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暴力令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02:14 中国青年报
美国校园暴力令人忧
  和烟、酒一样,枪支在美国被允许向成年人销售,枪支的价格从200多美元到500多美元不等。本报记者陈强 摄

  本报长春4月17日电 “近年来,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得十分频繁。”17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杨颖秀几次刷新网络页面,不时关注着16日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最新动态消息。

  自1986年起,杨颖秀便开始关注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并发表过专题论文。杨颖秀曾两次访美,最近一次在弗吉尼亚大学待了一个学年,该校距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大约有十几分钟的车程。

  “校园枪击事件在美国是一个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他们也有人在专门做这方面的研究,属于政府支持的课题。”杨颖秀告诉记者,美国校园枪击事件的原因极其复杂,其中,混乱的枪支管理、暴力文化、家庭环境以及学生的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几个重要原因。

  美国社会枪支泛滥向来为人们所诟病,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民间拥有枪支达两亿多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3月8日发表的《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世界第一,枪支泛滥,枪祸不断。“全美50个州,只有17个州制定了防御儿童接近枪支的法律,所以许多儿童很容易将家里的枪支带到学校。2000年2月29日密歇根州校园枪击事件的作案者,是一个6岁的男孩,他家里的枪支就放在床下,男孩伸手可及。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很多学生都喜欢将枪带到学校炫耀给同学看,为校园枪击事件的发生留下了隐患。”杨颖秀说,美国某州一个拥有8万名学生的学区里,在3年时间内就发生了157起携带武器上学的事件,占学生总数的2‰,“而在拿枪炫耀的学生中包括小学一年级学生,从美国公布的资料中可知,最小的持枪上学者只有5岁。”

  杨颖秀在美国访问时,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当时一位教授为教育管理专业的硕士生讲课,这位教授用多媒体播放了很多他搜集来的影视片断,包括广告短片,全部涉及暴力凶杀,其中一个片断是两人打架,画面上桌椅乱飞,最后胜利者露出非常得意的表情。

  美国相关课题的研究者一致指出,暴力内容充斥传媒是造成枪杀案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暴力文化把惩罚别人作为愉快的体验,影视和游戏作品经常充斥着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镜头,各种持枪犯罪活动的过程、手段、方法等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使得青少年从小就崇尚暴力,当他们的道德意识还不完善,是非观念还比较模糊的时候,很容易对刺激强度较大的两极行为进行模仿。1998年5月,美国一名15岁的男孩模仿影视片中的枪杀画面,持3支枪对着自助餐厅中的数百名师生疯狂扫射,射出51发子弹,致使两名学生死亡,22人受伤。

  “校园枪击事件不过是校园暴力的突出表现形式,暴力题材在我国各种传媒也频频出现,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少年儿童模仿暴力行为无异是一种‘教唆’。”杨颖秀说。

  青少年遇事易产生情绪波动,当心理脆弱又缺乏引导时,他们极有可能通过极端行为宣泄情绪,也导致校园枪击案的多发。杨颖秀介绍,1999年佐治亚州校园枪击事件中,一名15岁的中学生,就是因为失恋,情绪低落,而向同学密集的地方猛烈开枪,渴望通过爆发式的行为舒张心中的积郁。

  根据对众多案件的分析,杨颖秀认为,单亲家庭、弱势家庭、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更易成为校园枪击事件的潜在主角。“在心理因素方面,校园枪击事件的发生首先与报复心理有关。密歇根州2000年校园枪击案主角仅6岁,其母在一年前被从家里赶出后不知去向,父亲在狱中,这个6岁男孩向同学开枪之前说了一句话‘我恨你’,当警察调查时,他又重复道‘我恨他们’。”

  “美国的校园枪击事件,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唤起人们许多冷静的思考。在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们不能不尽早研究这一课题,警惕这种悲剧的蔓延。”杨颖秀教授指出,世界教育发展的各种动向都应成为我国教育评鉴的标的,对美国频繁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我国的教育应当引起充分的注意”。

  杨颖秀表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社会行为,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集全社会的力量形成育人的氛围,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和处于心理发展特别周期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注;三是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学生依法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学校要加强安全监管,尽可能减少校园暴力出现的几率。另外,在现实国情下,我国的

家庭教育也必须大力加强。(本报记者 彭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