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潘家军”新班底“大混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13:19 新闻晚报
□徐海静 杨含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韩国人潘基文已经正式以新任秘书长身份进驻联合国了,也开始打造联合国新班底。

  人们发现,“潘氏团队”多了不少女性的面孔,潘基文的决定,让联合国的“二号人物”米吉罗、“内当家”巴尔塞纳以及发言人蒙塔斯,成了“女性精英中的精英”。他对女性官员的重用,在历任秘书长中都属罕见。

  同时,“潘家军”也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人士的大融合,难怪大家觉得,新秘书长潘基文的特长,就是协调和平衡能力强。

  黑人女性——首度跻身“二号”

  潘基文宣布的这道任命让众人跌破眼镜,他把联合国内除秘书长外第二重要的职位,交给了坦桑尼亚女外长阿莎罗丝·米吉罗。米吉罗因此成为出任这一要职的首位黑人女性。

  常务副秘书长是联合国的“二号人物”,当秘书长不在时,他(她)就是其全权代表。此前也有一位女性担任过该职位,但来自发达国家——加拿大人路易丝·弗雷谢特。从安南手上接过棒的潘基文,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希望由一名来自第三世界的女性作其副手。如今,他实践了自己的承诺。今年50岁的米吉罗是一位法学博士,她7年前才开始步入政坛。此前,她一直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任教,是法学界的知名专家。2000年,在学术界功成名就的米吉罗转战政坛,多年的法学研究工作使她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帮助她在政界平步青云。去年1月,她成为坦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部长,期间因成功主持非洲大湖地区区域会议而声名鹊起。

  “她是名深受尊敬的领导者,多年来一直为发展中国家事业奋斗”,这是潘基文对女副手的评价。南非常驻联合国代表库马洛则这样表达敬意:“人们常常低估女性,但实际上她们能做很多事情……非洲女性更强,你就瞧吧!”据报道,潘基文还打算授予米吉罗充分的管理秘书处权力,让她“有职也有权”,真正担当起联合国“二号”的角色。

  墨西哥环境女专家——联合国里“主内务”

  来自墨西哥的巴尔塞纳将接替美国人克里斯托弗·伯纳姆担任负责管理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巴尔塞纳是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曾任墨西哥环境部副部长、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副执行秘书。2005年12月她出任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3月成为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联合国发言人米歇尔·蒙塔斯说:“巴尔塞纳女士在联合国拥有丰富的经历。潘先生高度评价她的领导管理才能,并相信巴尔塞纳女士会赞同他有关振兴联合国的想法。”蒙塔斯说,巴尔塞纳将协助潘基文实施联合国改革。

  负责管理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的行政和管理工作,包括预算、财政监督、设立道德标准、建设电子数据库等事务,是推动联合国改革的核心职位。

  负责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通常由美国人担任,而潘基文既然任命巴尔塞纳担任这一职务,这意味着美国人可能希望谋求联合国维和部门的最高职位。

  目前,法国人让-马里·盖埃诺担任负责维和行动的副秘书长。西方媒体说,美国人觊觎维和事务副秘书长一职已不是秘密,但法国人也不想放弃。媒体猜测,联合国可能将维和行动办公室一分为二,一部分由法国人继续执掌,另一部分由美国人领导。

  海地女新闻“斗士”——秘书长的代言人

  潘基文还第一时间宣布了自己的“代言人”。海地著名女记者米歇尔·蒙塔斯被任命为秘书长发言人。米歇尔·蒙塔斯是一位在海地享有颇高知名度的女记者,也是曾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的新闻工作者。

  1月2日,潘基文上任第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经验丰富的驻联合国记者们并没有对蒙塔斯这位同行“网开一面”,接连向她抛出难题,如潘基文秘书长对死刑的立场,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态度,以及联合国高级官员任命情况。母语为法语的蒙塔斯表现自如,谈笑风生,用略带口音的英文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蒙塔斯曾担任第58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人,获得任命前是联合国广播电台法语组组长。

  蒙塔斯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2002年,她获得了表彰新闻记者勇气的“玛丽亚·穆尔斯·卡伯特奖”。

  20世纪70年代,蒙塔斯与丈夫让·多米尼克以电台为武器,开始在海地为争取人权而斗争。

  在杜瓦利埃家族独裁统治时期,学农业出身的多米尼克买下海地国际广播电台,大力报道农村新闻和国际事务,播出了一系列批评政府的言论。在20多年的抗争中,他们的电台多次被破坏,多米尼克几度流亡海外,蒙塔斯和电台工作人员屡遭逮捕和驱逐。

