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下跌,我们也损失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03:40 东方早报

  “35年前,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为两国建交奠定基础的《上海公报》;再往前的35年,上海人民正在遭遇残暴的侵略和占领。所以,谁又能预测35年后,上海将是怎样的景象?”曾被称为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操盘手”的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21日在上海说。

  上个月28日,《上海公报》刚刚迎来签署35周年纪念。时隔三周,佐立克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上海市美国学会的邀请,在《上海公报》的签署地———锦江小礼堂发表名为《从上海公报到全球利益攸关者》的演讲。佐立克在采访中提到:“这些年来,国际法也在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国际社会的融合在增加,如果大家不谈这些共同的利益并进行互动,我们也就很难解决诸如移民、反恐等问题。因为有些问题不会因为一道边境线而割裂,你看,上海股市下跌,我们不也损失了美元。”

   珍贵政治“遗产”

   虽然这位又高又瘦、留着两撇金色大胡子的美国人在2005年6月“弃官从商”,但对中国来说,他的影响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而他最珍贵的政治“遗产”,莫过于2005年9月,他在纽约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演说中,提出“利益攸关方”这一全新概念。“利益攸关方”的提出,明确指出中美两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而此前,在布什执政的四年多时间里,白宫对中国的看法和定位模糊不清,在“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之间摇摆不定。有观察家这样评析佐立克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的基本立场:中国崛起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美中两国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作用,彼此应适当地运用力量和分担责任。在他21日的演讲中,同样阐释着上述理念。

  重新定义美中关系

   佐立克以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苏丹问题为例,分别阐述了中美在这些国际事务上的共同利益和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他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如果中国能运用自身拥有、而美国欧盟等别国无法施加的影响来更好的参与,中国的威望,或者说“软实力”也必将获得很大提升。而在能源安全问题上,佐立克指出,能源供应的安全对中美两国的社会发展和稳定都有很大关系,但能源既是双方“冲突的焦点”,也可以是双方“合作的舞台”。“即使两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我们在寻求例如核能、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改善气候变化、遏制全球变暖,以及石油战略储备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佐立克说。

  “《上海公报》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起点。它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中美重新发现了对方。如今,虽然我们仍在努力了解对方,但我们的双边关系已更成熟,更多层次。公报正视了两国关系建立的战略框架:在1972年,那就是共同反对苏联霸权。而现在,我们需要以‘共同赞成什么’来重新定义美中关系。”佐立克说,“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出了‘利益攸关方’。我这么说,不是想给中国划定一个框框;而是我认为,凭借中国现在的成功、它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国有兴趣与其他大国一道,为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体系去努力。”

  “崛起的大陆会像磁铁一样吸住台湾”

  演讲结束后,佐立克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对台政策更加清晰

  记者:你提出中美应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你所接受的哲学教育影响?你又是怎么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

  佐立克:我喜欢研究历史,历史可以给我们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和理念,历史无法重复,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美国的幽默小说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复,但会平行走。当我们要应对国际秩序的挑战时,有历史观是一件好事。例如当我们看现在的朝鲜问题,看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

  记者: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又怎么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佐立克:我知道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部分。35年前签署的《中美上海公报》中提到台湾问题时,美方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这一点没有变。我想说的是,产生变化的是美国近年来调整了对“一个中国”政策的表述方式。过去美国强调的是政策模糊性,现在则表述得更加清晰,我们明确地指出,关于台海局势,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

  我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崛起,一个崛起的中国会像一块磁铁一样吸住台湾而不是让它远离。美国也应认识到,美国在某种状态下采取某些行动,是会被认为具有挑衅意味的。

   处理美中关系相当不错

  记者:你怎么看待和评论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

  佐立克:我不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显然我是有偏向的(笑)。但是我会尽量客观地回答。

  布什政府近年来在处理其他一些国际问题上是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对美中、美印的关系处理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布什的任内,中美完成了WTO谈判,也提出了“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一新型的美中关系定义。

  有人说美国没有看到中国致力于处理好国内的发展问题,而是忧虑它崛起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崛起时,这种忧虑在美国国内同样存在,而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友国家。

  记者:那反过来,你认为中国政府在处理对美关系时有哪些成功,又有哪些失败?

  佐立克:这个问题我要谨慎回答,因为我不想显得目中无人。

  如果放眼全世界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就会更加认识到中国25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有多么了不起,这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中国政府领导人对于自身崛起带来的影响是相当清醒的,以前中国还不是很擅长利用多边外交渠道,而现在对这一点已经应用的相当娴熟,例如中国告诉南亚国家,它们可以从中国的崛起中获益,中国也积极参与到朝鲜核问题中。

  我们并没有期望中国一夜之间就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政治的一部分就是时机和时间。国际环境是否能适应中国的迅速崛起,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我当贸易代表时,对中国有一点失望的是,中国在还没有成为WTO成员国时在推动开启多哈回合谈判上发挥了作用;但现在中国对多哈谈判似乎并不太感兴趣。不过另一方面,日本对这个问题也不太感兴趣。所以我不是要提出更高的期望,但我们要看到更高的目标。

早报记者 王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