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越南:一张法制报的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12:52 法制日报-周末

  ——越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人民公安报》

  本报记者韦文洁朱雨晨

  来自越南的留学生黄慧英,每次从越南河内回到北京,总会带来一份报纸。

  聊起这份吸引无数越南人的眼球,在国内外越南人中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慧英就像突然见到一个多年失去联系的好友 一样兴奋。

  越南《人民公安报》(以下简称:公安报)——一个陪伴她走过多年的朋友。

  他们眼中的这张报纸

  十年前,慧英就与公安报结缘了。她甚至能随口说出公安报的16个版面,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刑事、

体育新闻等 等,以及一些内容甚至文章的标题,清晰得如同她正在阅读这张报纸。

  她清楚地记得一则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一对相恋的大学同学,因女方父母的反对,导致两人分手。男方在不理智的情 况下,打伤了人并带来一系列纠纷。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慧英从爸爸每期带回家的这张报纸里了解到越南社会的形势。“犯罪 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是她最近阅读这张报纸得出的一个结论。

  在北京,慧英随处都能见到看书读报的人,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都能对世界形势娓娓道来。但在越南,慧英说,如果同 时报道两则新闻,一则是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议在越南召开,另一则是一个案件,那么对于后者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前 者。

  慧英的弟弟,一个才刚满18岁的小男子汉也迷上了这张报纸。与姐姐不同的是,这个小男子汉关心的不仅仅是越南 的国情、社会形势,还对国际社会形势尤其着迷。当然,他选择公安报也少不了家庭的影响。

  在颂扬个人与集体成绩的同时,公安报也非常关注从中央到地方所存在的各种贪污腐败、官僚作风等问题。2002 年,震惊世界的越南前总理武文杰涉嫌贪污被调查一案,公安报就率先作了报道,披露了调查的进程和结果。2004年,越 南体委高官梁国勇奸淫13岁幼女的丑闻,公安报的报道倍受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此外,公安报还注意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来分析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大国,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等)的成功 经验。通过陈述一个影响到某个制度、体制或政府的事件、人物来给读者传达一些深层次的信息。

  在国际事件上,公安报也适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现代的网络工具为全世界所知悉。比如,美伊战争打响,它发 表社论说:“由于忘了越战的教训,布什政府正在领导美国和它的人民走向一场后果预测不了的战争。”“美国政治领导人看 来已经忘了1960和1970年代在越南战场发生的一切,忘了‘

汉堡山’、‘飞盘’和坟墓,把侵略者埋葬在绿色的稻田 里。”

  “它报道的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是其生存以及发展的根本。但我更看重的是,作为一张机关报,同时又是越南公安部 的一个实体,它有着本部门独特的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权威,使我能更准确真实地了解越南的法治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开 展我的工作。”南宁欧亚嘉华(中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树国这样认为。张树国的律师事务所设在南宁,便利的地理环境,让 他成为广西和越南多家企业的法律顾问。

  “内容丰富,大到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小到日常的社会治安信息,读者想知道的内容,感兴趣的事,几乎都 有。”近20年过去了,对当初看到的这份报纸,张加祥仍记忆犹新。1971年,张加祥以新华社驻外记者身份常驻越南, 先后4个任期,长达18年。

  “人民公安报每期16版,其中有两版反映人民对国家、政府的一些愿望、心思、疑问以及他们的一些建议,也登载 各级政府对人民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的解答和解决方法。因此人民公安报成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此外,我们还抽出我 们生产基金和生活基金的30%帮助贫困群众,组织各种活动来给穷人捐款。如果发生火灾、天灾,我们的记者就会及时赶到 现场,尽力帮助他们。”

  说这番话的是现任公安报总编,少将、作家的阮有约。“因为我们的报道逐渐走进了人民心里,越来越贴近人民群众 的生活,适合百姓口味,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喜爱,才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我们的报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位掌门 人如是说。

  一份周报的诞生

  “公安报发展具有突破性的转折点,缘于1986年越南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阮有约所说的,是指这一年 越南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行全面的革新开放。

  公安报及时抓住良机,于1988年全面开始,从计划发行(仅向内部与各区县的公安部门发行),转为向国内外的 越南同胞公开发行。

  刚开始,公安报每星期对外出版一期,发行量仅有2万份。后来每周发行增加到2期、3期、5期、6期,到现在的 周一到周六每天出报,发行量也从开始每期2万份增加到3万、4万、5万份、10万份。

  到了10万份似乎就是一道坎,再怎么使劲,发行仍然上不去,似乎被什么给堵住了。

  为了谋求发展,1995年,公安报创办的一份以刊登人民公安力量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新月刊《公安文艺》面世了。 然而,出版一年时间,令阮有约失望的是,月刊销量只有一万份左右。

