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崛起” 国外媒体劲吹中国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2:15 法制晚报

  

关注“崛起”国外媒体劲吹中国风

  新一期《时代》封面以中国长城和五角星为背景,封面文章大字标题为《中国:新时代的黎明》

  

关注“崛起”国外媒体劲吹中国风

  半岛电视台标志

  

关注“崛起”国外媒体劲吹中国风

  英国《经济学家》

  最新一期封面

  《时代》:中国处于“新时代的黎明” 《经济学家》:陆上强国变成海上强国 本报记者连线杂志编辑部

  关注“崛起” 国外媒体劲吹中国风

  半岛电视台重播纪录片《郑和下西洋》 专家认为美国开始“平视”我国我们应该拥有大国的心态

  近日,知名杂志美国《时代》周刊和英国《经济学家》等纷纷在重要位置推出有关中国“崛起”的报道,提出中国正处于前景灿烂的时期,将成为“强国”。

  本报记者联系了这些杂志的编辑部,了解了这些文章的出炉过程。《时代》总编称,该刊创办人出生在中国,一直对中国很迷恋,“他的激情也是我们今天的激情”。

  《经济学家》中《中国从陆上强国变成海上强国》一文的作者是该杂志驻北京分社的记者,该杂志称,任何一个外国媒体都无法忽视中国的改变。

  《时代》 中国世纪

  1月22日的最新一期《时代》杂志以“中国世纪”(The Chinese Century)为封面故事,指出中国正处于“新时代的黎明”,正处于200年来前景最灿烂的时期,必然和平崛起。在21世纪,美中双方的势力已呈现相对消长,而且早就成为定局。

  杂志创办人迷恋中国

  记者联系了《时代》亚洲版香港总部,工作人员给本报记者发了一封《时代》周刊总编理查德·斯腾格尔写来的信,他在这封信中讲述了这期封面文章的来龙去脉:

  美国《时代》杂志创办人亨利·卢斯(Henry Luce)曾经写过一篇《美国世纪》的报道,而那时的世界是“黑暗”的——那一年是1941年,正是美国加入二战的前夕,卢斯希望能通过当时的报道,激发美国人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卢斯当时充满激情,同时,他也对另一个伟大的国家的梦想和希望充满激情,那就是中国。卢斯出生在中国山东,是一个传教士的儿子。虽然他在美国完成了他的学业,但他从没有失去对他的出生地——中国的热爱和迷恋。

  看中国就像看科幻小说

  这一期《时代》封面报道包括了美国和中国两个主题,不仅探究了中国非凡的上升趋势,也探究了21世纪中美如何互相影响。

  这一期封面报道在《时代》开创了一块新的专门报道中国的“领地”。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计划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报道中国的非凡变化。

  很幸运,《时代》亚洲版的总部在香港,我们的报道队伍有着天然的优势来见证变化中的中国如何改变世界。

  比如本期报道的编辑麦克尔·伊利亚特就说:“看现在的中国,就像在科幻小说里,你能看见一颗新的行星在你眼前成形。”这个科幻故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结局,但不管世界对中国做了什么,也不管中国内部发生了什么,这一切都将在某一方面影响我们。

  我们有批“中国通”

  我们很庆幸在中国有一批精英强将。

  我们北京办公室的主管西蒙就是在香港出生的,深谙中国历史和语言,并且写过两本中文小说。艾迪——《时代》的高级编辑,他协助完成了本期封面报道,他可以讲中文。霍华德——菲籍华人,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新闻主管,也是一个老“中国通”了。本期封面上就有他的大笔挥毫。

  下一步关注中国奥运

  接下来,我们会关注中国的“迷一代”(Me-Generation,指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们),关注中国为2008年奥运会所做的准备,关注奥运会带给中国政治体系的挑战。

  我们还会写关于中美如何在21世纪互相影响的报道。卢斯20世纪的激情也是我们今天的激情。

  《经济学家》

  海上强国

  中国动向无法忽视

  本报记者联系了英国《经济学家》北京分社,获悉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叫麦杰思,是该分社的记者。分社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这篇文章是麦杰思自己策划报道的。

