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是“秘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09:06 国际在线 | |||||||||
作者:朱焱 10月13日,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各国代表的祝贺。当天,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192个成员国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12月31日,安南任期结束,接力棒正式落到潘基文手中。这个以苦干加实干而闻名的韩国人着实圆了不少亚洲人之梦。35年后,联合国秘书长的头衔终于回到了亚洲人头上,这是件光荣的事。但是一旦头顶光环,是前途明亮,还是头晕目眩,一时还无法评判。不过,62岁的潘基文已经表现出志在千里之恢弘气势。12月中旬,他就职宣誓时高调许诺“要为时而乏味的秘书处注入信心并重塑新生命”。 这种许诺的背后,其实可以窥见:联合国秘书长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大官。看上去风光无限、统领全球,实际上含辛茹苦、四处化缘。好开玩笑的人拿秘书长(secretary general)的称呼做文字游戏,说它“是秘书不是长(secretary but not general)”。难怪第一任秘书长、挪威人赖伊1953年对继任者如此形容这份苦差事:“世界上最难干的工作”。如今,这几个字被醒目地装饰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一面墙上。 最让秘书长头疼的是美国,这关系最微妙、最难处。先说竞选期间,没有美国的支持,肯定无缘此职。美国的支持明目张胆,人称“死亡之吻”。因此,在例任秘书长复杂烦琐的选举过程中,美国的沉默寡言而心照不宣就像一出定期上演的喜剧。再说当选以后,例任秘书长无一例外要和美国发生冲突。上一任亚洲籍秘书长、性格温和的缅甸人吴丹就经历了和美国关系由亲转疏的过程。他公开批评约翰逊政府的越战立场后失去了美国的支持。安南的前任、埃及人加利一心致力于加强联合国部队在冲突地区维护停战和平的有效作用,结果在连任竞选时遭到克林顿政府的否决票,不幸沦落成唯一没有连任的秘书长,愤然而去。 安南接任秘书长之前在联合国工作30多年,美国在联合国的意图和厉害他心知肚明,但是他也没有逃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命运。这位当年轻声细语的加纳外交官受到克林顿政府支持而当选是尽人皆知的事情。10年后的今天,他批评美国未经安理会授权发动伊战“非法”的立场同样尽人皆知。又是一位与美国由亲而疏的秘书长! 秘书长的另一件烦心事是联合国改革,人人嚷嚷要改革,但是怎么改却是莫衷一是。秘书处内部机构的调整好办,难就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改革方向上的不一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让联合国推广它们的战略利益、政治制度、价值观和自由贸易体系。占成员国总数三分之二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西方世界主导的现有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不合理,因此强调捍卫主权和发展权。南北矛盾从观念到现实比比皆是、难以调和。 在实际运转中,联合国年度预算的22%来自美国。美国当然不希望把钱用于让联合国强大到妨碍自己手脚的程度,因此屡次拖欠会费,压联合国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革。12月18日,安南以秘书长身份在美国发表最后一次演讲。他呼吁美国为自己60年前亲手建立的这个多边体系尽心尽力。安南告诉美国听众,联合国呼唤有远见的美国式领导,就像杜鲁门总统当年说的:“大国的责任是服务而非支配世界人民”。22日,在联合国工作了40多年的安南来到安理会告别:“现在我轻松卸任,但并非没有遗憾”。这份遗憾中有多少未了的雄心和难言的苦衷,只好留给世人的想像和评论了。 尽管秘书长这顶乌纱帽不好戴,知难而进的竞争者却大有人在。也许正是这些雄心勃勃、意志坚韧的外交家,世界多样性才不至于被一种声音淹没吧。 来源:环球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