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国专家称有些法国人装深沉搅乱选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09:28 新闻晨报
□晨报特派记者程艳(4月21日发自巴黎) 当地时间4月22日上午8时,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将如期开始,各地的投票站将全部开放,12小时后投票站关闭。 2007年法国大选的选情被认为比以前任何一届都更扑朔迷离。虽然在2002年大选时,曾经出现过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在第一轮击败热门候选人的意外情况,但是还没有哪一届大选能像今年这样,在投票日前一天仍然存在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首轮投票启动前一天,记者带着这一系列“谜题”,走访了法国政治科学创新基金会主席弗兰克·德比。 第一轮会出现“黑马”吗? 记者首先请德比针对首轮投票的结果进行预测。德比认为,萨尔科齐与罗亚尔携手走进第二轮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考虑到诸多不确定因素,不排除中间派贝鲁打败罗亚尔,进入第二轮的情况。 “尽管萨尔科齐和贝鲁一个是右派,一个是中间派,但是从两人的竞选纲领来看,都应该算成是中右派。中右派的整体思想比较开放和自由,对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过,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右派在欧洲选举与法国地方选举中均遭遇失败,法国这两位中右派候选人的命运充满未知数。” 至于为什么大选将至,还有多达30%到40%的选民针对民意调查声称自己还没有打定主意,德比表示,他怀疑是部分法国人装“深沉”搅乱选情。 “选民对民意调查的反应,往往并不代表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其实很多选民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投谁的票,但是他们想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聪明、成熟、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需要深思熟虑,因此迟迟不肯表露自己的态度。” 选民最关心什么问题? 看准法国选民对法国社会现状的不满,两大主要候选人都大张旗鼓地呼吁社会变革,“与过去决裂”。但是,从去年“首次雇佣合约”的失败经验可以看出,类似的社会改革必会触发罢工罢课潮。为什么法国人一心想要摆脱目前经济发展迟缓的局面,同时又惧怕改革呢? 德比表示,法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低迷,一直维持在2%左右,失业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房屋价格不断上涨,另外一方面,欧元拉高了法国的物价。经济学家认为,法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竞争力减弱、出口下跌、内需不足等方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购买力、打击失业成为法国选民最为关心的话题。《观点》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法国人在被要求引述最期待未来总统完成的两件事时,有46%首先提到打击失业。而在这一点上,相比罗亚尔,更多的法国人认为萨尔科齐在提高法国人的生活水平、减少失业等领域更具可信度。 德比分析说,萨尔科齐之所以在这一点上具有说服力,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从竞选活动一开始,他就以“提高购买力”为主要话题,先入为主地占据了选民的心。其次,萨尔科齐主张通过减税,刺激市场创造职位。他坚持“法国穷了是因为法国人工作少了”,希望改革雇佣制度以及延长工作时间,让法国人摆脱35小时工作制的束缚,多劳多得。 法国人抗拒全球化? 然而,因为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法国人对变化与改革有天然的排斥态度。德比称,50年前,法国人还是以土地为主要财产,这种观念与中国人特别相似。“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法国人和中国人的感情才会这么好”。 上世纪50、60年代,法国人开始逐渐离开土地,工作取代土地成为他们主要的财产。但是,法国人的观念一时还转换不过来。“跟10年、20年前的很多中国家庭一样,法国人认为工作与土地一样是属于自己的永久财产,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法国人的这种“小农思想”遭遇重大打击。一夜之间失去工作、被迫搬家离开故乡等都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他们将这一“不公平”后果归咎于全球化经济,认为是全球化剥夺了生活的稳定性。 不过德比指出,与父辈相比,年轻一代的法国人开始逐渐接受全球化,他们开始认识到,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不是一种威胁,而是机遇。“很多法国的年轻人在伦敦、纽约或者上海找到了他们平生第一份工作,他们不仅可以借此游览各地、体验异国文化,还可以拿到比在法国还要高的工资,为此他们感到十分欣喜”。 尽管如此,各主要候选人对于全球化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年轻选民对于全球化的接受态度”。萨尔科齐在他的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全球化下的欧洲必须得到保护。罗亚尔虽然没有明确反对全球化,但是在这一问题上也表现得相当谨慎。德比指出,法国的极左势力在这一问题上持鲜明的反对态度,甚至提出要“关闭法国的边境”,以抵制全球化的浪潮。“我个人认为,罗亚尔是一个全球化主义者,但是作为左派候选人,她不得不顾及到极左势力的利益,反而让萨尔科齐和贝鲁从中获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