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前领导人皮诺切特的双面人生:铁血与残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2:45 央视《今日关注》 | |||||||||
12月11日,智利前军政府领导人皮诺切特的遗体停放在圣地亚哥军事学院,接受追思弥撒 支持者高举皮诺切特的照片 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 《今日关注》2006年12月13日播出节目《铁血与残年:皮诺切特的双面人》,以下为节目内容。 皮诺切特死了,作为前军政府领导人,他没有得到国葬;皮诺切特死了,有人说:“今天是狂欢节,将军终于死了!”;有人说:“我们感觉就像孤儿一样。他在我的生命中很重要。”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成功的经济救星?还是一个强硬的政变者、冷血的
字幕显示 33年前 他用一场政变改写了智利 他推翻民选总统在智利建立起军人政权 当政17年,他创造了智利经济的奇迹 也让他的人民陷入高压政治 33年后 他困扰于疾病、道德谴责和司法审判 2006年12月10日,他走完了91年充满争议的人生历程 但是就是他的去世,还引起了国内拥护者与反对者的激烈行为 皮诺切特,智利前军政府领导人 一个成功的改革者?一个把国家带向富强的领导者?还是一个强硬的政变者?冷血的独裁者?还是未被审判的罪犯? 主持人(鲁健):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国际频道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 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91岁的智利前领导人皮诺切特,他在北京时间的11号凌晨去世了,中国有句老话叫“盖棺定论”,但是皮诺切特虽然盖棺了,但是却没有定论。因为他当年是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上台,在他执政的17年里,很多人被迫害致死,但是从另一方面恰恰是在他执政的这17年里,智利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南美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争议是非常大的,到底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就请到两位嘉宾一起来谈一谈。 一位是中国前驻智利大使黄士康先生,你好。 黄士康(中国前驻智利大使): 你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室的主任吴洪英女士。 吴洪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主持人好,观众好。 主持人: 其实我们刚才也说到,皮诺切特确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先去看一看,在12号这一天,智利前军政府皮诺切特的葬礼是在圣地亚哥的军事学校举行,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这位曾经叱咤一时的老人躺在一个玻璃封顶的棺材里,他穿着深蓝色的军装,灵柩上覆盖着智利国旗。眼泪和欢呼,对于智利前领导人皮诺切特的去世,智利人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纪念方式。 在圣地亚哥市郊皮诺切特逝世的军事医院门前,悲伤的泪水伴着“皮诺切特万岁” 的口号,皮诺切特的支持者们自发组织了哀悼集会。他们打着“一个世纪终结”标语牌,手持智利国旗,唱着用来歌颂士兵的民族赞歌。 (支持者同期:) “皮诺切特把国家(智利)从贫穷中解脱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把国家从内战中拯救出来。” 然而在圣地亚哥的意大利广场上,对于皮诺切特的反对者们来说,他的死成为庆祝的一个理由。他们向天空抛洒着彩色纸屑,开启了香槟酒并高喊着:“今天是狂欢节,将军死了!”狂欢者们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纪念皮诺切特的死亡。 (反对者同期:) “我很遗憾他是自然死亡,我由于他免除惩罚而感到悲伤,因为他没有被判处他应有的罪。” 皮诺切特的反对者们还在圣地亚哥街头设置燃烧路障,为了驱散这些民众,智利警方动用了催泪瓦斯和高压水龙头。 虽然智利的前总统通常可以享受国葬的待遇,但是智利现任女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日前已经表示,由于“考虑到国家的利益”,智利政府决定不为皮诺切特举行国葬。 