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美国角力 新冷战或将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9:56 央视《今日关注》

  央视《今日关注》2007年4月21日播出“俄美角力:新冷战即将到来?”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五年前,美国单方面退出,五年后美国又把反导系统架设到了俄罗斯家门口。面对美国咄咄逼人之势,俄罗斯有什么应对之策?美俄从冷战到冷淡,俄罗斯将会采取什么新的战略?稍后收看《今日关注》。

  王世林(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关注》。

  昨天,我们是从美国的角度来关注美俄关系,今天,我们再从俄罗斯的角度来关注一下俄美关系的相关话题。

  5年以前,美国推出了,并且在5年间不断地插手独联体国家的事务。那么,5年以后,美国又想把反导系统建在俄罗斯的加门口。正是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得俄美关系趋于冷淡。正是在这样的一些背景下,4月15号,俄罗斯最新型的潜艇下水了。由此也可以见到,俄罗斯对于美国的防范和应对意识。那么,俄美争端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俄美之间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呢?就相关话题,今天演播室有两位专家为我们做进一步的解读。一位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副院长季志业先生,你好。

  季志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你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先生,欢迎两位参与我们的节目。在节目的一开始,我们首先还是了解一段相关的新闻背景。

  (播放短片)

  解说:

  2007年初,美国宣布了与波兰和捷克商讨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行动步骤。按照计划,美国除了在本土的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各部署一套导弹防御系统外,还将在欧洲部署第三套导弹防御系统。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包括,部署在波兰境内的10枚拦截导弹和在捷克部署的雷达设备。整个部署行动预计在2012年前完成,耗资30—50亿美元。

  然而美国的计划一出台,就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在2月份的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普京表示难以容忍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因为这将导致美俄之间重启军备竞赛。

  3月17号,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一次会上表示,欧洲根本没有面临美国所说的威胁,而且,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可以用于进攻,不仅仅是俄罗斯,所有欧洲人都将成为美国反导系统的“人质”。

  俄罗斯外长 拉夫罗夫:

  很明显,美国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将会导致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产生严重消极的影响。

  解说:

  4月19号,北约开会,再次讨论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美国试图以建议和俄罗斯分享这一系统的预警功能,来缓解俄方对于导弹防御计划的疑虑。然而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仍坚持俄方对导弹防御网的批评态度。

  4月23号,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将前往莫斯科与伊万诺夫会谈,届时可能会讨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

  主持人:

  咱们先从美国想要部署的反导系统开始谈起。针对这一套反导系统,有俄罗斯的反导专家说,这套系统看起来就像专门针对俄罗斯的一张天网,对于俄罗斯的战略和力量来说是一种威胁。季院长,你觉得这种担心是不是有道理?

  季志业:

  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美国从2001年退出反导条约,然后宣布要搞导弹防御系统以后,它首先是在阿拉斯加要部署200枚拦截导弹,因为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应该是从这个线,就是必须从阿拉斯加上空过去,所以它这个拦截系统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的安全,这个可以理解。现在又提出来要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另外,在东亚地区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讲,感觉到在我的西部、南部、东部都有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是要把俄罗斯的导弹射程围困在它的领土之内,所以,这个从俄罗斯角度来讲,确实感觉到有一种威胁。

  主持人:

  晓军,从军事平衡的这个角度来看,你觉得美国想要在欧洲东欧国家那儿部署反导系统,它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宋晓军(军事评论员):

  应该来说,就是像俄罗斯方面说的,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俄罗斯,至于美国说的防备……

  主持人:

  还有很多辩解。

  宋晓军:

  说防备伊朗等等,这个是不现实的。因为美国其实原来准备打核大战,冷战之前,准备30年了,一直跟俄罗斯,就是前苏联,保持着一种军事状态。现在,俄罗斯在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恢复国力,就是以地面或者发射井的这些导弹、陆基的导弹为基础,开始推出“白杨-M”这样一些弹。那么怎么来监视这些弹?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离得越近就能越能早发现,出发射井或者它机动的这样的弹。当然,在捷克的雷达是最关键的,就是说它到你家门口去看你,你一出家门口我就看你,构成了一种从信息上和信心上,对俄罗斯的一种巨大的战略压力,客观上大大削减了俄罗斯本身的国家威慑力。

  主持人:

  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两国之间在战略意义上的较量,可以就是从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聊反导的相关话题之前,再来了解一些,反导条约里面都有哪些规定?

