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日本内部评估文件显示日最快3年可造核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0:03 环球时报

  日本《产经新闻》昨天突然曝光了一份日本政府关于日本制造核武能力的内部评估文件。文件称,日本若试制小型核弹头,至少将需3到5年。令人惊讶的是,这份文件完成的日期竟是9月20日,比朝鲜核试爆的10月9日还早。如果文件属实,证明日本政府关于制造核武器的想法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在悄然进行认真的评估。文件立刻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也惊动了日本政府。25日当天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在记者会上说,他很惊讶读到《产经新闻》的这篇报道,并称“不知道这一文件”。然而外界相信这一文件的程
度,似乎超过了对这位官房长官的话的信任。法新社以“报告:日本制造核武需要3-5年”为题进行了报道,美联社的标题为“报告:日本调查核武能力”。

  造核弹至少要3-5年?

  这份据称由政府机构专家执笔的内部文件,题目是“国内研发核武的可能性”,内容分为“结论”、“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制造工程利用的可能性”、“制造核弹头的可能性”4部分。《产经新闻》称,“以朝鲜核试爆为契机,日本国内部分人要求修改‘无核三原则’或进行‘核武装’,但这份文件让我们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就算日本下决心发展核武器,也必须几乎从零开始。”不过,文件并没说日本是不是应该研发核武器,只是说还在考虑阶段。

  文件在“结论”中说,“即使不存在法律和条约上的限制,利用目前日本拥有的核相关设施及核燃料,想要在1到2年内实现核武器的国产化是不可能的。日本试制小型核弹头最少要3到5年时间,并要花费2000亿至30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18日元)经费和动员数百名技术人员。如果不经过核试验而开发核武器,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文件称,尽管日本有浓缩铀工厂,以及废核燃料棒的再处理技术和设备,但因技术条件制约不能将其立即转用于制造核武器。

  文件随后分析说,从原料上分,原子弹有两种:铀弹和钚弹。当年美军在广岛投下的是以铀-235为主要原料的铀弹,在长崎投下的则是以钚-239为主要原料的钚弹。要提炼铀-235,需要比日本位于青森县的六所村铀浓缩工厂规模大10倍的万吨浓缩设备,而日本在资金和设备上都没做好准备。六所村的工厂已经是日本规模很大的核废料再处理工厂。

  要提炼钚-239也不容易。文件说,目前日本共保管约1万吨铀-238,但要制造钚-239,需要在石墨减速反应堆或重水减速反应堆中对铀-238进行3至6个月的照射、冷却、再处理和冶炼加工。如果只制造一枚核弹头的话,日本现有的新型石墨减速反应堆还能胜任,但如果要批量生产,就必须建设大型石墨减速反应堆。可日本目前的东海村再处理工厂和六所村再处理工厂都是轻水反应堆,因此制造高纯度钚-239相当困难,“必须对东海村再处理工厂进行改造,并另建专用小型再处理生产线”。

  文件到底是真是假

  对于《产经新闻》披露的文件,美联社和法新社等都立即进行了报道。美联社认为,日本核电站产生的大量钚废料是国际社会的一块心病,因为这些核废料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也有可能被用来制造核武器。法新社的报道认为,日本政府自朝鲜核试爆以来一直宣称可以迅速拥有核武器但不准备选择触及这一禁区,但《产经新闻》的报道与日本政府的这些说法相违背。

  这份文件究竟是真是假?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产经新闻》是日本6大报中最右的,一贯主张增强日本军力,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也采取强硬立场。它发表这样一篇报道,有可能是想以惊人的内容吸引读者,增加发行量,但也可能是真的得到了内部消息。日本政府的否认,既有可能是确实不存在这样的文件,也有可能是这个问题涉及到日本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日本政府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敏感反应。

