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色列总理在华扫墓流泪 叫国民牢记中国恩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4:06 大河网
大河网讯
虽然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不会讲汉语,但他说中国文化是他家庭传统的一部分。“中国对我来说不只是另外一个国家而已,也是我家庭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尔默特说。 奥尔默特的父亲曾经在中国用中文教中国学生历史。奥尔默特这次不能到哈尔滨祭拜祖父母有些遗憾,但他相信此次访华一定会取得成功。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奥尔默特9日抵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出访前夕,1月5日,他在耶路撒冷宅邸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奥尔默特是中东地区的重要领导人,他的任何决定都会影响中东乃至整个世界。但采访中,记者却发现他是位和蔼、幽默而且很有风度的政治家。无论记者提出如何尖锐的问题,他总能保持微笑;而每次当记者提到中国,奥尔默特总是非常动情,因为他念念不忘中国人民对他的家庭和成千上万犹太人的恩情。 父亲曾在中国当老师 祖父母葬在了哈尔滨 奥尔默特向记者展示了书房里的一张照片,那是他父母上世纪30年代在哈尔滨的合影。奥尔默特说:“中国接待了我父母,他们在中国长大、接受教育,他们说中文。所以我有中国背景,我从他们那儿继承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在以色列长大的孩子,中国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这次访问中国,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回家。” 奥尔默特说,父母经常给他讲当年在中国的生活。他父亲那时在当地一家学校当老师,用中文给中国学生讲历史。二战前奥尔默特的父母回到了以色列,但中文仍是他们沟通的重要语言。 奥尔默特说,20世纪初,大批俄罗斯的犹太人逃到中国。二战时期,中国再次向遭受屠杀的欧洲犹太人敞开大门。以色列现在仍非常感激中国人民。他说这次行程太紧,无法去哈尔滨给祖父母扫墓,但他表示,“下次访问一定会去。” 奥尔默特爱好体育,这次中国政府特地为他安排参观北京正在建设的奥运场馆。奥尔默特对这样的安排十分满意,他说:“中国人为奥运会建设的场馆非常特别。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最壮观的奥运会,对此我丝毫不怀疑。” 要在广东建代表处 看重中国大国作用 “一些以色列人跟我抱怨,说中国人现在也很有竞争力。我说,中国人很好啊,他们有竞争力,我们就给他们机会,当然我们也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机会。”奥尔默特说。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进一步扩大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 奥尔默特还介绍说,以色列已决定将在广东增设代表处。目前,除了在北京的使馆,以色列在上海也有领事馆。广东代表处成立后,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以色列设立代表机构最多的国家。 奥尔默特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一个政治大国。以色列欢迎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以色列会“认真考虑中国的态度和立场”。 奥尔默特对中以合作充满期待,他说:“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两个古老文化结合,加上中以人口有13亿(中国人口)零700万(以色列人口),你想想,这是一股多大的力量。” 到中国扫墓眼泪汪汪 要以国百姓牢记恩情 近日,本报特约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犹太人研究中心主任曲伟。2004年6月,奥尔默特第一次到哈尔滨,期间曲伟一直陪同。 据曲伟讲,奥尔默特在哈尔滨期间一直非常激动,特别是当他站在祖父母墓前,“他的眼眶里噙着泪花,但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奥尔默特告诉在场的人,中国是最善待犹太人的国家,他能为中国做的却不多。 曲伟还告诉记者,2005年8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向奥尔默特推销《犹太人在哈尔滨》画册时半开玩笑地说:“以色列有500万犹太人,是不是每个犹太人都可以买一本?这个数字是不是比较大了点?”奥尔默特则幽默地回答:“这个数字一点都不大,每个犹太人都想知道这段历史。我给您找以色列相关的机构扩大发行,让每个以色列人都知道这段历史。您还可以制订一个更大的发行计划。” 采访奥尔默特安检要两小时 跟奥尔默特的采访定在1月5日中午12点,但是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通知我们10点之前就抵达总理办公室接受安检。 以色列总理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目标,只要有他出席,安检总会格外严格。 当日,安检人员先是查看了记者的护照和记者证,然后又把我们几个中国记者分别叫开问话。问题内容包括身份、工作、去过什么地方、有没有巴以朋友,甚至是否结婚、爱人从事什么工作等等。 之后,工作人员用试纸擦我们的设备,将试纸放入特殊的机器进行化验,检查有无危险物品的痕迹。稍大一点的设备,如照相机等,都必须拆开镜头、电池进行检查。这一切之后,再将所有物品在X光机中过一遍,安检才算结束。 经过层层检查,我们终于坐专车来到奥尔默特的家。奇怪的是,奥尔默特官邸门口没有任何安检。原来一般人根本到不了这里。门外有多处哨岗,其中有一处还架着机关枪。 中午12点,我们准时走进了奥尔默特的家,立即被一种温暖的气氛包围。柔和的灯光,典雅的摆设。早就在书房等候的奥尔默特见到我们,立刻站起身来,满面春风地伸出了手。(本报驻耶路撒冷记者 廖吉波 本报特约记者 武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