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媒体称美国国会对华姿态将趋于强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11:07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日本《世界周报》2月6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评析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作者是日本防卫省事务官三石浩贵。文章认为, 美国国会对中国的姿态将发生趋于强硬的微妙变化。并认为,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将成为今后双边关系关注的焦点。文章摘要如下。 由于美国民主党重新成为国会的多数党,而该党又是人权派和对自由贸易持怀疑态度的人占多数的党,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国会今后的对华姿态将趋于强硬。然而,在展望今后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时,我们需要回顾2005年时美国国会的对华态度,并对其背景进行分析。 因此,美国国会对中国的关注度骤然提高,甚至让人想起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那种“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时代。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与90年代明显不同的新现象,比如一些集团公开支持推动美中关系的发展等。可以说,这种现象预示着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将发生变化。 鹰派构成逐渐转变 导致近年来美国国会对华姿态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可以说是新老议员的更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新世纪初,以原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为主的一些老共和党议员相继退出政坛。这些人大多是从冷战时期开始就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反共、反华派。他们不仅主张在军事、人权等领域对中国采取敌视姿态,而且坚决反对给中国最惠国待遇并热心支持台独。 取代这些老牌反华议员的新型对华强硬派议员,具有在单一问题上对华姿态强硬的特点。他们一方面要求中国尽快解决“贸易不公正”问题,另一方面也迫使美国政府加大对华压力,但其焦点始终对准的是贸易领域。因此可将其称为“单一型”对华强硬派议员。 其代表人物如民主党的舒默和共和党的格雷厄姆。2005年4月他们提交的对华关税惩罚法案得到了参议院2/3赞成票的支持。他们认为,中国操纵汇率是造成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罪魁祸首。因此,他们一方面声称“虽然并不想以关税报复中国,但也不能对中国操纵汇率的行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又强调“停止操纵汇率,严惩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也是符合中国自身利益的”。 由此可见,与那些从心里厌恶中国体制的老牌“反华派”议员相比,这些新型对华强硬派议员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它预示着经济问题将成为美中之间焦点问题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小组”值得关注 从2005年到2006年,美国国会中相继出现了与中国相关的各种议员团体。这也表明,以经济问题为主,美国国会对华关注度不断提高。 2005年6月,美国众议院成立了一个旨在处理美中问题的组织———中国小组。这个由40名众议院议员组成的组织,不仅公开强调加强对华贸易和对华介入的重要性,而且其成员还与中国驻美大使举行定期见面会。迄今为止,美国国会中只有反华团体,却从未出现过明确主张发展美中关系的团体。因此,在中国看来,该组织的形成是一 种值得肯定的新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组织的出现与中国为了消除“中国威胁论” 而开展的院外活动,正在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态势。 2006年1月,参议院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组织,叫做参议院中国工作小组。它由共和党议员科尔曼和民主党议员奥巴马共同担任牵头人,其宗旨是为了加深对中国的研究。尽管眼下还难以对这个组织进行定性,但从其成立的基点“推动美中两国立法机构的交流”的角度来看,不妨认为它不会成为一个对中国采取敌视姿态的组织。 强硬势力背景复杂 以上所说的是美国国会对华姿态中出现的新现象。但是另一方面,一如既往的倾向依然存在。比如,以众议院新议长佩洛西和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兰托斯等人为首的“人权派议员”仍在不遗余力地谴责中国。在2006年6月举行的众议院全体会议上,由人权派议员提交的三份谴责中国的决议案,在一天之内均以压倒多数赞同票获得通过。 此外,对华军事强硬派和亲台派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前者指责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缺乏透明性,谴责中国向中东地区出售武器。后者主张美国应增强对台湾的防卫力度,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在2002年至2003年间,参众两院的亲台派议员联合组成了可称之为“台湾议员联盟”的组织。该联盟的成员分别占参议院议员总数的1/4和众议院议员总数的1/3,成为美国国会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势力。 同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一方面对中国采取军事强硬派或亲台派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支持发展对华经贸关系的议员也不少。比如,目前众议院的美中问题组织“中国小组”成员中,就有40%的人都是“台湾议员联盟”的成员。 与众议院中国小组同时成立的,由34人组成的可称之为“中国议员联盟”的组织,虽然声称“既不亲华也不反华”,但其中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却在军事及人权问题上对中国采取严厉姿态。2005年夏季,强烈反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美国石油公司计划的,大多是该联盟的成员。此外,有11名议员同时属于上述两个不同的与中国问题相关的团体。可以说,这一方面表明了美国国会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美中经济关系的错综复杂。 四大焦点引人瞩目 一、民主党为多数派的美国国会对华姿态 在美国总统所属的政党不是国会多数派政党的情况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常常成为两党政治斗争的工具。因此,不难设想,今后民主党将把政府的对华政策作为攻击对象。况且在过去的10年中,民主党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特别是在贸易和人权问题上,对华姿态强硬的佩洛西就任众议院议长之后,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将比以往更加强硬。 二、对华强硬派议员的影响力 首先,美国国会中对华强硬派的历史悠久。尽管其成员不断变化,但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国会中对华强硬的潮流就一直持续至今。只要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发生变化,就很难设想美国国会中会消除这种噪音。而且在这一派中,既有得到工会和市民团体支持的“左派”人物,也有代表宗教右派、军事强硬派乃至超党派团体的人物。尽管其人员构成复杂,但在对华贸易的最惠国待遇等重要法案审议时,却常常采取联合行动。 不过,从以往的历史来看,那些从人权、安保、台湾等各种角度提出的反华性法案,很多都因遭到了贸易促进派的顽强抵抗而变成了废案。因此恐怕可以说,虽然对华强硬派在对政府的对华政策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影响力。 三、对华贸易促进派及对华介入支持派今后的走势 美国方面如何评价中国对侵害知识产权问题的态度,恐怕是决定今后对华介入支持派对中国采取何种态度的关键之所在。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如果那些从事对华经贸的企业从中国得到的利益,远远大于因知识产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损失,那么侵害知识产权问题就不会成为举足轻重的大问题。 四、国会对华姿态的变化趋势 最后,本文想再次强调的是,美国国会对华姿态的变化,并非仅仅是由于冷战型的反华派人数减少等人为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美国对华经贸关系复杂化这一客观因素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恩惠的选区在增多,另一方面因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而利益受到损害的选区也在增加。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议会中的亲台派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华强硬派。因此,若像以往那样仅从人权、台湾和安保的角度来评价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显然已经是不全面的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