主持人: 就像我们片子当中最后一句看到的,智利的现任女总统巴切莱特不给皮诺切特举行国葬,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于私于公巴切莱特可能都不会为他举行国葬的。 黄士康: 我认为是这样的,这次巴切莱特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她讲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的确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因为在智利皮诺切特这个人他所统治17年,以及他对智利的所作所为是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对皮诺切特非常崇拜,另一部分人因为皮诺切特在政变期间残暴的镇压,对他可以说是非常痛恨的,因此如果因为在他下葬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智利国家两派势力严重的冲突。 主持人: 所以于大的方面讲,也确实是考虑到了国家的利益? 黄士康: 我认为他是正确的,考虑国家的利益所做出的决定,从感情来讲,巴切莱特本人的父亲是被皮诺切特迫害致死的,她自己也因为军事政变以后,在国外流亡了很多年,她现在所谓的政党主体是阿连德政府的社会党是主体。 主持人: 巴切莱特这个政党是广泛爱国联盟。 黄士康: 对,因此感情上她肯定对皮诺切特有看法,但是从国家利益来讲,确实要避免不同势力,因为她要考虑到智利国内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势力是同情、是赞成、是拥护曾经皮诺切特的。 主持人: 与私她的父亲曾经被皮诺切特迫害致死,于政党来说,现在巴切莱特所在的政党又是以前被皮诺切特推翻的阿连德政党,应该说主体还是那个政党,于国家来说,就像你说的,两面极端,确实很难处理,所以于公于私来讲,这个都不出人意料? 吴洪英: 但是还是有一点儿出人意料,我同意刚才黄大使的说法,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就是说作为一个国家元首,他是非常有争议性的人,难以给他国葬,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个巴切莱特政府还是给予他以军队总司令的这样一个葬礼。 主持人: 军事部门是可以降半旗的。 吴洪英: 对,而且派了国防部长参加了这个葬礼,这样一种葬礼的规格应该是表现现任的政府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应该是非常谨慎的,而且也比较客观,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说给他一定的肯定。 主持人: 而且从军事部门降半旗也是考虑到他在军队当中的影响力,军队应该说一直都是他强有力的支持者,因为他本来就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然后17年的统治对军人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军人对整个智利当时的政治应该也是挺大的,所以他退下来以后,就是军队和文人政府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的。 主持人: 所以从这个也能够看得出来,巴切莱特其实对这个葬礼的处置还是非常妥当的,确实因为皮诺切特这个人争议太大了,其实我们第一个片子也已经看出来了,他死了以后,确实支持者和反对者已经分化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短片来具体了解一下皮诺切特他的这种双面人生。 (播放短片) 字幕显示 “英雄?他只带来死亡!”———皮诺切特统治下的受害者卡尔曼 “皮诺切特在我的生命中很重要”——智利市民 “我是皮诺切特的好朋友,我对他的病逝“深感悲痛”。”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皮诺切特的独裁是智利历史上最痛心的一幕,但我们今天对他的去世向其家人表示哀悼。”——美国白宫发言人 解说: 91岁的皮诺切特在停止呼吸之后,也许依然无法像常人一样得以盖棺定论,相反由皮诺切特本人所引发的争论,甚至是冲突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1973年8月,当时的民选总统阿连德任命皮诺切特为武装部队陆军司令。不到一个月后,皮氏发动军事政变,通过战机轰炸总统府要求阿连德投降,阿连德随后开枪自杀。 皮诺切特执政期间,至少3197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到杀害,超过1000人失踪。当事后调查人员发现许多装着两具尸体的棺材时,皮诺切特称这是节省空间的埋葬方式。 