  日本问题专家陆国忠认为,首先,日本国内肯定有批右翼人士在研究“核计划”,但是否与政府有关不能妄下结论。第二,从政府官员的说法看,他并没有直接否认有这件事情,而是说“不知道”。对于“拥核”这么重大的问题,《产经新闻》不太可能做无中生有的报道,否则将对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政府发现它报道不实,会要求其作出检讨和道歉。前一段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产经新闻》报道欧洲某杂志称欧洲某国对犹太人如何如何,结果该欧洲国家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认为《产经新闻》的报道完全没根据。后来《产经新闻》正式登报道歉。

  事实上,自朝鲜7月试射导弹、10月进行核试爆至今,日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朝鲜威胁论”大大刺激了蛰伏良久的“核武装论”,从自民党政调会长到外务大臣,“核”成为这个秋冬日本最惹争议的话题。

  尽管日本目前尚未拥有核武器,但在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方面,却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名,大力开展尖端核技术研究;日本还在民用核电的名义下,大量收购、储存核原料,并大力建设核废料再处理回收工厂。日本还不断深化核弹投送技术的研究,不断发射各种用途的人造卫星和进行航天飞行试验,众所周知,日本的很多卫星运载火箭在经过改装后,都可以成为搭载核弹头的导弹。

  因此,各类关于日本“核门槛高度”的预测层出不穷。美国军方所做的秘密评估报告认为,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已具备每年制造最多30枚核弹的能力。1995年,日本《宝石》杂志公然称:日本能在183天内制造出原子弹。2002年,日本老牌政客小泽一郎曾说:“日本制造核武器非常简单,我们的核电厂里有足够的钚元素,足以制造三四千枚核弹头。日本一夜之间就可以拥有上千枚核弹头。”现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多次扬言,日本如果觉得必要,就可在极短的时间——三四个月内制造出原子弹。去年6月,国际危机组织的报告曾经披露说日本3个月内就能研发出核弹,日本目前已经储备了5吨以上钚,至少可以制造数百枚核弹。路透社的报道称,学术界曾说日本可在半年内造出核弹;甚至有人说,时间可能短到两个月。

  陆国忠说,这份文件应该比较符合日本实际情况。虽然资金和原料对日本来说不是问题,但技术上,日本受到美国的严格控制,而且它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另一位日本问题专家估计,日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先要制造出大型核武器,再将其小型化,然后装备到导弹上进行实际演练,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文件为“拥核”制造舆论

  陆国忠认为,《产经新闻》披露的文件看上去是对日本“拥核”比较消极的说法,但这只是日本国内“核武装论”各种论调中的一种,经媒体一披露,等于在为日本“拥核”制造舆论。无论日本制造出核武器需要多长时间,但真正要干这件事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国际因素。美国和亚洲国家对此事的态度非常重要。他说,即便不能断定这份文件是否真与日本政府有关,外界也不应看轻它,因为这个文件透露出来的动向值得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关注和警惕。它说明日本对“核武装论”的讨论已从制造舆论发展到具体的可行性研究。前一阶段,日本讨论是否应该“拥核”,是由一部分右翼人士挑起的,是在制造舆论,可以说是比较“虚”的。而现在鼓吹日本应该“拥核”的人已把讨论更进了一步,开始研究更“实”的问题,这份文件写得如此详细,比如怎么制造、需要多长时间、花多少钱等都已经列出来了。以前就有学者猜测日本有人在研究制造核武器的问题,但没有公开的报道,现在这份文件证实了这种猜测。日本拥有充足的制造核武器的原料,2000亿至3000亿日元的投资如果分阶段投入,对于日本来说也不是很大的负担。目前,日本政府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不敢“拥核”,可一旦时机成熟,就有可能将“拥核”计划变为现实。所以亚洲国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刘江永则认为,虽然对日本核武器能力的说法很多,但日本无论是从物质、资金和技术角度,还是从其特殊的国情角度,从其安全和外交战略角度,都难以真正拥有核武器。日本讨论“拥核”的目的之一是给朝鲜施加压力,逼其弃核。▲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龚 常 本报记者 段聪聪 本报特约记者 杜 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97,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