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出现3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12:24 国际在线

  视野越来越开阔 角度越来越客观

  在外国媒体2006年对中国的报道中,政治和经济依然是重中之重。评价中国外交、猜测改革走向、关注官场反腐、探究贫富分化。中国的形象依然是多元、复杂、浮躁的,甚至还带着点神秘。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大,各国媒体在各取所需之余,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声音正在增加。

  中国特刊特别多

  “中国”一词2006年频繁出现在俄罗斯的各大媒体上。俄罗斯新闻社推出了中文网页,国际文传电讯社推出了中国专栏,俄罗斯今年还诞生了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的俄语杂志《俄罗斯与中国21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旅游杂志《周游世界》8月份也推出了“中国特刊”,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还介绍了北京、上海、苏州、香港等城市。

  《朝日新闻》外报部(即国际部)部长大野博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时也特别提到了今年制作的一个中国系列专题――“中国的力量”。这个专题并未局限于中国自身的飞速发展,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上。

  在年终盘点时,中国也被频频提及。《读卖新闻》每年都要推出关于中国的系列专题,然后汇集成册,再以书籍的方式推向市场。在美联社评出的十大国际经济新闻中,“中国发展势头强劲,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被排在了第九位。

  当然,这些特别报道中也不乏对中国的误读。德国《明镜》周刊就以“远东入侵”为题推出中国专刊 。杂志封面上手里捧着汽车、手机和数码相机排排站、身披银盔的秦兵马俑,表情严肃而且阵势吓人。

  百姓生活报道多

  除了经济和政治,2006年世界媒体都将目光延伸到了中国普通百姓身上。中国年轻人的婚姻状况、日渐兴起的彩铃文化都受到了外国媒体的关注。12月19日的《纽约时报》甚至报道了北京的大白菜降价热卖。英国《金融时报》也推出报道,分析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其中文网在6月到7月间还做了一次关于‘中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的调查。

  韩国媒体一向对中国社会生活特别关注,《朝鲜日报》国际部次长吕始东对本报记者说,由于经济发展,中国的教育水平和国民文化素质都在急速提高,中国百姓的生活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作为邻国的韩国国民当然对此非常关心。“中国年轻人喜欢自由职业”、“中国人外出享受黄金周、”“英语很棒的北京公交乘务员”等报道纷纷出现在韩国媒体2006年的对华报道中。甚至连网友搞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也被搬上大报。

  和这些花絮性的生活报道相比,外国媒体眼中的“主流民生报道”依然占据了他们报道的大部分篇幅,如德国《世界报》用“毫无同情心地追逐黑金”为题报道中国的非法小煤窑事故,加拿大《环球邮报》以“中国食品可能引发兴奋剂案”来描述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心等等。假冒伪劣产品、盗版、污染等,也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重点话题。

  对中国正面褒奖增多

  2006年外国媒体对一线报道的重视改变了以往外国对华报道负面新闻“一边倒”的现象,尽管西方媒体在涉及人权、法轮功、宗教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事件时仍然口吻强硬,但各国媒体2006年对中国的成绩给予了更多客观评述。《朝日新闻》的大野博人坦言,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时仍然还存在一些误差,因为中国太大了,可能报道的结果还是以点带面。但《朝日新闻》2006年的对华报道更加追求客观真实。他说:“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减少误差。为此,我们对记者的报道基本上做到不加工、不限制。为了消息的正确性,我们还要求报道要来自记者第一线的采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一些偏“右”的媒体在2006年以靖国历史问题为契机,对华报道出现了缓和,其中以《读卖新闻》最为典型。

  德国记者也向本报记者谈到了他们2006年对华报道的几点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再吝啬对中国的褒奖。《法兰克福汇报》在年底以“成就斐然,前所未有”为题介绍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一年来的政策。文章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外交政策度过了卓有成效的一年。”其次就是报道中出现了更多不同的声音。比如反驳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好事。对于非洲问题,《南德意志报》评论说,中国人不以强权和优等民族的面貌出现,而把自己看作南南合作的伙伴。这样的声音在几年前的西方媒体上是很难看到的。(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