2004年,美国参议员调查委员会发现,皮诺切特在华盛顿的利斯银行秘密户头上存有上千万美元的款项。据统计,皮诺切特在海外银行所存的钱总额超过1700万美元,而智利政府也状告皮诺切特偷税980万美元。 如果皮诺切特身上只贴着“政变”和“独裁”这样的标签,他就不会成为南美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了。在执政期间,皮诺切特开始了大胆的经济改革,推行自由经济政策,使智利经济飞速发展,从1984年以后,智利经济实现每年5%至7%的高速增长,在拉美国家中脱颖而出。而在某种意义上,皮诺切特被认为是智利现代市场经济的奠基人。 华盛顿卡托研究所的全球经济自由项目主任维斯奎兹说,“他的政策非常成功,成为世界其它国家发展的楷模,其中也包括美国。美国对改革社会保障的讨论就是基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主持人: 《纽约时报》在皮诺切特去世以后,报道当中用“机巧的独裁者”来形容皮诺切特,两位用你们的方式来称呼皮诺切特,你们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黄士康: 我认为他是一个具有政治头脑的独裁者,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军人,他领导了这场军人发动的军事政变,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残酷镇压了反对政变的人,但是他很有政治脑,首先他知道我必须要把这个国家的经济恢复起来、振兴起来,才能够维持他的统治,因此他在这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首先他是知道使用一些、运用了一些在经济上当时流行的芝加哥的自由主义经济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当时当了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的人。 主持人: 当时他们这一批人被称作“芝加哥男孩”,因为他们主要信奉的是芝加哥大学当时的福里德曼,刚刚被评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福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 黄士康: 我印象里面深刻的是当时的财政部长毕启,后来是90年参加总统竞选失败的,这个财政部长非常年轻,40岁,但是完全是一种很有朝气的、有自己信念的,非常果断的这样一个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 主持人: 您在智利的时候,也曾经和这些人接触过? 黄士康: 我曾经也请他到使馆里面,跟他进行过交谈,听他做了很多次的报告。 主持人: 被称为“芝加哥男孩”的这一批学者或者是经济学家,他们还是对智利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黄士康: 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本人从来不做自己的公家的专车,上下班是坐地铁、坐公共汽车,接触群众,而且是他的脑子里面经济的数字全部装进去。 主持人: 所以说政治上皮诺切特是一种独裁的,或者是一种残酷的统治方式,但是经济上还是比较开放的方式,这也是大家很难对他下定论的,你刚才说他是有政治头脑的独裁者。 黄士康: 为了维护住他的统治,他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首先是安抚了中坚力量的基督教民主党,他开始答应我军队不会统治很久,以后要把军权交给你们,但是后来他在位了以后,他为了巩固政权就通过修改宪法,能够他把的总统地位稳定,一直干了17年,这个也是一个政治家应用的手段是非常聪明的。 主持人: 吴女士,如果让您来形容皮诺切特的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吴洪英: 他应该是一个独裁者加改革家,为什么说他是一个独裁者呢?因为他在统治的17年时间里,在智利实行的一是种“白色恐怖统治”,他废去了宪法,解散了议会,取缔了所有的一些政党的政治活动,尤其是对一些起义的分子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从这一点来讲的话,很多人遭到了这种无辜的杀害、被出走、被流放,所以人们称他是一个“刽子手”,但是他利用的就是高压的统治,维持了整个国家的稳定,尤其是刚才你说的,他采取了芝加哥自己推销的新自由主义发展的模式,应该说对智利今天的贸易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乃至包括以私有制为主的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应该都是从他那个时候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在任的时候使智利成为的新自由主义的样板。 