认为到今天对日本也是影响非常大的,可能被日本大多数的政治家或者精英们接受了。这个普通国家化说白了,用一句话概括的化,我要做一个军事大国,有发言权,这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就是摆脱战后。与此同时我们能不能看到,由于1955年体制的崩溃,日本的政治在1990年代中期的时期,我个人认为随着日本社会党等其他原来传统意义的革新正当他们力量的削弱,在日本政治里面出现了所谓的保守化现象,这个是不是影响也很大。

  可能这里大家平时很少提到的一点,为什么在1990年代的后期,刚刚渡边先生说日本访日这个问题出现的,也许中国方面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这方面导致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从日本方面看,日本国内这个时期为什么对历史问题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对中国、对韩国这样一个强烈的反应,我想除了前面保守化的问题,包括普通国家化的问题,日本国内政治思潮变化之外,是不是有一方面不能忽视,日本经济的影响。这个体现在哪里?在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了,对日本影响很大的,这种影响在1990年代的后期体现出来了。就是从199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后期的时候,这么五六年或者七八年的时间,日本经济还是没有好转,换句话说日本泡沫经济长期化了,我个人感觉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日本人觉得没有原来那么自信了,这一点影响很大。相反中国在1992年以后,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这样跟日本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样对日本造成很大的冲击,日本一方面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自信或者迷茫,同时他又看到中国发展非常快,形成反差的心理,这样对中国产生了一种这样一个心理上的落差,是不是这样就体现出民族主义情绪在日本也就浮现出来了呢。这种民族主义比1980年代的民族主义有很大的差别,日本在过去就是非常有优越感的民族主义,1990年代初期以后是不是日本又出现失落,随着经济长期的萧条化出现一种失落,这种失落对中国方面体现出来了,历史问题上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

  渡边先生前面提到说中国打历史牌,我个人感觉,小泉时代我原来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小泉在打历史牌,出于政治的考虑,在这点上跟中国叫板,坚持了5年半时间,这个我是这样看的,我们可以进行讨论。

  关于中日关系我再说几句,安倍访华的问题,安倍访华我个人一个感觉确实是使中日关系发生了一定的专辑,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有一点我们能不能把目前这种短期的改善,我个人认为安倍访华我自己的判断可能也许更主要的出于个人政治的考虑或者是权宜之计来访问中国的,这样在客观上造成中日关系的一个改善,我们能不能把短期改善长期化,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是我们将来,尤其是中国方面尤其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跟日本积极友好的实力结合起来,让安倍造成的短期友好状况延续下去,我个人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作者:成长 编辑:王建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