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第三次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04:10 东方早报

  1936年,出生在中国的美国新闻业巨子亨利·卢斯为新创刊的一份杂志撰写发刊词。

  这位一生都在歌唱美国精神的出版人写道:“去观察生活;去观察世界;去目击伟大事件;去看穷人的面孔与骄傲者的姿态;去看奇异的东西———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球上的影子;去看人的工作———他的绘画,高层建筑和发明创造;去看数千里外的世界,藏在墙后与房间里的人和事物、难以接近的危险情景;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们;观察并从中获得乐趣;观察并领略惊异;观察并受到教导。”

  这份杂志名叫《生活》。1936年11月23日,第一期《生活》创刊。71年后,出版巨头时代公司3月26日正式宣布,从下月开始停止发行旗下《生活》杂志的印刷版,将内容全部转移到互联网上。这是该杂志自1936年创办以来第三次停刊,美国媒体27日叹息:“《生活》又死了。”而这一次,用图片见证了美国大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生活》杂志可能再也没有复活的机会。

  14月20日寿终正寝

   《生活》创刊后以周刊形式出版,凭借其独具特色、震撼人心的照片立即引起轰动。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黄金时期,发行量超过1300万份,为玛格丽特·伯克-怀特和罗伯特·卡帕等最好的新闻摄影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然而,由于电视普及和自身拒绝与时俱进,《生活》于1972年第一次停刊。1978年,《生活》复刊后改为月刊,发行量最高达500万份,但发行量增速仍不能让期待它重回顶峰的发行商满意,2000年该杂志再次停刊。

  2004年10月,时代公司再次复活《生活》,这次它与70多家日报成为伙伴,以报纸增刊形式在每周五出版,但面临激烈竞争,而它也转型为偏重于出版和出售老照片为生。

  如今,《生活》的内容压缩到每期20页名人访问和家居窍门,最后一期将于4月20日出版。这一次,它可能再也没有复活的机会,包括1000万张馆藏经典之作的庞大图片档案将搬到网上,覆盖“20世纪重大事件和人物”,供读者免费下载,其中超过97%从未向公众公布。

  纸媒衰退广告萎缩

  3月26日,时代公司CEO安娜·摩尔说,2004年10月后的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生活》继续以报纸增刊的形式发行已经不再合适。

  “虽然读者对《生活》的反响很热烈,但鉴于报纸行业的衰退和报纸副刊广告增长的前景,这些反响不足以保证《生活》作为报纸周刊的进一步投资。”她说。

  在同类竞争者中,先遣出版集团旗下的《旅行》杂志和甘尼特集团旗下的《美国周末》已经领先于《生活》。《旅行》与400家报纸一同发行,发行量达3200万份。《美国周末》发行量达到2300万份,合作伙伴有612家报纸。而《生活》的发行量仅为1300万份,合作报纸103家。

  尽管如此,根据《传媒周刊》统计,三家杂志今年前三月营收都有亏损。《旅行》下降1%,《美国周末》下降12%,《生活》下降了约10%。

  盲目依赖高端品牌广告

  实际上,关于《生活》停刊的传言在过去两年里从未停止过,但总编比尔·夏皮诺称他“到上周才听到风声”。他表示,已尽力提升《生活》的品质,但将其作为报纸增刊发行的策略不合时宜。“笼罩报纸行业的阴云使其不能成为一个做广告的诱人选择。”他说。

  《旅行》的总裁兼发行人兰迪·希格尔认为,时代公司不应把《生活》的问题归咎于报纸。尽管报纸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它们上个月的收入急剧下滑,但“《生活》缺乏成功的能力是另外一个问题”。

  希格尔赞赏《生活》的编辑策略,但指出它丢弃了杂志增刊的传统广告商,这些企业通常在诉求于消费者购买冲动的饮食和减肥行业。“他们等于公开宣称不需要直接反应广告商和包装食品广告商的支持,而这两类对于我们是最大的业务。”他说,“《生活》觉得他们可以更多地依靠高端品牌广告。”

  《美国周末》总裁兼CEO玛西娅·布拉德则认为,《生活》因为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和同时进入多个大型市场的策略而面临高额开支。

  《生活》之后的生活:下一个轮到谁

  对全世界读者来说,《生活》杂志早已深入人心。它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名的新闻摄影杂志。美国电视界传奇人物唐·休伊特曾说:“在美国的每一张咖啡桌上都有一本《生活》杂志。”

  经历三次生存危机的《生活》如今仍然在为生存而挣扎,时代公司再次结束了它的生命,这又是杂志黄金时代结束的一个象征性事件。

  被电视一度逼上绝境后,《生活》又遭遇了数码照相技术和互联网。与它同病相怜的还有绝大多数基于纸张的报纸和杂志。就在3月26日,《时代》杂志正式改版,希望吸引更多网民成为读者。法国出版巨头桦榭菲力柏契集团也宣布,将停止著名电影杂志《首映》印刷版在美国的发行,把内容转移到互联网。同样,英国发行商Emap也要结束《男人装》杂志印刷版在美国的生命。

  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吗?下一个轮到谁?

  显然,以时代华纳为首的出版集团正在严肃地看待出版业的现状,但是把互联网广告看作杂志衰退原因的想法可能过于简单,它只是众多导致纸制杂志难以吸引注意力和购买的原因之一。

  以时代公司的《人物》杂志为例。在最近于华尔街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时代华纳公司表示《人物》运营良好,每个月有500万到600万人访问杂志网站,而4100万读者订阅了印刷版,该品牌似乎充满了生存的机会。

  或许看着《生活》的逝去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但一个处于半衰期的报纸增刊如同只剩一条腿的生命。为了传统出版业的继往开来,时代华纳这样的企业不得不严肃对待现有的资产,寻求有利可图的项目,吸引上网的人以及不那么上网的人。

  连线王文澜:时代变了

  早报记者周云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对《生活》杂志有很深厚的感情,虽然没有跟该杂志有过合作,但我在美国的时候经常阅读。”昨晚早报记者连线了身在香港的中国著名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

  王文澜回忆第一次翻开《生活》时的情形至今仍激动不已:“整个人眼睛顿时一亮,这本杂志让我感觉有读不完的镜头。这是一本既有新闻性又有纪实性的杂志,每幅照片都拍得很细腻,很有味道。”

  王文澜说:“时代变了,网络逐步超越平面媒体是大势所趋。平面媒体印刷、纸张成本很高,而且慢。网络很迅速,我把摄影作品一贴上博客,大家马上就能看到。”不过他也坦言,自己还是更青睐在传统平面媒体上展现自己的作品,“感觉不一样”。

文 郑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