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严词批美意味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10:56 河北日报

  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10日措辞严厉地抨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滥用武力、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元首对美国最为严厉的批评。普京的这一番话折射出近来俄美关系的微妙变化,意味深长。新华社驻柏林、莫斯科和华盛顿记者对此进行了解读。

  普京语惊四座

  驻柏林记者时翔、金晶慕尼黑报道:

  普京总统是排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之后的第二位发言人。在开始他的题为“俄罗斯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的演讲前,普京表示,由于这是一个开放的自由论坛,因此他将抛开一切繁文缛节,好好谈谈他的想法。

  普京在发言中将大部分批评都集中在美国头上,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藐视国际法基本原则并挑起新的军备竞赛。他表示,“美国差不多在所有领域都超越界限”,而且“总是试图使用各种手段来实现政治观念”。普京在批评美国滥施武力时说:“过度使用武力是缺乏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表现。这种以伤害人权为特征的武力行为会让人人感到自危,会让一些国家试图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控制的单极行为会导致悲剧出现。和过去相比,这会使更多的人深受其害”。

  普京还批评了北约东扩。他指出,北约过去曾承诺,不会在德国东边部署军队,俄认为这是北约对俄安全所作的保证,但如今北约军力已逐渐逼近俄罗斯。“这具有挑衅意义,会削弱俄罗斯和北约的政治互信”。

  普京的讲话可谓语惊四座。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对普京批评北约表示“失望”。

  普京“出击”的战略考量

  驻莫斯科记者宋世益:

  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对美国和北约提出的强烈批评,其措辞之严厉、口气之强硬是过去少有的。他的讲话在一定程度上再次折射了俄与美国和北约关系的现状,表明双方在一些核心价值观和根本利益上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

  总的看来,双方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存在分歧。俄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反对滥用武力。而美国则不断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单边行动,这自然是欲重整大国雄风的俄罗斯所不能接受的。

  具体来看,普京还强烈抨击美国在东欧部署战略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和北约东扩,在科索沃问题、伊朗核问题上再次与美国保持了距离。毋庸置疑,美国一旦在东欧部署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将使俄欧洲部分领土完全暴露在美国的炮火之下。北约东扩进一步压缩了俄战略空间。而科索沃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俄担心在独联体一些潜在冲突地区引起连锁反应。在伊朗核问题上,俄也有自己的利益。这些具体问题都涉及俄根本利益,普京反应强烈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另一角度看,普京能挺直腰杆,大声对美国说“不”,也是俄国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俄意在提醒美国注意俄罗斯的分量。

  美反应节制背后有苦衷

  驻华盛顿记者李学军:

  此间媒体指出,这是普京对布什政府发出的最严厉的批评之一。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则称,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领导人发表的对美国“最具攻击性的”演讲。但出人意料的是,美国官方反应并不强烈。白宫发言人斯诺和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都没有出面,只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德罗出面发表声明称,普京对美国的指责是“错误的”,美国对此感到“惊奇和失望”。声明还强调,美国希望继续在诸如反恐和削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传播和威胁等重要领域与俄罗斯进行合作。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普京批评言论反应节制背后有难言的苦衷。首先,美国在伊拉克已经深陷“泥潭”。美国虽屡屡批评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民主倒退”,但解决伊拉克问题是美国的当务之急,布什政府不愿在此时同俄罗斯交恶。其次,美国在巴以和平进程和伊朗核问题上都需要俄的合作和帮助。联合国安理会在2006年12月23日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朗实施制裁,并要求伊朗在60天内中止铀浓缩活动,否则将考虑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现在距2月23日这一期限越来越近,但伊朗丝毫没有中止铀浓缩活动的迹象。美国要想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就必须得到俄罗斯的配合及合作,自然就有求于俄罗斯。

  尽管如此,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竞争态势不会改变,美国将继续通过北约扩大等手段“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俄罗斯为维护自身利益也会不断采取动作,美俄之间既争斗又合作的态势将继续进行下去。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