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之外的对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0:14 《环球》杂志

  “泥潭”之外的对手

  美军在伊拉克的挫折,严重影响了其在全球范围内行动的能力和可信度。这给美国在各个地区的对手或潜在对手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在中东,伊朗的强硬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美国现有能力的判断。就连美国人自己也对此心知肚明。1月15日,防长盖茨表示,伊朗认为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所以才采取一些与此前不同的政策。

  盖茨明确指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向海湾地区增派的航母战斗群和“爱国者”导弹部队就是要向伊朗表示美国仍然“有实力”。但是,伊朗有弹道导弹等一系列反击手段,即使不能攻击美国本土,还可以攻击美国在中东的基地。此外,伊朗还有实力阻碍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航运,这些力量是美国单靠空中打击所无法消除的。

  要彻底摧毁伊朗的反击力量,只能依靠地面进攻,最起码完成所谓的“政权更迭”才行,但是美国手头的这点兵力显然远远不够。

  在东北亚,朝鲜的态度也似乎与此相关。“以超强硬对强硬”的表态其实并不用兑现,因为眼下的美国显然无法“强硬”起来。

  美国常驻东亚的陆军部队主力是第2步兵师和陆战3师,其中第2步兵师长期驻于“三八线”以南,是美军在朝鲜半岛部队的核心。伊战开始后,这两个师的下属部队不断被抽到

伊拉克,很少有全建制在东亚待命的时候。就连原本为东亚方向准备的预备队——驻夏威夷的第25轻步兵师,也忙于伊拉克事务而无暇他顾。

  要对朝鲜实施地面进攻,美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美国国内也有高层人士主张以空中打击把朝鲜的核设施摧毁了事,但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朝鲜的弹道导弹等反击手段较为成熟,美军在日韩的基地均在朝鲜导弹射程内,其实已经成了朝鲜手中的“人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想“大打”没有实力,想“小打”担心报复,完全不打又觉得颜面受损。朝鲜核试验后,美国的表态相当低调,也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中东和东北亚,是美国传统的两个预想战场。冷战时期,美军的战略目标一直是能够同时在中东和东亚打赢两场局部战争。十几年前,美军能够以70万联军(其中主要是美军)横扫幼发拉底河,靠的是一支准备与百万苏军在中欧打世界大战的陆军。如今的美军,即使把全部家当凑上去,也无法恢复当年的气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4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