主持人: 所以他真的是很具有两面性,政治上的一面,经济上的一面,所以很多媒体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看看像英国的《每日竞报》的评论说:不要为皮诺切特流泪,没有他的世界会更美好。还有《卫报》可能说得更直接一点儿,20世纪拉美最臭名昭著的军人统治者,这是《卫报》的一个称谓,但是另外一些右翼的报纸,像《每日电讯报》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皮诺切特对智利的经济发展确实做出了贡献。从媒体的评价已经看出分野了。 我们可以看看皮诺切特曾经说过的一些话,他自己本身也能够看得出来是一个强硬的人,“只要我不动,这个国家哪怕一片树叶都不许动。”从语气里也听出一些白色恐怖的味道,还有“如果你们都说我是强硬的鹰的话,我也是一只好鹰!”另外他还说到,“我不是独裁者,因为独裁者都不能善终,而我现在却过得很好。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像从前那么做!” 他这个逻辑虽然有问题,但是从他的话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强硬的人,黄大使您以前在智利担任大使的时候,包括您之间很早就在智利工作过,您和皮诺切特应该有很多的接触,他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人? 黄士康: 我跟皮诺切特认识的比较早,是在阿连德被选为总统以后就开始认识他,那个时候他是阿连德的侍从。 主持人: 还在73年政变之前你就见过他。 黄士康: 然后当军队的司令,因为我们跟阿连德总统来往比较密切,所以跟他也接触,他这个人第一是腰杆很硬,身体很健壮,而且办事很利索,很干脆。 主持人: 但是感觉这个人的城府也很深,据说他跟阿连德效忠说我用生命来保卫你,但是这个话说了半个月以后,就开始搞了这个政变。 黄士康: 所以这个是很有政治头脑的,当时智利军队在他的前司令辞去了司令以后,要有新的总司令,当时他向阿连德效忠,阿连德就很欣赏他,认为只有他能够保卫智利。 主持人: 所以他效忠的话说完,阿连德其实很信任他,把他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黄士康: 我记得92年的时候,阿连德派了他的外长到中国来访问,当时周恩来总理以及我们其他接待他的领导同志都很关心智利的形势,其中一个关心的内容就是智利的军队会采取什么态度,这个外长说我们智利是特殊情况,我们智利的军队是非常尊重民主制度的,言下之意军队是可以放心的。 主持人: 但是很快,据说15天以后就发生了这个政变。 黄士康: 93年的9.11事变就发生了,所以我说给我第一个印象他是非常干脆果断的军人,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也是跟一般的人能够走得很亲切、很亲和,为什么皮诺切特能够在智利统治这么久呢?当然跟他的高压有关系,而且他得到了不少老百姓的拥护。 主持人: 但确实感觉到他很强硬,比如我们刚才看到他说的那句话,“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会选择像以前那么做”,包括他91岁生日的时候,就是在今年的11月25号他去世前的两个多星期,他当时通过他的妻子宣读了一份声明,他是这么说的,“当时1973年的军事政变唯一的目的是使智利变得强大起来,避免走向分裂”。所以除了他的政治野心以外,当时的政变到底应该怎么来看,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不是也有其它的外部原因在里面? 吴洪英: 1973年的这场政变应该说是智利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当时这场政变应该说是智利国内的右翼势力和国外的一些势力,共同向智利的左翼势力发动了一场军事和政治上面的攻击,当时的阿连德政府在政治上实行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再就是在经济上面实行了国有化,把土地分给农民,所以人们当看起来是左翼认同,而且他自己也提出来,要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所以使当时智利的以皮诺切特为首的这样一些右翼集团非常紧张,再加上美国觉得智利又会威胁到自己的安全,所以在这种情况,应该是内外夹击的,把阿连德的政权拿下来。在1977年的时候,尼克松总统也承认,当时美国参与了这场政变,而且当时美国表示,智利右翼的独裁要强于左翼的民主。 主持人: 所以美国一贯的就是这种实用主义,不管是独裁政府还是民选政府,只要是对美国有利的政府。关于皮诺切特,其实他在生命最后的十多年当中,一直是官司缠身,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给出一个法律上的结论,稍后我们关于皮诺切特再接着聊。 