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如何实现战略互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4:19 世界新闻报

  藤原秀人:朝日新闻中国总局局长

  刘军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经济问题研究学者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共同利益增多 ■分歧摩擦犹存

  温家宝总理即将对日本进行访问。这次访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发表共同文件的形式,确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个全新的概念引起了国际关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到底会有哪些内涵,会对中日关系有什么影响?本报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日本朝日新闻的藤原秀人、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刘军红对此作出解读。

  中日互惠的内涵很丰富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回避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这次日方提出发展战略关系,是有新的考虑的。

  刘江永: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回避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在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时,中日没有提出要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或者战略伙伴关系。这次日方提出发展战略关系,是有新的考虑的。

  战略一词在国际关系中包含有长远、全面的意思,那就是要从长远来考虑中日关系,而不是一种短暂的,暂时角度去看待中日关系,而互惠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合作。

  我个人认为,从中方角度而言,战略互惠关系首先是在中日关系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积极展开同日本的合作。第二是在双边关系之外,在一些地区问题上,进行更多的协调和沟通;第三,在一些全球问题上,中日双方都可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刘军红:战略互惠关系的这个提法很新鲜,比较适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中日两国现在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如能源、环境和金融安全等,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原来的经济概念,向一个安全和政治的概念发展。

  如能源问题,在1999年前,世界石油的价格是处在一个相对低的价格,这样石油进口对中日两国都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2000年后特别是

伊拉克战争后,石油价格不断突破历史性的大关,石油价格增长的存量对中日两国的发展已经构成一个威胁。这样能源已经超越经济领域的概念,而成了一种政治问题。环境问题也一样,如果北京春天出现黄尘,那尘土就很可能飘洋过海。

  这些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之间更高层次上的战略对话。在东亚地区,中日两国都处于重要位置,中日两国能否推进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本身就变成了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藤原秀人:在日本内部就怎样理解战略一词,有一些混乱。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提出战略,那么中日关系就不要提友好了,因为友好与战略不是同一个概念,日中友好这个词用了几十年了,而战略是刚刚提出的,日本人还没有习惯战略这个词。

  尽管日本人对战略这个词有一些疑虑,但对互惠这个词很快就接受了。因为很多日本人在中国挣了大钱。有些日本人尽管没有直接到中国来工作或者投资,但通过卖给中国产品,或者身边有与中国有经济关系的朋友,也切实感受到与中国交往的好处。

  其实这种互惠关系在日本和欧洲,日本和美国之间早已存在了,但中日互惠关系现在才被日本老百姓所理解。就像温总理说的,中日之间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这都是看得见的,因此日本方面切实希望与中国在这些领域进行交流。有了这样的互惠关系,日本政治家是无法破坏日中关系发展的。

  刘军红:从经济合作上来说,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存在很大的空间。在东亚地区,日本想从地区制度一体化方面去整合东亚经济,中国更倾向于在WTO框架下进行合作。

  中日在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已变成了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

  目前,在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方面,日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日本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中国的市场能否向日本打开,将关系到日本这两个产业的未来,对日本这两个产业的升级是个机遇。从这个层面上说,构建战略互惠关系实际是要构建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

  历史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日本不论保守主义者还是其他团体和派别,都认为中日关系十分重要,有了这种共识,日本才达成了一致在当前推动发展中日关系。

  刘江永:历史问题实际指的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历史的问题。一些日本人对这个问题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日本领导人已经在各种场合表示深刻的反省。

  对待日本认识历史的问题,我认为不只是看日本领导人的表态,更多是看他的行为。日本不少领导人一方面承认侵略历史,一方面又坚持去参拜靖国神社,说一套做一套。日本领导人在会谈时可以表态道歉,但换了个领导人后又换了个说法,这让人们很困惑。在抽象概念上承认侵略,但在具体问题上却又是一个观点,比如否定南京大屠杀,比如慰安妇问题。

  日本人怎么做才能解决中国等国家对其历史问题的担心?其实最容易的做法,就是什么也别做,比如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不去炮制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不去谈慰安妇问题。

  藤原秀人:许多问题在日本内部都无法达成共识。我认为,可以允许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作为政治家却不能这样。有人说,日本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国家,那么日本要保守的是什么呢?就是安倍提出的美丽国家。虽然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全国达成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日本领导人应该有这种敏感,即日本认识历史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日本不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理性,日本将变成一个不值得尊敬的国家。

  现在,日本不论保守主义者还是其他团体和派别,都认为中日关系十分重要,有了这种共识,日本才达成了一致在当前推动发展中日关系。

  刘军红: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似乎已经成为日本政治家调节中日关系温度的一个手段,当中日关系发展比较热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就通过参拜靖国神社,来给中日关系降温。

  日本媒体也把中国对待靖国神社的立场,看作是中国打压日本的一张牌。但每次参拜都是日本方面主动参拜的,所以应该说是日本方面在打参拜牌更贴切一些。

  目前,安倍很谨慎,他一方面希望中日关系向战略方向发展,一方面又希望不至于发展失控。

  应在台湾问题上建立互信

  日本对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示担心,但日本并没有对李登辉的“两国论”表示担心,也没有对陈水扁的分裂言行表示担心。

  刘江永: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一个很好的提法,这一关系如何理解,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首先应该从最容易的国民之间的合作入手。

  但战略互惠关系是一种长远的合作,在根本的问题上如何加强信赖关系是必须的。比如对对方战略意图的定位,日本一些人老是猜想,中国强大后会不会威胁日本的安全。而日本的一些动作也引起中国的担心。

  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是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持什么态度。日本传统的地缘战略学说认为台湾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中国要是统一了台湾,日本就没有好日子过,因此认为台湾保持现状对日本是有利的。

  在中国统一问题上,日本内部还难以形成战略共识,一些人的想法是跟在美国后面,如果美国出兵,日本将提供后勤支持,那么这就是一个战略对抗。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日本必须遵守中日关系三个政治文件,日本理解和尊重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尊重中国,必须让中国感觉到受到尊重,而不是受到威胁。

  藤原秀人:在2006年中日首脑会议上,双方没有提到台湾问题。在日本内部大部分人都知道,根据中日关系的三个政治文件,应该怎么样定位台湾的地位,大部分日本人都认识到,大陆民众都是支持统一的。

  台湾的政治现在发生了变化,一些亲日本的台湾政治人士,像李登辉等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像陈水扁和他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从美国

留学回来的,我个人认为,日台关系其实没有什么发展。但大陆方面放不下这个心,明年台湾举行选举,还存在变数,我认为台湾问题不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刘江永:中国之所以这么关注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有几个原因,首先,日本是惟一一个霸占过台湾50年的国家。第二,台湾问题是妨碍中日20多年没有邦交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日本不愿意和台湾断交。第三,日本现在在对待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让中国人感到放心,日本没有一个政治家说过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的话。

  在日美同盟协议中,说了支持朝鲜半岛和平统一,但没有说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通过了反对分裂国家法,日本对此表示担心,但日本并没有对李登辉的“两国论”表示担心,也没有对陈水扁的分裂言行表示担心。

  这对与中国发展战略互惠关系是不利的。这次双方提出构建战略互惠关系只是个点题,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长期努力。(本版文章由雨田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不代表本报观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