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可比政界高官出场费用堪称天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06:10 都市快报

  

地位可比政界高官出场费用堪称天价
法国名厨博古斯

  近日,世界顶级厨师中的80多人汇集在摩纳哥,为法国名厨保罗·博古斯庆祝81岁大寿。参加这次盛会的不仅有巴黎顶级宾馆默里斯饭店的掌门亚尼克·阿勒诺等众多法国美食大师,还有从日本、美国、意大利专程赶来的厨艺名流,可见法国名厨的号召力有多大。

  知名度不在演艺明星之下

  在法国这个有着悠久美食文化的国度,烹饪是一门艺术,名厨更被奉为大师,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一点不在演艺明星或政客高官之下。拿博古斯为例,他在40年间,年年都被西方餐饮界权威《米其林指南》评为三星级厨师,这对于一位厨师来说,无疑意味着巨大财富和荣誉。

  多年来,出生里昂的博古斯不仅把餐厅开到了法国乃至世界的数个城市,更在故乡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旅馆以及厨艺学院。作为厨艺界的名人,博古斯的出镜率一点不亚于当红明星。身着白色制服、头顶厨师高帽的博古斯照片也成为其餐厅最好的招牌。

  重大场合的贵宾

  法国名厨们不仅在平时受到公众普遍的尊敬,而且常常被社会名流邀请担当重大活动的“掌勺”。不过,要尝到这些“厨神”亲自操刀的美味佳肴,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为此,邀请者不仅要出得起天价出场费,还要像对待明星一样把这些“大腕”的行程安排得妥妥当当:私人飞机、名牌轿车、豪华游艇等几乎是家常便饭。

  这种礼遇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的认可。按照惯例,每次盛宴之后,主办者都会特别把主厨请出来,隆重地介绍给宾客。无论宴请的主题是什么,在这一时刻,厨师是全场唯一的焦点、无可争议的明星。

  职业荣誉和生命一样重要

  当然,要获得这一地位也并非易事。在法国,成为厨师需要经过专业学校的培训和长期的艰苦实习。之后,要想在各种比赛和评选中脱颖而出,还必须具备超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功成名就后的“终身保险箱”是不存在的:再大牌的名厨也要面对每年《米其林指南》和其他权威评比的考验。数年艰辛铸就的荣誉可能因一次重大评选中的失利而毁于一旦。2003年2月,名厨贝尔纳·卢索瓦的自杀事件震惊全法,一些人推测,这与其餐厅在米其林评选中降级有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在法国要想成为名厨,并不只是“十年磨一剑”的付出,而需要一生的不停打拼。与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和所承受的压力相比,再高的荣誉也显得微不足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法国人对厨师如此尊崇的原因吧。

  ■新闻链接

  意大利人特羡慕厨师

  意大利人最羡慕的四大职业之一就是大厨。

  在罗马出名的餐馆里,厨师的大名总能堂而皇之地挂在公告栏上,和老板平起平坐。2001年,英国王储查尔斯为吃上一顿正宗意大利菜,恭恭敬敬把罗马名厨斯弗泽利请到其别墅,不但亲自设宴款待,还特意请来钢琴家在席间奏乐助兴。

  意大利大厨地位如此之高,是与该国历史分不开的。当年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国势强盛,上流社会追求奢华享受,对美食格外讲究;进入中世纪,意大利境内邦国林立,贵族世家众多,无不以拥有高厨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因此涌现出美第奇家族那样重视美食研究和宴会礼仪的豪门。

  在他们的促进下,意大利大厨和他们的美食一道,渐渐从厨房登上厅堂。当时的平民只要能成为烹调料理高手,就有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因此全国上下沉浸在烹调研发的乐趣中,并将餐饮业的发展推向鼎盛。

  西班牙为大厨树碑立传

  在欧洲,手艺精湛的大厨是各国的抢手货,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追捧。不过,要说追星追到为其树碑立传的地步,恐怕只有西班牙人才有这份热情。

  距离马德里80多公里处的塞戈维亚,是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城市的街心花园里竖立着一座雕像: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右手举着盘子,面前的桌上摆着4只烤乳猪。这位老人就是名扬西班牙的大厨坎迪多。说到这座雕像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在西班牙西北部地区,烤乳猪向来是一道响当当的菜肴,而坎迪多做的烤乳猪更是皮脆肉嫩、奇香无比。为了向食客展示乳猪的酥脆,坎迪多特意在上菜时用盘子代替刀具切割猪肉。后来,为纪念这位烤乳猪高厨,有些人计划将其成功经验写成书籍。当地人还专门以他举盘切肉的形象制作了一座雕像。如今,这座雕像已经成为塞戈维亚城的著名象征。

  据记者了解,在西班牙,知名的厨师年收入能达到数十万欧元,而且有些厨师还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和办公楼。

  据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