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危险与核威胁并列 科学家拨快"末日之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0:37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末日之钟”设立近60年来,它一直警示世界距离毁灭的远近,时钟上的午夜零时,意味着毁灭时刻。管理时钟的科学家组织17日把分针拨快2分钟,指准表盘距离零时5分钟的位置。

  “末日之钟”指针变化通常与核武器威胁相关,但这一次,科学家首次把全球变暖的危险与核威胁并列,警告人类面临的威胁。

  越洋发布

  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1947年设立了“末日之钟”。这个杂志最初创立于1945年,当时只是一群担心世界爆发核战争的物理学家的业务通讯,但逐渐发展成集合一批科学家的组织,致力于研究人为因素对于人类文明生存的威胁。

  本月17日,《原子科学家公报》组织在一场史无前例的越洋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时53分调至晚11时55分。

  新闻发布会在美国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和英国伦敦的英国皇家学会同时举行。《原子科学家公报》执行董事肯尼特·本尼迪克特女士在华盛顿会场宣读了这份杂志的声明,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斯蒂芬·霍金则在伦敦会场通过语音合成器发表致辞。

  科学家警告毁灭性灾难的源头集中在两点:核武器威胁和气候变化对人类栖息地的破坏。

  这次“末日之钟”经过调整后,指针处于冷战以来距离午夜零时最近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警告人们,人类已经处于十多年来的最危险时期。

  气候威胁

  本尼迪克特宣读声明时形容人们正处于“第二次核时代的边缘”,这一情形由于朝鲜、伊朗对核技术的寻求、美国恢复核武器研究的论调、核原料无法得到妥善保管以及美俄手中拥有的大约2.6万件核武器等问题所导致。

  声明警告说,如今的核武器,每一件的破坏力都比投向广岛的那颗原子弹要强8到40倍,当时的核爆炸杀死了10万人、毁灭一座城市,如今50件核武器可以杀死两亿人。

  不过,这份声明说,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威胁的可怕水平”,这种威胁的效果“也许在短期内不如核爆炸造成的毁灭那样强烈”,但在“今后30年或40年的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造成急剧伤害”。

  霍金在致辞中也说:“作为科学家,我们了解核武器的威胁及其毁灭性后果,我们也正在了解,人类活动和技术正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气候,可能对地球生命造成永久性变化……有一种共识,我们正在使气候变糟,这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尽管这种威胁目前不如核武器可怕,但从长远看,我们视它为一种严重威胁。”

  霍金还说:“作为世界的公民,我们有责任提醒公众注意,我们每天的生活伴随着不必要的风险,如果政府和社会不采取行动消除核武器、避免气候进一步变化,我们可预见到极大的危险。”

  几度调整

  参与研究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1945年创立《原子科学家公报》,主旨是反对使用核武器。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标志着第一次核时代的来临。两年后,这家杂志设立了“末日之钟”,警告世界面临紧急的核威胁。

  “末日之钟”表盘上只有4个圆点,划分从晚11时45分至零时的15分钟。

  “末日之钟”最初设定在零时差7分,近60年指针一共调整了18次,其中包括17日这次。

  每次调整“末日之钟”,决定由《原子科学家公报》董事会做出。自杂志创立以来,董事会集合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政策专家,每次做决定,他们还与杂志的赞助者委员会商议。霍金便是赞助者委员会现任成员之一。在董事和赞助者中,至少包括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1953年试爆第一颗氢弹后,《原子科学家公报》把“末日之钟”调整至晚11时58分,为迄今指针最接近零时的一次。

  冷战结束后,“末日之钟”调整到11时43分,这是距离零时最远的一次。

  印度、巴基斯坦1998年相继进行核试验,致使科学家把“末日之钟”从晚11时46分拨至11时51分。

  上一次调整是在2002年,“末日之钟”运行至晚11时53分,原因是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导条约》)以及情报显示恐怖分子正寻求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庄北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