中场隔断: 字幕显示 33年前 他用一场政变改写了智利 他推翻民选总统在智利建立起军人政权 当政17年,他创造了智利经济的奇迹 也让他的人民陷入高压政治 33年后 他困扰于疾病、道德谴责和司法审判 2006年12月10日,他走完了91年充满争议的人生历程 但是就是他的去世,还引起了国内拥护者与反对者的激烈行为 皮诺切特,智利前军政府领导人 一个成功的改革者?一个把国家带向富强的领导者?还是一个强硬的政变者?冷血的独裁者?还是未被审判的罪犯? 解说: 他老迈得有些神智不清,他甚至无法自我行走,但疾病并不能使别人放弃对他的法律追诉。1998年10月16日,英国地方法院应西班牙法官的请求下令拘捕了正在伦敦就医的智利前总统、终身参议员皮诺切特。皮诺切特被指控在其执政期间涉嫌犯有对于西班牙公民及其后裔进行谋杀、施用酷刑和灭绝种族的罪行。 从2000年至今,皮诺切特先后受到300多次起诉,一再被剥夺作为智利前总统和终身参议员的豁免权,并一度被软禁。2004年,89岁的皮诺切特接到了指控他“侵犯人权”的法院传票。2005年5月,最有力的人证浮出水面———皮诺切特执政时期的秘密警察头子康特里拉斯将军指证,大约有500名不同政见者失踪,尸体被抛入大海,而这一切都是皮诺切特亲自下令的。 年事已高的皮诺切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轻度痴呆等疾病,因为这些身体原因,而且年事已高,即使被判有罪,根据智利法律,法庭也很难让他坐牢。 就在皮诺切特去世之前,圣地亚哥上诉法院仍在调查期他执政时期处死75名政治犯的案件。并于今年11月27日宣布对其软禁。后来,鉴于这位前军政府领导人的身体状况,在缴纳保证金后解除了对他的软禁。 主持人: 其实当年说起皮诺切特下台,有人说也是他过于自信了,他以为88年那次选举自己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最后他反而是被选举选下去的。 黄士康: 他的确很自信,因为他从一开始政变开始对他以后的发展道路都一步一步的设计好了,就像我刚才讲的,他政变完了以后,首先站稳自己总统的位置,通过修改宪法,然后规定到他,88年通过公民投票再来决定我是不是再继续当总统,如果一旦当不上总统,那么再进行大选,但是他仍旧保留他的总司令的位子,军权不放,到95年他才放出军权来,放出军权以后,不当总统以后,他可以终生参议员。 主持人: 这样的话就可以享有司法豁免权,他其实把自己的后路都铺垫好了。 黄士康: 后路都安排好了,他这个人城府很深,考虑得很远。 主持人: 但是最后智利的法院,圣地亚哥高等法院还是取消了他的司法豁免权,但是到现在这个案件还没有一个定论,人都已经去世了,但是法律上没有给出一个最后的结论,最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吗? 吴洪英: 尽管是对他起诉的罪行非常多,恐怖罪、谋杀罪,再加上贪污、腐败很多的罪名,但是我想随着他的去世,这些起诉基本上都可以划上的句号。 主持人: 而且不重要了。 吴洪英: 不重要了,但是还会有余波,为什么呢?遭到军政府迫害的一些现在活着的人,包括他们的家属,他们对皮诺切特的罪行还想追究。 主持人: 包括一些人权组织。 吴洪英: 对,还包括国际上的人权组织、国际特色组织,他们都要求涉及到皮诺切特一起的那些人,他们也想追究。 主持人: 而且这种后续影响已经看出来了,在皮诺切特去世以后,现在智利已经引发了骚乱,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也发生的冲突,对于现在巴切莱特政府的这种骚乱,会不会产生一个后续的冲击波,对现在的政局产生影响? 吴洪英: 从短期来讲,这之间还会有一些冲突,但是从长远来看的话,皮诺切特作为智利的一个历史的包袱,现在被去掉以后,对智利政府来讲是一个好的事情,尤其是目前来讲,军队的高层以及武装警察的高层都是由中左政府来任命的,所以在这里把军权控制在手里问题不太大,另一方面最关键的一点,90年以后,智利实行了文人政府,这样一种民主的体制应该说逐渐在智利走向成熟,所以这一点保证智利军人专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主持人: 不仅是在智利,有的媒体说,随着皮诺切特的离去,可能整个拉美军人执政的右翼时代都面临着终结。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能够来到演播室一起就皮诺切特的功和过,这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物来进行讨论,也非常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的《今日关注》,明天再会。 制片人 杨继红 张立勇 策 划 施 蕾 编 辑 张梦溪 李 萍 主持人 鲁健 监 制 范 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