  (播放短片)

  解说:

  1972年5月26号,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当年10月3日起条约生效。

  共16款,其中重要的规定有:反弹道导弹系统是指“用以拦截在飞行轨道上的战略性弹道导弹或其组成部分的系统”,包括反弹道导弹截击导弹、反弹道导弹发射器和反弹道导弹雷达;只允许双方按规定,在各自的首都周围和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地下发射井周围建立有限度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还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本条约的期限不应是有限的”,但“每方都有权退出本条约,如果它认定同本条约的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经危及本国的最高利益的话”。《反弹道导弹条约》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目前有32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与这一条约挂钩。

  主持人:

  在条约里面规定有一条,“每方都有权退出本条约,如果它认定同本条约的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经危机到本国的最高利益的话”,那么它就可以退出。从退出反导条约到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反导系统,季院长,您判断是不是美国这5年之间一直对俄罗斯采取的就是一种遏制的策略。

  季志业:

  对,实际上可以说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在获取所谓的冷战成果,它觉得冷战成果还不够,要进一步扩大,所谓进一步扩大的意思,它的用意就在于要不断地侵吞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主持人:

  继续削弱它的力量。

  季志业:

  继续削弱俄罗斯战略力量,然后侵吞它的战略空间,就是在地缘上要把俄罗斯控制在它的国境之内。那么,在军事战略上要保持对俄罗斯的绝对优势,这个就是美国对俄的两个基本战略。

  主持人:

  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冷战之后,苏联解体,“华尔特”解体以后,尤其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好像俄美之间的关系感觉还可以的,怎么中间就出现了那么大的变化?晓军,你从军事的角度分析一下,什么原因?

  宋晓军:

  更多的就像刚才季院长说得那样,美国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它在冷战之后,等于说没用力气,俄罗斯,就是前苏联,作为一个拳手自己先倒在拳台上,它自然就非常膨胀。刚才我们说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我在你的家门口,就相当于你只要有导弹我就钳住你,而且这个钳子钳得越紧,我自己就越踏实。因为美国做了老大以后它没有那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俄罗斯在阿富汗战争,包括普京上台之后,叶利钦就不用说了,原来都是很希望和美国搞好的,但是美国确实在各个方面,包括北约东扩,甚至包括对于车臣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

  主持人:

  在周边国家插手一些事务。

  宋晓军:

  让俄罗斯很不舒服。在2001年以后,布什上台,双方顶得就比较厉害了。

  季志业:

  其实在普京刚刚上任的时候,他也是想努力改善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大家都记得,“9·11”事件以后,第10天,俄罗斯就主动宣布了一个帮助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5点建议,就是同意美军进入中亚,给美国开放领空,提供情报资源等方方面面,而且应该说当时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并不是很好,但是普京完全是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也是从全球反恐的目标出发,主动向美国提出支持,但是两个月以后,这一年的12月份,美国就宣布要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所以这个很显然,尽管俄罗斯确实想改善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美国却要利用现在的一个强势,来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双方之间没有一个对口。

  主持人:

  现在,俄罗斯也在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包括最近也谈到,俄罗斯准备要退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晓军,你先解释一下,这个条约是怎么样的一个条约。

  宋晓军:

  这个条约实际上是美俄之间签的一个条约,俄罗斯实际上原来对欧洲方向上有一些中程导弹,前苏联解体之后,它们直接就签了这样的一个条约,相当于彼此不瞄准、不部署这样的一个概念,现在俄罗斯就说,我退出之后导弹有可能标准你,用咱们最通俗的道理就是说保不齐我要瞄准你,就这么回事,可能要说这个话了。

  主持人:

  那他采取这种措施对美国来说有没有效果?

