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俄罗斯特工之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6:45 南方人物周刊

  几十年间,苏联和俄罗斯情报部门用一系列独门兵器:凿冰的斧子、毒雨伞、致命的茶水、氰化钾喷雾等,消灭了从托洛茨基到阿富汗前总统阿明、再到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等形形色色的反对者

  -赵晓

  11月23日,在与体内来历不明的钋搏斗了23天之后,叛逃到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死在了伦敦的一家医院里。

  权力、阴谋、贪婪、恐惧,利特维年科之死和其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似乎比悬疑小说更引人入胜。

  奇异死亡

  43岁的利特维年科原是俄联邦安全局中校。1998年他发出惊人言论,谴责他的上司让他去刺杀俄罗斯大亨别列佐夫斯基,而后他被联邦安全局开除。

  2000年,利特维年科受到制造伪证罪、叛国罪等指控,被捕前,他以出国旅游为由,辗转逃到了

土耳其南部城镇安塔利亚,在那儿与先期抵达的妻儿会合。而后,他们先是赶到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美国大使馆官员听了利特维年科的陈述后,立即与华盛顿最高层进行了秘密磋商,最后拒绝接受他的避难请求,理由是:“你来的不是时候。现在离大选投票日就剩最后几天了,华盛顿最高层不想沾上如此敏感的事件,惹火烧身。”

  利特维年科连夜逃亡,一家人开车狂奔数小时到达伊斯坦布尔。第二天,他们登上了飞往伦敦的航班。因为没有英国护照,按道理他们是不能登上此次航班的,但他们却购买了经伦敦转机飞往加勒比海某国的机票,那个加勒比海国家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无须持有护照,俄罗斯人可以在伦敦希思罗机场中转。

  利特维年科抵达英国后,立即向英国有关机构自首。此后,他向英国政府寻求政治庇护,直到上个月,才刚刚获得英国国籍。过去6年间,利特维年科与妻儿一直在伦敦过着隐居生活。

  2006年11月1日午饭时分,利特维年科来到伦敦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广场,在一家名为Itsu的寿司店与斯卡拉梅拉见面。斯卡拉梅拉是一名安全专家,他说,他在那里交给利特维年科一份俄罗斯秘密机构的暗杀名单,上面包括他们两人的名字。利特维年科在那里吃了饭,但斯卡拉梅拉没有吃。

  此后,利特维年科来到位于格罗夫纳广场的千年饭店,他在饭店的酒吧间与俄罗斯商人安德烈·卢戈沃伊等3人会面,洽谈商务。之后,还拜访了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的家。当晚,利特维年科就感到不适,被送往

医院

  俄罗斯的暗杀传统

  利特维年科去世后,在由朋友代他宣读的一份声明中指控普京下毒手,国际舆论也首先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情报部门。一名前俄罗斯安全官员特列帕什金在从监狱寄出的信中说,他多年前就曾警告利特维年科,继承克格勃大部分职能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已组成一支行刑队,准备暗杀他和其他克里姆林宫的敌人。

  而导致利特维年科死亡的放射性元素钋-210,属于一种极其稀有的、毒性极强的放射性物质,原子能专家已经认出制造钋的,是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热列兹诺戈尔斯克一家工厂。

  更重要的是,从早期的契卡、格柏乌,到克格勃、联邦反侦察局,到今日的联邦安全局,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虽然已多次变脸,但其神秘外衣仍然没有脱去,而利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手段消灭反叛者,更是一项历史久远的传统。

  苏联特工部门在国外的“主动行动”始于1927年11月,当时,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了一项斯大林口授的命令:“拒绝回到苏联的人,就属于违法人员。对这些违法人员,将实施下列惩罚:1、没收被告所有财产;2、在确定其身份之后在24小时之内予以消灭。本法令具有回溯效力。”

  其后几十年,苏联和俄罗斯情报部门用一系列独门兵器:凿冰的斧子、毒雨伞、致命的茶水、氰化钾喷雾等,消灭了从托洛茨基到阿富汗前总统阿明、再到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等形形色色的反对者。

  2006年3月,俄罗斯议会通过《反恐怖法》,并正式赋予俄武装力量在境外对恐怖分子或其基地采取武装行动的权力。俄罗斯终于从法律上为俄罗斯特工部门再次悬起全球大追杀的利剑,铺平了一切道路。

  在利特维年科之后,与他见面的斯卡拉梅拉、他的妻子、他去过的寿司店和千年饭店、两架英航客机、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的办公室都发现了钋-210,而11月30日俄罗斯前总统盖达尔的神秘中毒使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尽管谣言和猜测满天飞,但现在还没有一种说法得到完全的证实。毕竟,利特维年科只是一个普通的持不同政见者,俄方似乎没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而别列佐夫斯基虽然有可能放毒然后嫁祸给普京,但他现在还没有获得英国公民的身份,这样做似乎风险太大。

  利特维年科之死的调查还没有最终结果,但这一事件对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损害是实实在在的。《泰晤士报》认为,利特维年科的离奇死亡象征着新冷战的开始。综观过去数年俄国总统普京的统治手段:在对付政商敌人时,惯于使用谋害手段;对邻国恃强欺弱,推行能源勒索与克里姆林宫威权作风等,使得过去十五年西方虽对俄国有憧憬,戒惧不安却也日益升高。

  《经济学人》杂志甚至警告,俄国恐怕会走上狂暴、跋扈与残酷的法西斯主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