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度硅谷回归土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5:32 杭州日报

  

印度硅谷回归土名
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印度一批城市在过去10年中纷纷放弃殖民时期启用的“洋名”,改回使用本地语言的“土名”。有印度“硅谷”之称的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本月初也加入这一行列,正式改用本土化的名字“本加卢鲁”,并因此引发热议。

  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是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之城,汇聚了众多印度和全球著名信息技术企业,并由此吸引一大批印度本地以及其他国家的科技精英。

  随着国际声誉越来越高,“班加罗尔”这个地名也被赋予更多含义。在美国、英国等地,如果说“你被班加罗尔了”,就是指由于企业战略调整等因素,你的职位被“迁”往了另外一个国家,你被性价比更高的外国劳动力抢了饭碗。

  不过,从今年11月1日卡纳塔克邦建立50周年纪念日起,班加罗尔已被正式更名为“本加卢鲁”。

  “本加卢鲁”是这座城市的曾用名,是当地语言“本达卡卢鲁”的缩写,原意为“熟豆之城”。传说中,一场激战过后,一位名为肯普·高达的将军率领部下来到这片土地。正当他们饥肠辘辘之时,一个善良的妇人献上了煮熟的豆子,可谓雪中送炭。本加卢鲁由此得名。

  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者为了发音方便而将绕口的“本加卢鲁”改为更为英语化的“班加罗尔”。他们当时恐怕未必料到,班加罗尔有朝一日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第二个硅谷”,在殖民化的底色上又添入了全球化的色彩。

  现年73岁的阿南塔穆尔蒂首先提出改变班加罗尔名字的建议。他是卡纳塔克邦的知名作家,平时都用本地语言创作。谈到初衷,阿南塔穆尔蒂说,“在这座城市中,人们可以去充满由跨国企业制造的商品的超市中购物,坐在出租车中听司机讲着英语,可这些住在‘班加罗尔’里的人们知不知道还有一个“本加卢鲁’的存在?”

  然而,如果只是单一地改变名字,能起到怎样作用?不少人还是心存疑虑。在班加罗尔工作的美国青年伯恩斯坦就认为,改名不能彻底改变相对劣势群体的生活面貌,“改一个名字,难道班加罗尔坑坑洼洼的路面、拥挤的交通、破旧的机场就都变样了?”

  更重要的是,在不少人、特别是商界人士眼中,“班加罗尔”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印度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勒卡尼也认为,“班加罗尔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国际都市的品牌,放弃这样一个印度最全球化的城市名字实在有欠慎重。”

  弃用“洋名”、回归“土名”,班加罗尔并非第一个这样做的印度城市。1995年,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将英文的Bombay改为马拉蒂语拼法的Mumbai。次年,班加罗尔所处的“软件金三角”的另一角、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Madras)悄然改名为泰米尔语的钦奈(Chennai)。2001年,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将英语拼法的Calcutta改为当地语言拼法的Kolkata。 然而,都没有像班加罗尔此番引发如此争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