  季志业:

  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那么俄罗斯就可以使用中程导弹,因为中程导弹是在2000公里以内的射程,它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它的反导系统。

  主持人:

  这样看来,还是有一些效果在里头,有一些威慑在里头。

  宋晓军:

  实现了一种均衡。

  主持人:

  对,除此以外,针对美国,还有什么手段俄罗斯是正在采取或者将要采取的?

  季志业:

  在这一方面俄罗斯有很多手段,除了刚才提到的退出中程反导条约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是研制新的,能够穿透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导弹,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主持人:

  你说的穿透,就是说它像一张天网似的,能够穿透它这一张网。

  季志业:

  对,因为导弹防御系统的秘密之所在就是,在太空能够拦截已经飞出来的导弹,因为它是根据导弹起飞时的速度和角度,然后预算出来,在哪个位置上能够拦截到你。但是俄罗斯新型设计的“白杨—M”导弹,它是在太空领域变动飞行轨迹,这样的话,你就来不及再去跟踪它、拦截它。这是一个方面,第二方面,俄罗斯近两年来重新重视发展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在军事战略当中具有一种巨大的威慑作用,比如美国在欧洲地区有导弹防御系统,我可以派出战略轰炸机去轰炸你。战略轰炸机的续航能力很强,可以空中加油,续航,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加强核潜艇的建设,因为核潜艇是可以长期埋伏在海底,而且不知不觉的就在什么地方冒出来,你不知道它在哪个地方,就突然发射导弹了,就是增加战略导弹的机动性能,这个也是……

  主持人:

  对对方的反导系统来说也是比较难判断的。

  季志业:

  对。

  宋晓军:

  因为2003年之后,伊万诺夫要加强机动“白杨-M”的部队,而且在2006年已经开始服役了。假定说它原来在欧洲有雷达,它的发射井早就定好位了,你一出头,它就能看见你,现在加强机动的陆基导弹的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从2004年之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有相当一部分,比如说到欧洲全部用欧元结算,到中国和日本有一部分用日元,到日本是14%用日元结算,8%用卢布结算,到中国是12%用卢布结算,8%是用人民币计算。美国现在资本项目的贸易逆差非常高,今年大概得到9000亿。俄罗斯是第三大外汇储备国,它现在也开始减持美元,在这一点上也让美国很不舒服,

  主持人:

  除了刚才我们谈到在俄罗斯家门口要建反导系统之外,季院长,您觉得,俄罗斯现在针对美国来说还面临着哪些威胁?

  季志业:

  最主要的就是地缘政治威胁。美国前些年通过推动颜色革命,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格鲁吉亚推动颜色革命,那么,要在俄罗斯的家门口营造一个反俄的政权,或者说得缓和一点,营造一个侵西方的政权。就是说,要把原来苏联的共和国拉入西方的阵营,尤其是前不久布什总统签署了一个命令,2008年开始启动北约进一步东扩的计划,这个里面包括了要把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纳入北约。其实,说实话,到目前为止,在乌克兰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公式,我们是否要加入北约,但是美国已经确定,2008年开始,开始要把乌克兰纳入加入北约的进程之中。所以很明显,美国非常急于想在俄罗斯还没有站稳脚跟、还没有恢复到当年苏联的那种雄风的时候,要把俄罗斯的影响力遏制住,这个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一个基本策划。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们,您现在收看的是《今日关注》。今天我们是从俄罗斯的角度来关注俄美之间争端的一些相关话题,稍候请您继续收看。

  隔片:

  俄罗斯最新型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最近下水,俄罗斯加强核战略力量有什么打算?《今日关注》继续讨论。