  后来一合计,他们决定独辟蹊径创办一张周报。

  这时八千万人口的越南,已有600种报纸。如何突出重围,迅速占领市场制高点,成为品牌,是他们的难题。

  他们决定将这份周报定位为: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和和深度的挖掘来报道所有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以及新 闻背后的新闻,完全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必须具有独特性——有吸引人的内容、能启发读者的思考、满足读者的 好奇心。这就是这份周报10年来坚持报道的方向,同时也是它的“特产”——特别打动读者的拳头产品。

  其余的版面设计则为专栏报道、政治幕后、世界著名的案件等等。旧事重提、故人重访读者同样感兴趣。

  这份周报,就是令越南读者耳熟能详的《世界安全报》。

  就读清华大学的越南留学生黎皇兴回忆:“当时正适逢前苏联解体,世界安全报推出了连续报道,解密前苏联以及美 国特工、间谍的活动。这些报道很快吸引了一批与我年龄相仿的读者。后来,关于越战一些鲜为人知的报道的推出,更加奠定 了这份周报的地位。”

  2000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了越南。在克林顿离开越南后,世界安全报披露了克林顿访越3天的一些保 安内幕,其中一些细节让读者“忍俊不禁”,感到“稀奇古怪”:克林顿下榻的酒店周围所有高层建筑物的窗户都要关闭;一 架武装直升机要在河内上空巡逻,连越南国家主席的官邸也不能“幸免”;手持MP5自动步枪的狙击手要占据制高点;反恐 怖部队的士兵随时护卫总统车队,甚至连摩托车手都要全副武装……

  现在,每次回国,黎皇兴都会在家中或是朋友处搜集世界安全报,然后大大地“饱餐一顿”。

  在越南转型期,这些报道使世界安全报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赢得了一个庞大的读者群。

  从周报到月报

  “开始每星期三发行一次。发行量为每期8000份。一年后就增加到每期50万份。而2000至2001年,更 是达到了顶峰每期78万份。到2004年世界安全报的发行增为一星期两期,迄今为止,每期发行量仍然高达45万份(零 售市场占总发行量的90%)。”

  在亲眼见证了这张周报获得巨大成功后,总编阮有约就开始发现它出现下滑的迹象。

  公安报为此又发动一场新的“革命”,创办了一份版式时尚,内容真实,但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报纸。这就是《 月末世界安全报》——被认为是越南目前最高档的一张报纸。

  《月末世界安全报》的文章由越南最优秀的记者和作家,用文学方式来详尽报道国内外备受关注的新闻。并尝试用访 谈形式,记录著名人物的思想,给读者以启迪。人性化的报道,给国内外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该报的铁杆“报迷 ”。

  为了检验读者对于《世界安全报》和《月末世界安全报》的热爱程度,公安报进行过一次调查,并向那些保留了《世 界安全报》和《月末世界安全报》从第一期到目前的全部期号(已经有10年)的读者发送礼物。到目前为止,这些读者的数 量达到7万人。

  之前,公安报还创办了一份每期发行3万份半月刊,以“注重国际与世界的文艺生活,以深入了解国内与世界各时代 的深宫秘史为主要题材,鼓励用文学作品形式来体现安全、治安主题”的《公安文艺报》。

  “《人民公安报》富于创造性,这个创造性体现在他们不断调整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宣传的需要和读者的喜好、要求 和感受。”在公安报60周年大庆之际,越南人民安全学院副院长阮守清如此评价。

  案件报道及其它

  “在我任总编辑期间,如果我们认为正确的话,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大型案件的报道,同时也没有由于阻碍而停止自 己的步伐。这也是公安报的优势。”

  对案件的报道,公安报通过案件暴露犯罪人的罪恶和手段,提出警示和教训,同时突出公安力量中具体人物或事迹。

  在日常报道中,总是站在官员贪污腐败大型案件的调查、揭露工作的前沿,用严谨的报道,帮助调查机关寻求案件隐 蔽的线索。实践也证明,这些案件,正是读者所期盼的。

  公安报的政治报道既能保留其政治性,同时又柔和、有吸引力,让读者不觉得枯燥。像最近越南总理阮晋勇访日的报 道中,他们是用一种记事的形式报道,题目为:“我们总理在日本一天的工作”。

  “如果说公安报办得较成功,那么它的成功就在于贯穿其人文、信任、及时的宗旨。然而,现在我们也陷入了一种困 惑迷茫中,即如何才能避免把报纸办成老年报,吸引青年成为我们的忠实读者?”

  对阮有约总编提出的这个问题,黄慧英认为,“公安报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总觉得有些缺憾,那就是缺乏深 度。从中可得到的经验教训等却没有涉及到。”

  (感谢越南留学生黄慧英、黎皇兴对本文提供的翻译工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