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黑暗中躺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17:41 新民周刊 | |||||||||
我私心里更愿意把那黑暗看作无所不在的宇宙的底色:令人恐惧而颤栗的力量,但却奇迹般地是我们生命的基础。 撰稿/宋明炜 战后美国文学的最重要作家之一威廉·斯泰隆(William Styron),已于11月1日逝世
我犹记得高一那年,在课堂上偷偷阅读一册错误百出、印刷粗糙(封面设计近似于色情小说)的中译本《索菲的选择》,却着实为之迷醉,一面忍不住地认同其中的年轻主人公——尚未出茅庐的、性苦闷的作家斯丁勾,因而使我对40年代后期的布鲁克林充满了变态的幻想,一面又因为索菲的心灵与经历而感到恐惧与颤栗。波兰女人、天主教徒、奥斯威辛的幸存者、纽约新移民索菲·扎维斯托娃斯卡,是像包法利夫人一样令读者会“一见钟情”的虚构人物。她美丽、善良,性感得令人无法抗拒,脆弱得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却经历了人间最可怕的选择:在自己的一子一女之间,不得不选择谁能活命,谁进焚尸炉。此后的“劫后余生”,对她始终是不堪忍受的噩梦。 不知道这部小说如今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更加体面点的中译本,那个出版于80年代末期的所谓“全译本”对我来说有着畸形的吸引力:佶屈聱牙的句法、过于华丽的形容词、有时候几近于天马行空不知所云的修辞、时而狂喜时而忧郁的氛围,让我对那个“真正”的斯泰隆充满好奇,于是在来到纽约后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在路边书摊上买了一本袖珍版《索菲的选择》,急忙打开一看,呃,原来真的如此,斯泰隆的颓靡而深邃的文字风格比福克纳犹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不用说,英文原作的语言自然顺畅而又美妙多了,犹如一曲声部复杂到恐怖程度、因而令人百听不厌的交响乐,这本书陪伴我在距离布鲁克林不远的曼哈顿岛上度过了不少孤寂无眠的夜晚。 斯泰隆的去世令我黯然。但不仅如此,斯泰隆在80年代中期之后苦于严重的忧郁症。他在90年代初期写作《可以看见的黑暗:一部关于疯狂的回忆录》(Darkness Visible A Memoir of Madness),描述自己忧郁症爆发的过程和体验。这本当年畅销一时的书出版之后,斯泰隆基本上搁笔了。他后来又多次入院,反复有过自杀企图,直到临终也未能真正从忧郁症中解脱出来。 斯泰隆让我想到福克纳,他们都来自南方,都酗酒,是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都对人类的道德难题有着史诗般的想象力,且无法超脱于自己笔下刻画的悲剧。福克纳死于65岁创作力的盛期,而斯泰隆在更为漫长的“余生”中,如索菲那样,不得不更艰苦地面对着生之恐怖。与福克纳相比,斯泰隆的气质和经验中的悲剧性或许更为尖锐,他的忧郁、沉默、沮丧和疯狂,让我感受到无以名状的酸楚。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重读《巴黎评论》对29岁的斯泰隆的采访,意外发现了同一家杂志在1999年对74岁的斯泰隆所作的另一次访谈记录。记者问了当年问过的同一个问题:你从写作中得到享受吗?回答依然是:当然不。对于斯泰隆来说,写作是痛苦的事业——印象中,这样说的作家不止一个。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在一个失眠、绝望的黎明时刻开始想象一个波兰女子的道德难题的作家斯泰隆,即将写到纸页上的文字皆如鬼影一般,逼使着他把目光投向内心黑暗的角落——投向我们的文明中挥之不去的暗影。孤独地步入这片黑暗之域,与之搏斗,与之发生亲昵的关系,融入其中,难以自拔…… 他在黑暗中躺下。我私心里更愿意把那黑暗看作无所不在的宇宙的底色:令人恐惧而颤栗的力量,但却奇迹般地是我们生命的基础。我希望在那黑暗中有人诵读《索菲的选择》动人的结尾段落:“凌晨的时候我醒来了。我仰面躺着,直视着蓝绿色的天空,覆盖着一层透明的雾;像一个小小的水晶球,金星孤独而静谧,透过浓雾闪耀在平静的大海之上。……祝福我的复活,我意识到孩子们在我身上覆满沙子,我如木乃伊一般安全地躺在这美好的保护膜之下。此时在我的脑海中铭刻着这样的词语:‘在冰冷的沙子下我梦到了死亡/ 但却在黎明醒来/ 看到璀璨、光明的晨星。’ “这不是世界末日——只是清晨。清晨:绚烂而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