  (播放短片)

  解说:

  4月15号,号称“世界上最强的战略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下水试航。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在试航仪式上说,它的建造成功是“伟大而独一无二的事件”。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 谢尔盖·伊万诺夫:

  17年来我们首次开展这种潜艇的试水任务,这就是“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战略核潜艇,事实上,它是俄罗斯第一艘新一代战略核潜艇。

  解说:

  “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可容纳107人,能够下潜到450米深的水域。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将它称为当今世界上最棒的潜艇。最引人关注的是,这艘潜艇将装备12枚可携带10个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就在俄罗斯宣布“最强核攻击潜艇下水”的第二天,美国国会掌握国防预算与拨款大权的议员——约翰·穆萨,就前往建造核潜艇的骨干企业“电子船厂”视察。穆萨在视察后当即拍板表示,他会尽力向国会施压,保证美国新一代“弗吉尼亚”级快速核潜艇以每年两艘以上的速度建造。

  而美俄间的军事较量还不仅仅在核潜艇,2007年,俄罗斯已经把当年的军费预算增加到313亿美元,这比2001年增加了82亿美元,而美国则计划在今年夏天派遣3艘航母前往关岛,举行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目前,美国的11艘航母中,有5艘部署在太平洋水域。美军还计划在2010年前把大部分核动力攻击潜艇调往太平洋。

  美俄在军事上的频频动作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与美国已经做好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准备,美俄真的会退回到冷战吗?

  主持人:

  这艘刚下水的核潜艇可以说一波三折,最后是不断地增加投资,一直是到花了9亿多美元才建成了这艘核潜艇。那么,晓军,这艘核潜艇对俄罗斯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宋晓军:

  应该说,它是苏联解体之后下水的第一艘核潜艇,它虽然研制提出非常好,1978年就开始动手研制它,一直拖,后来苏联解体,中间有停止,1996年开工,到现在又拖了10年多一点了,在后期,特别是普京上台之后,加大了投资力度,一定要把它搞出来。它可以说象征着俄罗斯未来恢复一个军事强国,至少作为地区的一个军事强国,就是所谓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可以说核潜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

  主持人:

  应该说这是俄罗斯最先进的、最新型的核潜艇了,它和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相比有什么可比之处?

  季志业:

  它的优势在于,一个是它的潜水能力很强。

  主持人:

  450米。

  季志业:

  对。第二个是它的攻击力很强,它同时携带12枚攻击性的战略导弹,这个攻击性恐怕也是占有优势。另外一个,它潜伏的时间很长,有90天的潜伏期。

  主持人:

  晓军,在世界上现在“北风之神”级是一个什么水平?

  宋晓军:

  应该说在战略导弹核潜艇里确实是,因为它刚刚下水,美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从技术等各方面肯定好。最强调的一个优势在哪?其实战略导弹核潜艇不会远离本土特别远,因为它只是在本土附近的海域或者出去一段,然后找一个大概45海里半径的发射区,当然它有很多发射区,不一定在哪。因为俄罗斯与北冰洋挨着,它是专门为这些方面研制的,比如它的艇体非常硬,可以撞开冰,这是俄罗斯最大的优势,它不用跑得特别远,同时适合在北冰洋下活动,对当地的水温条件,所有的水文资料非常掌握,而美国的攻击潜水艇是要从别的地跑过来打你,俄罗斯的核潜艇等于是有一个天时地利的感觉。

  主持人:

  核潜艇下水以后,很多媒体都注意到了这条消息,可以说做了充分的报道,所以接下来很多人也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说俄美之间会不会因为最近的一些争端会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季志业:

  其实俄罗斯倒并不一定是要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一定要提高自己,才建的这个。

  主持人:

  因为这等于在苏联时期就已经立项的一个项目。

  季志业:

  对,而且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它需要一个优秀的、先进的军事装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最近,俄罗斯刚刚通过一个决议,要在未来的10年之内,到2017年,要用1890亿美元来添置新的军备。

  主持人:

  这个数字可是够庞大的。

  季志业:

  也就是说,俄罗斯在未来的10年中,要大量地投入军备的投入,主要就是用于采购先进的军事装备。

  主持人:

  从您刚才介绍的这个材料来看,好像人们担心的新一轮军事竞赛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不对?

