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人物专题 > 正文

阿拉法特有个干儿子在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10:07 环球人物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阿拉法特的义子。曾做了10年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的他,今后要成为当代“阿里巴巴”。

  “阿拉法特有个干儿子,就在北京著名的高档公寓罗马花园里办公。”

  12月初的一天,记者慕名而来。默念数遍后,才记住了他的名字——穆斯塔法·萨
法日尼。“叫我老穆就好了。”一口京腔让记者差点忘了对面是一位来自遥远中东的老外。

  今年56岁的老穆,一副典型的中东人长相,深眼窝,大络腮胡,厚嘴唇,和他办公室里悬挂的阿拉法特照片略有几分相像。老穆的办公室没有记者想象的豪华,桌子不大,一台老式电脑,最醒目的就是墙上那幅有阿拉法特亲笔签名的大照片,上面写着——“铁人,一定要手拉手、肩并肩,继续战斗,直到解放巴勒斯坦,直到建立巴勒斯坦独立国”。每每念起,老穆都会叹气,“义父走了,我要继续‘战斗’,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会献出一切。”

  对于巴勒斯坦,对于生活了40年的中国,对于阿拉法特,老穆心中装满了故事⋯⋯

  义父叫我“铁人”

  “您什么时候认识阿拉法特的?当时巴勒斯坦的生活怎么样?”谈起巴勒斯坦,除了这个地名,记者的脑海里空空荡荡。老穆没有回答,皱了皱眉,点燃了一支烟。

  “那里的样子很难描绘。从出生起,我一直在巴勒斯坦。但直到9年后,我才第一次了解我的祖国。”

  1959年,一个阴云密布的冬日,萨法日尼和兄弟姐妹6人,一路跟在父亲身后,从约旦河西岸出发,步行前往耶路撒冷。“一路上很少看见汽车,道路坑坑洼洼,我们很害怕。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话音里浸透了哀伤,‘我们去见你的姐姐。她还住在1948年战争前、属于我们的那块土地,那是巴勒斯坦祖祖辈辈的家园。但现在那些地方都已变成禁地,不许我们去了。’”

  小萨法日尼并不知道,他的祖国作为连接亚洲和非洲、红海与地中海的唯一一块陆地,各种战争此起彼伏。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包括国际托管的耶路撒冷圣城西区。

  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萨法日尼。1967年,年仅17岁的他参加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英勇异常,屡建奇功。在黎巴嫩南方的游击队根据地,萨法日尼第一次见到了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当时很年轻,他微笑着问了我许多问题,我一一回答了,心里很紧张。”没想到阿拉法特对他赞许有加,还称赞说:“铁人,你真是铁人。”于是“铁人”这个名字就迅速在巴勒斯坦传开了。“当时游击队员为了维护被占领地区家人的安全,都用假名,‘铁人’就成了我的名字。直到今天,在巴勒斯坦,许多人知道‘铁人’,但不知道萨法日尼。”

  从此以后,萨法日尼就和阿拉法特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人经常见面,阿拉法特把非常喜欢的萨法日尼收为义子。“每当我给他写公函时,总是在落款处签上‘您的儿子萨法日尼’”。几十年来,巴勒斯坦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两人的父子情谊。“后来我来中国了,但每年都要回去看他老人家。阿拉法特临终前仍然对我说‘铁人,你是我的义子、儿子’。”

  1968年,已成为戈兰高地前线敢死队排长的“铁人”,被义父叫到面前,他说:“我想让你去中国。”然而萨法日尼却很不情愿。

  “为什么,您不愿来中国吗?”

  “你知道我们穿的是中国制造的绿色军装,吃的罐头也是中国的。中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我当然向往,但我更喜欢在前线,我希望为祖国而战。”

  不久,萨法日尼第一次乘上飞机,带着不愿割舍的前线情怀和对中国的遐想,降落在首都机场。“我走出机舱,立刻就听见翻译用阿拉伯语在喊:‘欢迎来自前线的战友们!’所有迎接我们的人都扑过来,给我们披上绿色棉大衣,戴上军帽。当时的气温在零度以下,但是热烈的场面就像一个暖暖的火炉。有一个人掏出名单点名,念到我的名字时,我回答道:“到!我就是‘铁人’——穆斯塔法·萨法日尼。”

  于是,“铁人”被带到了长城脚下的昌平,开始在那里的学习生活。

  “我来中国比你早!”

  “你们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萨法日尼边说边哼了起来,如今连记者都感觉陌生的旋律,这个外国人却唱得津津有味,他为此还得意:“我来中国比你早!”

  萨法日尼承认,刚到北京时自己“心不在焉”,他还想回国上前线。1970年夏季,20岁的萨法日尼被正式任命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在外人眼里很是风光。

  萨法日尼却一点也不享受这种“风光”。他当时的办公地点位于如今北京的黄金地带——三里屯地区。然而,那时萨法日尼却称它是“北京郊区”,周围都是果园和农田。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才待了六个月就熬不住了,“很寂寞,语言不通,每天跑步时想和路边的人打招呼,他们都躲着我,指指点点的。”

  寂寞的萨法日尼,却因为一次外交宴会,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他见到了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几乎听不懂中文的他,在周总理的引导下,进入北京大学,成为这里第一个学习中文的巴勒斯坦人。“大教室里,就我一个学生,老师很头痛,他只会英语,而我的英文和中文同样糟糕。我们经常相对无言,老师不知该怎么教我。”即便如此,萨法日尼仍乐此不疲。他借来译员的自行车,每天骑车一两个小时,从三里屯赶到北大上课。

  “您对中文这么感兴趣!”“也不光是这样,那里的球队很缺人,我在北大当上了足球队队长。”萨法日尼谈起这段经历,眼睛亮了起来。看得出来,他很怀念那段校园时光。而谈起周恩来总理,萨法日尼立刻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很崇拜,很敬仰周总理!”

