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香米 华人经营的泰国认知符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1:47 南都周刊

  泰国香米,Hom mali rice,只在泰国北部3个府和东北部17个府最自然的土地上生长,种植香米的田叫做“望天田”,不能用任何化肥和农药,一年只能生长一次。

  就是这样原始的品种,却被最严谨和最科学的方式挑剔和筛选着。

  中国是泰国香米的最大进口国之一,年进口量约为20万吨,占泰国香米产量的十分之一。深圳就消化掉其中的50%。华人则是泰国米业的顶梁力量,从加工到出口,95%以上的产业链都是由在泰国的华人世代辛苦经营。

  刘冠捷今年53岁。在泰国,他们这个年龄的华人叫自己做“第二代”。他们的父辈是最早来到泰国的一批华侨,广泛地进入了商界和政界,成为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人物。刘冠捷父亲所创建的良记物产有限公司是泰国最早从事大米产业的公司之一,如今是最大的对华香米出口商。

  就在刘冠捷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来到泰国最北部的清莱,和兄弟一起,用最初的500泰铢(约为现在120元人民币)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火砻(碾米厂)。火砻是大米从植物变成商品的第一步,农民把收下来的稻谷卖给火砻进行脱壳和初步的抛光,换取一年的生活费用。刘冠捷还记得小时候和弟弟一起在堆满稻谷的火砻里玩耍的情景——那时候所有工序全靠手工,动力就是烧煤炭,没有大机器,一个月加工量大致是几万吨。如今,良记在清莱的新火砻月产量300万吨,是这里最大的火砻之一。那个最老的火砻现在还在清莱一个角落里默默地运作着,53年来从未停止。

  刘冠捷现在和他的兄弟经营着大米出口的生意。十多年前,他们和其他华人米商一起,开始让泰国香米走上了更多外国人的饭桌,变成人们对泰国的认知符号之一。

  离开了火砻的香米来到曼谷类似良记这样的出口商工厂。在这里,检测人员用卡尺量度每一粒米的长度,以保证一级的泰国香米长度都能达到7.3毫米。然后,经过了蒸煮实验,染色实验,淀粉含量实验等关卡,确认它们的香米身份,才能走上流水线。在流水线上,香米被三次清洗,分离出米中的杂质,然后被三次抛光,经过激光筛选把不够白的剔除,最后按照米粒的完整程度多次分离,经过了重重考验之后,才能装袋。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想得到“泰国香米”的身份出口,还要经过CCIC(一个泰国政府认可的专业对华产品出口检测机构)的重新检测,有疑问的还要被送到泰国国家DNA研究中心进行身份验证,最后才能到达中国。

  城市是各个生产链条和运输链条的终端,在这里,没有人看到过送稻谷的农民惶恐地盯着检测员手里的仪器;没有人看到巨大的生产车间里各种机器那些匪夷所思的挑剔流程;更加不可能知道华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是怎样辛勤经营着泰国的大米加工业,力求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扎根生活。

  “在泰国,经营大米产业的基本都是华人。华人勤奋,聪明,也许毕竟是客居异乡,所以始终不能像泰国人那样乐天知命。”刘冠捷说。如今,他的大儿子进入了家族企业的经营,年轻的“第三代”站在巨大而轰鸣着的机器面前,神情笃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