  季志业:

  对。

  主持人:

  俄罗斯的投入这么大,而且美国还在不断地研发一些新型武器。

  宋晓军:

  因为“北风之神”级潜艇原来是计划建造6艘,后来又追加了两艘,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来说,包括它的安全,如果说是8艘到2017年全部下水,而且在役的话,按照俄罗斯现在这样一种安全的需求,包括加入陆地的战略导弹,其实应该来说,它的战略力量的膨胀力已经足够,而且可以向外辐射。这个时候它最重要的,可以跟周边国家做一种交易,比如欧洲,需要让它提供保护,这是它主要的资源,它不能放弃。

  主持人:

  俄罗斯和美国在2008年的时候都要举行大选,可以说最近这一段时间出现的一些争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可能很多问题还要遗留给新一代的领导人。现在,我们先来看俄罗斯的总统大选。季院长,您一直关注这个话题,您觉得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还有没有悬念?会不会是大家都谈到的伊万诺夫,俄罗斯的第一副总理。

  季志业:

  伊万诺夫自从到提升到第一副总理以后,大家就非常关注,一般都认为第一搭档,就是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和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

  主持人:

  这是两个第一副总理。

  季志业:

  对,两个第一副总理的搭档,这是一个搭档。另外一个搭档就是现在的总统办公厅主任,索比亚宁和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搭档,但是究竟哪一个搭档能够出面,现在还很难说。普京总统曾经说过,有可能最终当选总统的是大家都不熟悉的面孔。

  宋晓军:

  西方媒体也有一些猜测,比如说最近俄罗斯因为有一些别的走私集的支持者或者有一些人在街上闹事,大概有2000人左右,闹得很厉害,西方分析,他们觉得俄罗斯手里抓住这两张牌,如果说到大选那一刻,俄罗斯的形势普京预期不是太稳定的话,可能交给年龄比较大的、比较有经验的,而且离军队更近的伊万诺夫。如果说欧洲整个的,包括布莱尔,英国的大选、法国大选之后,对俄罗斯更有利的话,可能就是年轻的,就是原来天然气公司的总裁,这个第一副总理,又他来当,当然,这只是西方的一种推测了。

  主持人:

  不管怎么说,2008年的时候,美俄两国都会换新一代的领导人,所以美俄之间在新一代领导人上台之后,到底是走向合作,还是走向对抗,可以说是专家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和美国之间不光是有争端的问题,也在谈一些合作的问题,包括一些能源的问题。季院长,昨天我们已经谈到过了,在白令海峡要修建一个100多公里海底隧道的话题,还有跟欧洲的合作等等。那么,您觉得俄罗斯下一步战略方面的一些或者说外交政策方面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策略?

  季志业:

  主要还是谋求合作,但是不害怕对抗。

  主持人:

  就是说在不害怕对抗,应对这些对抗的同时,一些威胁的同时,再加强合作。晓军,你从军事力量上分析来看,两国之间还会产生什么新的摩擦吗?

  宋晓军:

  在大选之间,可能这种互相的喊声比较大,双方军方的喊声会非常大,因为这可能对凝聚国内的选票,就是凝聚力方面有利,但是在军事上的摩擦我觉得不太会发生。

  主持人:

  这两天我们是通过两期的节目来关注美俄关系的一些相关话题,昨天谈的美俄关系,今天谈的是俄美关系。非常感谢两位今天来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节目,谢谢你们二位。

  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今日关注》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相关我们的一些观点,您可以通过央视国际网站来浏览。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