  90年代杜瓦利埃政府倒台后,夫妇俩投身“拉瓦拉斯运动”,积极倡导民主与社会利益。1996年,阿里斯蒂德当选海地总统后,多米尼克再次通过电台抨击其政府腐败等问题,成为一部分人的“眼中钉”。2000年4月,多米尼克在电台楼下停车时遭暗杀身亡。蒙塔斯认为,是因为有人觉得多米尼克“太不听话”了。

  多米尼克去世后,蒙塔斯继续支撑电台运作。在此期间,海地政府曾派人袭击蒙塔斯的住所,她的保镖中弹身亡,她本人也多次收到死亡威胁信。2003年2月,电台最终被迫关闭,蒙塔斯前往纽约。

  虽然身在美国,蒙塔斯却一直把祖国海地挂在嘴边,时时不能相忘,尽管她能否安全重返海地尚不得而知。“那是我的祖国,我终会回去,不过现在不行。将来可以吗?我希望是的。”

  “在海地做记者时,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人民的生活,”蒙塔斯担任秘书长发言人后告诉美联社记者,“当然,现在作为一名发言人,我说得更多的将是海地以外的事情,而海地始终是我的牵挂。”

  印度籍安南前特别顾问——会汉语的大管家

  如果说秘书长是联合国的大管家,那么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就是秘书长的大管家。

  南威哲1943年8月出生于印度浦那。他曾在孟买大学就读政治学研究生,并曾获“校长金质奖章”。南威哲于1967年进入印度外交部,开始主攻汉语,以中国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并曾在香港和北京担任外交官。南威哲是他的中文名字。按照严格的音译,他的名字应该叫做维贾伊·南比亚尔。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南威哲多次常驻北京和纽约,担任外交官。1988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另外,南威哲曾在多个国家担任大使,包括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马来西亚。1996年9月至2000年8月期间,他任印度驻华大使。

  印度媒体认为,南威哲年纪稍长,做人低调,擅长幕后运作。2001年12月,印度议会遭受袭击,印度和邻国巴基斯坦的关系差点因此彻底破裂,南威哲在此时受命担任印度驻巴大使,足见他的外交能力得到印度政府的充分信任。

  2006年3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南威哲为自己的特别顾问,级别相当于副秘书长。作为秘书长的特别顾问,南威哲在许多问题上为安南出谋划策,还能够以秘书长代表身份出席各类高级别场合。他的职责范围包括代表秘书长与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联系。潘基文也表示:“我认识南威哲先生很久了,我们彼此怀有深切信任和尊重。”

  英外交官——“最人道”官员

  作为最先被任命的两名副秘书长之一,英国资深外交官约翰·霍姆斯爵士接替挪威人扬·埃格兰,成为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

  霍姆斯1951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普雷斯顿,在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接受教育。霍姆斯1973年加入英国外交部,曾被派往莫斯科、巴黎。1989年至1991年,他短暂离开外交界,在托马斯·德拉鲁公司工作,后来作为英国政府驻印度的高级专署官员常驻新德里,负责经济和商业事务。

  1995年,霍姆斯回到伦敦,担任外交部欧盟司司长。90年代中期以及1997年至1999年间,他分别担任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和现首相托尼·布莱尔的顾问。1999年至2001年秋,霍姆斯出任英国驻葡萄牙大使。2001年10月起,他出任英国驻法国大使。

  在英国外交界,霍姆斯被认为是一位极富技巧的外交官。英国外交大臣玛格丽特·贝克特称他为“我们最出色的公职人员之一”。

  1997年前首相梅杰离职时,曾担任首相顾问的霍姆斯受封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继续担任布莱尔的顾问,霍姆斯于1999年离职时再获表彰,因他在北爱尔兰和平谈判问题上工作出色而受封为勋爵。2005年,霍姆斯再次荣获维多利亚皇家爵级大十字勋章。

  不过,虽然霍姆斯是位资深外交官,但却从未涉足人道主义事务。这一点引起了不少记者的质疑。英国在野的自由民主党指责霍姆斯与布莱尔两人关系密切,甚至一起度假,霍姆斯靠了这层关系才当上联合国副秘书长。但也有不愿公开姓名的高级官员说,霍姆斯管理经验丰富,是担任此职的合适人选。

  作为对质疑的回答,新任秘书长发言人米歇尔·蒙塔斯说:“在他的外交生涯中,霍姆斯先生证明了他的战略眼光、应对危机和多边谈判的能力以及奉献和勤奋的精神。秘书长相信国际社会会从他的领导能力和专业知识中受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