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面临辞职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1日08:28 新闻晨报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以色列特别调查委员会4月30日正式公布关于以色列高层在去年黎以冲突期间决策和指挥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对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国防部长阿米尔·佩雷茨以及已经辞职的国防军前总参谋长达恩·哈卢茨提出严厉批评。

  美联社说,虽然调查委员会没有在报告中呼吁奥尔默特辞职,但对以总理决策能力的认定足以使奥尔默特面临来自执政联盟内部和反对派的辞职压力。

  既不果断也没拿出方案

  这个以内阁批准的调查委员会由退休法官埃利亚胡·威诺格拉德领导,因此被称为“威诺格拉德委员会”。委员会的这份初步调查报告回顾以军2000年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6年中的黎以局势以及去年黎以冲突爆发前6天的情况。

  委员会计划当地时间4月30日下午4时(北京时间晚21时)首先向奥尔默特正式提交报告,并在1小时后对外公布。委员会关于黎以冲突的最终调查报告将于7月公布。

  以媒体4月29日援引报告内容称,特别调查委员会认定奥尔默特在战争中领导无方,没有果断下令实施已经制定的紧急方案。他反对向黎巴嫩派遣大规模地面部队,但又没有要求军方提出其他有效方案,从而导致战事不利。

  调查委员会还批评佩雷茨战争经验不足,而在冲突期间没有听取正确建议;以军前总参谋长哈卢茨则被认定低估黎巴嫩真主党火箭弹的威力,决策时不听不同意见。

  战争两大目标都没实现

  去年7月黎以冲突爆发之初,奥尔默特向以色列民众立下两大目标:摧垮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救回遭真主党扣押的两名以军士兵。在哈卢茨的建议下,以军在冲突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依赖空袭对真主党发动攻势,但最终没能实现任何一个目标。

  相反,真主党武装却向以北部地区成功发射4000多枚火箭弹,迫使上百万以色列居民一度躲入地下掩体。只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呼吁停火的决议后,真主党才停止了火箭弹袭击。

  美联社说,尽管调查报告没有呼吁总理奥尔默特辞职,但这足以让他面临来自执政联盟内部和反对派的压力。

  以媒体4月29日提前披露报告内容后,与前进党联合执政的工党议员奥菲尔·派内斯-帕兹呼吁奥尔默特和身兼工党主席的国防部长佩雷茨辞职。派内斯-帕兹说:“他们应该跟着哈卢茨做(主动辞职),不要等着调查委员会来告诉他们出去的门在哪里。”

  目前,前进党与工党的联合政府不仅面临奥尔默特的低迷人气,还遭遇一系列腐败和

性丑闻困扰。不过,奥尔默特的助手29日对媒体说,奥尔默特尚无辞职意向。

  [新闻分析]

  又一个被黎问题拖累的领导人?

  《纽约时报》评论说,调查报告公布后,以色列社会的关注焦点将是,面临远低于黎以冲突前的民意支持率,被认定负有责任的奥尔默特能否保住总理职位。

  如果奥尔默特被迫离职,他将成为又一个被黎巴嫩问题“拖下台”的以色列政坛领导人。

  以军1982年大举入侵黎巴嫩。次年3月,以军在黎首都贝鲁特难民营屠杀平民事件曝光,时任国防部长阿里埃勒·沙龙被迫辞职,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也于当年辞职。

  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军1996年对黎南部地区展开代号为“愤怒的葡萄”的军事行动。其间,以军轰炸黎南部加纳村一处维和部队营地,造成在那里避难的100多名平民丧生,致使以色列面临巨大国际压力,当时的希蒙·佩雷斯政府最终决定停止军事行动。佩雷斯也没能在当年的议会选举中获得成功。

  2000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结束对那里长达22年的占领。时任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在国内却被指责撤军过于迅速,可能间接“鼓励”巴勒斯坦人在其被占领土上对以色列的袭击。2001年选举中,巴拉克败给沙龙。

  不过《耶路撒冷邮报》援引部分分析人士的话说,由于以色列政坛势力眼下的复杂情况,奥尔默特的主要竞争对手均没有立即将他赶下台的意图,奥尔默特可能暂时保住总理职位。

  美联社援引一份最新民意调查说,如果现在举行议会选举,利库德集团主席、前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将获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