  萨法日尼至今还难忘周总理的教诲。在一次外交活动中,一位加拿大女士来给萨法日尼敬酒。没喝过茅台酒的萨法日尼,请服务员给他倒水,而给那位女士倒酒。“我装着喝了很多,直到第十杯,我笑了,告诉她我喝的是水。这位女士非常愤怒。周总理注意到了,他把我叫到一旁,给我上了一堂永远难忘的课。总理要我向这位女士道歉,并负责照顾她,因为她喝多了。”这件事情,让萨法日尼看到周总理的长者风范,事无巨细地关心别人。萨法日尼思索了半天,终于想起用“平易近人”这个词来形容周恩来。

  学中文、参加上山下乡,都是萨法日尼在中国的难忘记忆。“一次去工厂参观,他们突然让我上台讲话,当时我就会说几句中文。我一开口‘师傅们!’大家便哄堂大笑,他们听成了‘媳妇们’。我羞得满面通红,一屁股坐下来就不讲了⋯⋯”

  阿拉法特把我留在中国

  在中国,萨法日尼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宁和温暖,他决定留下来,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然而,事与愿违。1976年,阿拉法特将他先后派往老挝和朝鲜担任大使。“我不想来(中国)却非要我留下,等我想留下,又要我离开。”

  1991年,时任朝鲜大使的萨法日尼陪同阿拉法特出访。飞机计划穿越中国领空,前往哈萨克斯坦。正在睡觉的萨法日尼突然被人推醒:“是阿拉法特主席,他十分着急,一把将我拉进驾驶舱。‘戴上它,快说话!’‘你要我说什么呀?’‘听地面人员说些什么,就和他们说。’”原来,阿拉法特为节约时间,想直飞阿拉木图,而不是按照国际航线在北京停留后再飞。后来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样太危险,而且飞机马上没油了,阿拉法特才不得不同意在中国降落。”萨法日尼开始对着耳机大喊:“同志们,听得见吗?这是阿拉法特的专机,我们请求迫降!”

  那一天,萨法日尼很激动,他的中文第一次派上了用场。深夜,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他们惊奇地发现,机场上密密麻麻全是迎接他们的人。阿拉法特问:“他们怎么知道我们来了?这大半夜的,又下大雪,中国人真热情呀!”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专程赶到机场接待了阿拉法特主席,从凌晨3点到上午8点,赵启正陪着阿拉法特畅谈了5个小时。萨法日尼兴致勃勃地当了两人的翻译。

  “离开前,阿拉法特自豪地对赵启正说,“他是我的儿子,叫铁人,我看着他长大的。”这句话在萨法日尼心中激起了幸福的浪花。就在那一天,阿拉法特决定:“铁人,你的汉语很好,又了解中国的情况,最适合做我们驻中国的大使。”萨法日尼听后惊喜万分,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担任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是我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荣誉。”

  1992年夏天,萨法日尼向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递交了国书。“直到今天,我都记忆犹新。没有借助翻译,我直接和主席说起汉语,谈话结束时,杨尚昆主席握住我的手,对在场的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外交官!’”

  要做当代“阿里巴巴”

  转眼间,萨法日尼在中国已经生活了近40年。当初热情过头、“吓跑不少北京姑娘”的他,在北大校园找到了自己的爱人。“我妻子是个漂亮的老挝姑娘,第一次见面她喊我‘叔叔’,当时我才22岁,我赶快跑到理发馆剃掉了长长的胡须⋯⋯”萨法日尼说,他们是唱着《映山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步步走进婚姻殿堂的。如今,他们养育的四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在北京读大学。

  四十年间,每逢巴勒斯坦有重要活动,萨法日尼都会回去,几乎每年往返一趟。“1948年前我们是个大家族,在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土上生活得很安宁。但现在,亲人都四散各处,移民到了不同的城市,有的几十年都见不到面。”

  回顾10年的外交官生涯,萨法日尼最难忘的就是2000年,江泽民主席对巴勒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萨法日尼几十年来的企盼。“这次访问,中方提出了参观东耶路撒冷的要求,作为陪同人员,我也因此有机会来到以色列的占领区,和在占领区生活的亲人们团聚。我终于在自己的出生地海法,见到了纳赛尔城。天啊!当我坐在亲人们中间的时候,简直就像在做梦。这次回乡我在那里整整待了三天三夜,兴奋的泪水止不住地流。”

  回来后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萨法日尼坐不住了:“为什么不建立一个中阿合作论坛呢?22个阿拉伯国家太需要和中国合作了。”当年10月,萨法日尼的提议就变成了现实。

  2002年,萨法日尼卸任大使后,成立了“阿拉伯信息中心”。他聘请了北大的两位教授,每天向22位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和全世界180个阿拉伯语的媒体发送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文章。“这些都是我亲自挑选的有价值的信息,一字一句翻译出来,传达给世界。我的目标是做一个真正国际性的阿拉伯信息交流平台,让更多资源滚动利用起来。”

  萨法日尼还帮助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增进双方的贸易合作。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贸易往来已经从1969年的不足2.3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 512.73亿美元。从一个战士到外交官,再到扮演中阿贸易之路上的“阿里巴巴”,萨法日尼深悟“交流产生价值”。

  采访还未结束,一位中国商人已经等着和萨法日尼会面了。“来和老穆谈生意,他让我发现了阿拉伯国家的很多商机。”萨法日尼说,“我要做一个新‘阿里巴巴’,不光是为中阿经济牵线,而且要在中阿关系、贸易投资等方面,让信息交流起来,这比任何一个买卖更重要。”(记者 穆爽 刘海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