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15周年的记忆 廖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08:55 解放日报

  当俄罗斯前特工“中毒”案闹得沸沸扬扬,并让更多人关注起事件所牵扯出来的错综复杂的俄英关系时,很多人也许不会记得,12月8日,对俄罗斯抑或西方,更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日子。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了《别洛韦日》协定。随后,同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问世,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
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可以说,15年前苏联的解体改变了世界格局,前苏联与西方长期对峙的“冷战”看来终结了。苏联解体后,作为其继承国的俄罗斯,开始调整其与西方的关系。一开始,莫斯科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决策上,都毫无保留地实行了亲西方的“一边倒”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则采取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急剧转型的“休克疗法”,但幻想以妥协和让步换取西方接纳的作法并未获得其期待的结局。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俄罗斯开始对其外交政策进行调整,从面向西方的“一边倒”转向面向东西方的“双头鹰”全方位外交,希望找到平衡点。

  “冷战”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与西方能真正和美相处。一方面,西方并没有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政策,无论如何粉饰,北约东扩的重要目标就是防范俄罗斯的崛起。就是在进入所谓“后冷战时代”的今天,俄罗斯也没有完全获得西方的信任。“9·11事件”后,美国更是加紧挤压俄战略安全空间,并在中亚进行军事渗透,而俄格间谍风波、俄乌能源摩擦,无不散发着双方关系紧张的气息。另一方面,俄罗斯虽然希望获得西方的资金技术以及合作,但莫斯科也开始寻求“自我意识”。特别是普京上台后,除了推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竭力维护国家利益,更努力提升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不但在伊朗核问题上与西方的调子不同,在对待哈马斯的态度上更是南辕北辙,特别是其被认为利用手中的“能源牌”来加固对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力,都着实让美欧感到恼火。于是,我们看到,进入2006年,美国曾多次加大对俄方的指责声音,特别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更让消失很长一段时间的“俄罗斯威胁论”又在西方重新抬头。某种程度上来看,引来世界注目的特工“中毒”案,就不仅仅是英国对年初“石头间谍”案在俄罗斯被曝光的“还礼”,更折射出俄罗斯与西方目前微妙而尴尬的关系……

  15年的历程已经表明了,也许,俄罗斯不会变成西方,西方也不会完全接纳俄罗斯,竞争与合作、妥协与矛盾,这首交响曲注定还会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演绎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