  对于中国这个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渐强的亚洲大国来说,任何外国媒体都无法忽视其任何一个动向和政策的改变,因此外国媒体驻中分社的报道常常会受到总部的重视。

  正在关注两会报道

  《经济学家》北京分社办公室人员介绍,由于分社的记者人数有限,每位记者每天的工作都很忙,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他们常常一天内要跑好几个地方。

  而作为一份以经济类报道为主的杂志,中国在经济领域的信息是该社记者关注的关键。北京即将召开的两会,也将成为外国驻京记者近期工作关注的重心。记者们获取有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参加中国政府各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以及参阅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文/记者 李莎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月11日报道,中国正由陆上强国变成海上强国,决心建设一支影响力大的海军。

  半岛电视台 中国周

  半岛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播出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同时,半岛台策划并制作了一档介绍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社会各方面的节目“中国周”。

  驻京分社已有5年

  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伊扎特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半岛台是在中国设立分社的唯一一家中东电视台,也是唯一的一家阿拉伯电视台。

  半岛台驻京分社自建立以来,5年内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半岛台驻其他国家分社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了其他国家通讯社驻京办事处的发展速度。

  纪录片受欢迎重播

  据伊扎特介绍,随着中国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半岛台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已播出介绍中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中国周”节目,半岛台2007年将推出更多介绍中国的节目。

  伊扎特说,半岛台2006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播出了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在阿拉伯国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于是在2006年年底又重播了一次。半岛台也因此成为首个播放中国电视台节目的阿拉伯电视台。

  邀中国记者去总部

  半岛台2007年将以更多的形式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比如组织一个中国媒体代表团,邀请中国各个地方电视台的代表前往半岛台在多哈的总部。

  另外,半岛台2006年组织了第一批阿拉伯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前往中东最大的媒体培训中心——多哈半岛培训中心,参加专业的语言和媒体从业培训。

  目前,第一批中国学生已学成回国。半岛台还将组织更多的中国学生到多哈参加培训。

  文/记者 李莎

  其他关于中国的报道

  《德国之声》

  2006年12月28日发表了题为《“龙”视眈眈:中国正在磨砺科技之剑》的文章,文章称中国2006年在科研领域的投资跃居世界第二

  《金融时报》

  2006年12月,在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度最佳商业书籍评选中,《中国震撼世界》突围而出

  解读·新闻专家

  中国发展影响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今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不可忽视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变化影响到了西方社会,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关注也是符合逻辑的。

  喻国明认为,西方社会对中国是否和平崛起及中国政治安全等方面保持关注,甚至警惕,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这种现象。首先,我们应该理解,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媒体有自己的行为逻辑和报道角度,在对中国的报道中出现负面倾向也不为怪。同时,我们在向国外传播信息的时候,应该改善一下传播方式,以西方人习惯的方式向他们传播,让世界更加全面、真切地了解中国。

  不用担心“中国威胁论”

  “目前,中国跟世界的沟通渠道更多了,人们对中国的了解更加贴近,更加全面均衡了。媒介并不能决定人们对中国的理解。”喻国明说。

  我们不要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引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事实本身远远比传媒的报道性质重要。我们能做的是对报道做正确的解读,做信息的补充和疏导。

  解读·政治专家

  美国开始“平视”中国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对美国媒体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今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逐渐增加对中国的报道幅度是正常的。

  美国媒体深知中美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随着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希望了解中国,美国媒体的报道也便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兴趣。

  “目前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已经与先前不同了。”张国庆说,现在的报道多为正面的报道。

  美国开始“平视”中国,而不像先前多是把矛头指向中国的落后、保守,甚至妖魔化中国。而曾经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也在这几年越来越没有市场。

  我们要拥有大国心态

  张国庆说,美国媒体关于中国正面的报道多了,客观上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其一是,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意识到应该与中国共同发展,一起成长。还有一种解读方式就是面对中国的发展,很多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人猜测,有人不安,有人甚至开始防范。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张国庆说,“随着我们国力的变化,我们的心态应该变得更加成熟、豁达。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有一种大国心态,变得更加自信,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和压力。”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记者 王燕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